ABB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
2017年9月的一個傍晚,在意大利比薩城的威爾第歌劇院里,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被搶了風頭。在他演唱完那曲《弄臣》中的經典選段《女人善變》之后,誰也搞不清究竟有多少掌聲是獻給波切利的,又有多少是獻給他的樂團指揮YuMi的。
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將指揮棒全權交到一個機器人手里,這在波切利的演藝生涯中還是頭一遭——他的這位搭檔在17個小時內學會了如何對一個交響樂團精準地發號施令(包括如何通過類人的細微手勢差異區分強弱拍),并一連獨自在臺上指揮樂團演奏了18支曲目。
那晚過后,世界上又少了一個人類曾一度以為對機器人“免疫”的行業。
YuMi機器人擁有兩條類人的手臂。登臺前,來自盧卡愛樂樂團的指揮家安德里亞·克隆比尼通過“示范編程”教會了它如何向交響樂團傳達命令——他會從身后握住YuMi的胳膊做示范,后者則在記住這些動作后再自己重復一次。
“當時我的心跳得快極了”, ABB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Ulrich Spiesshofer)回憶道,他是當晚坐在臺下的觀眾之一。自十三年前加入公司、五年前成為掌門人,史畢福已見證了集團數個值得被載入史冊的創作——YuMi只是其中之一,標志著他們率先將原本笨重且粗魯的機器人從籠子中解放出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機協同”。
對于一家具備“系統性思維”的企業而言,類似的超前性創新在其歷史中并不罕見——比如它曾先后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冷式變壓器、第一臺電動工業機器人,并率先將它們投入商業應用。如今,為了延續這種洞見機遇的能力并保持足夠抵御未來市場中不確定性的競爭力,史畢福在公司內部設立了一套結構化流程——他將它稱作是公司的“增長港口”,各關鍵部門領導者被要求定期集會,系統地為市場機遇排序,在討論一切可以預見的創新突破口后,為企業發展尋求增量。
最近兩年,公司的增量圍繞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展開。隨著全球市場對能源需求的加劇(如果國際能源署預測準確,全球能源和電力需求將于2040年增長30%——這相當于在當前的需求水平上再增加一個中國和印度),這家在全球電力與自動化領域保持領先的世界五百強企業開始對人類工業制造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進一步要求,比如通過融合AI技術繼續外延機器人的能力邊界,或通過提供綜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獲取另一重維度的增值效益。
公司的邏輯圍繞著同一個點:最大限度地提升生產力,加速將人類效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推向一個更高層級——從某種層面上講,這是一個企業與國家之間的默契。
“如今我們在專業人才培訓方面投入了創紀錄的資金。最近在瑞士,ABB擊敗谷歌成為了對年輕工程師最具吸引力的雇主。” ——史畢福
生產力的量變會引起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的質變,而自動化對于生產力的提升效用在一些依然以重復性簡單勞動和低附加值勞動為主的區域尤為明顯。以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孟加拉為例,莫哈馬迪集團(Mohammadi)是當地最大的制衣商之一,他們為H&M、Zara等西方品牌生產毛衣。在那里,集團所有者意識到機器人對服裝面料的操縱能力甚至超越了人類的手——比如它們不僅能高效織出復雜的袖子款式,還能敏感地發覺布料的變形。
六年前,該集團開始逐步以機器取代人工;截至去年,其編織過程已實現全自動化——曾經數百名工人站在編織臺邊耗費十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要幾十名員工站在一旁“監工”即可,除了偶爾介入程序設計或清潔機器,人類幾乎無需再做任何事情。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提到一項數據:在自動化的輔助下,2013年至2016年年中,孟加拉國服裝出口量年均增幅達19.5%。
類似的現象,同樣發生在中國。雖然這里的自動化規模與生產力水平依然較發達經濟體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密度在全球國家和地區中排位第23——但沒有人會忽視隱含在這份差距之下的巨大潛力。
事實上,在中國政府發布《中國制造2025》并同時高度聚焦人工智能技術的大背景下,大批量的本土制造業企業已陸續加速布局機器人產業——相比于幾年前迫于勞動力成本增長的被動之舉,如今這些動作更成為了企業順應國家制造業轉型的主動作為。其中的一個例證:美的集團在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后,又與日本工業機器人制造巨頭安川電機成立了合資公司,雙方正合作將機器人投入量產。
這個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自然也被史畢福視作是集團未來最為強勁的增長動力之一。盡管作為一家與中國的關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期的企業,ABB在這片市場具備足夠的先發優勢,但為了能在日益陷入紅海的競爭中保持高動能,他們必須為自己持續輸血。巧合的是,這里同時對其也是重要的人才來源地——這促使集團于12年前將其全球機器人業務總部設在了中國上海。“ABB機器人技術在中國排名第一,我們進入中國111年,如今在這里擁有一條完全本土化的價值鏈。”史畢福表示,“我們在這里擁有17,000名員工,其中超過12%的人從事研發工作。”值得一提的是,YuMi機器人的產品化研發成果正是出自于ABB中國研究院。
毫無疑問,由自動化普及帶來的巨大利好使全球各地的政府、企業與組織進入了集體興奮,但如果繼續拉高視角,我們會發現幾乎每當一項新技術的重量級足以影響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程,屬于一個時代的焦慮就會隨即浮現出來——如今,迅速外延的機器人能力邊界再一次給人類部分就業市場造成壓力。麥肯錫在近期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自動化帶來的勞動力轉移規模即將超過當年由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移規模。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參觀漢諾威國際工業博覽會。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勞動力成本不斷攀高,使人類勞工性價比下跌——拿YuMi機器人來講,它能實現比人類工人高得多的工作質量,但價格僅相當于一名工人兩年的工資。另一方面,自動化技術能力的不斷飛躍已使機器人能夠越來越多的處理困難任務,甚至進入一些曾經看似對其免疫的行業,從而更深入地與人類產生了就業競爭。
比如,在中國3C行業,機器人已逐漸轉移到更為核心的制造過程(例如組裝或膠粘零部件);在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實驗室里,機器人已獨自對著裝滿各種試劑的滴管處理化學實驗,該校教授認為,它們不僅釋放了科研人員的時間,甚至有望幫助人類突破思維局限——例如合成一種你認為根本不可能被合成的化學分子。
更何況,這些“工人”更聰明、更高效,而且從來不會向老板抱怨待遇不公,這給了雇主更多對抗人類勞工的底氣——孟加拉國工會領袖納茲瑪表示,在當地近期的一起勞資糾紛中,工廠老板告訴工人,如果不同意管理層的計劃,他們就會直接買來機器人取代人工。
但是,就如已實現高度自動化的莫哈馬迪集團董事總經理魯巴納所說:“我們放慢步伐沒有任何意義”——對于大部分制造業企業而言,如果不及時作出順應時代的改變,那么他們很快就會失去整個行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ABB處理人機關系的方式顯得更加友好,例如他們耗費了巨大精力將大量的未處理傳感器整合起來,從而使機器人能夠感知“力”與“位置”(通常情況下機器人大多表現得很糟,比如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去年曾對本刊表示,她曾親眼目睹了機器人在扭門把手的時候把自己摔倒了,原因就在于其不具備看似簡單的人類調配肌肉運作的平衡能力)。公司這一切努力在于使機器人能夠作為助手融入到人類同事中間,協同工作的同時不至于對于后者造成誤傷。與此同時,人類工人不僅不會被取締,也得到了更多自我進化的時間。
2015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左一)為了測試機器人的智能程度,將自己的食指伸進了正在工作的YuMi的機械鉗中。后者動作立即靜止,“保住”了總理的手指(YuMi的作業精度為0.02毫米,足以穿針引線)。
“未來的工廠不會無人,但未來的工廠會讓人類將更多精力集中到那些有創造性的工作上。”史畢福說。他表示,自動化技術將產生一系列正向連鎖反應——工廠將更小、更敏捷、更接近終端客戶,其更高效的生產率有助于壓低價格、提升購買力。“于是最終,我們就能反向創造出更多需求,并創造其他新興就業崗位。”
麥肯錫近期發布的報告支持了這一觀念,他們在其關于自動化對就業影響的分析報告中預計,未來將有大約15%的職業受到影響,但同時,2030年的勞動力需求將有8%-9%出現在以前不存在的新興職業中。雖然新增就業機會或將抵消自動化帶來的影響,但這要求企業必須懂得如通過教育培訓來妥善處理過度。比爾·蓋茨曾在接受采訪時稱,他認為可以通過對機器人征稅來籌集資金,從而幫助被自動化所取代的工人進行再培訓。
近兩年,史畢福帶領公司找到了另一層增進生產率的辦法,他們將它稱為ABB Ability?——這是一套建立在其對軟件領域40余年積淀之上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標志著工業設備邁入自主認知時代(類似于電影《I,Robot》中的VIKI——它相當于所有機器人的“云端”,能夠監測并控制所有機器人的狀態)。
“我舉一個ABB Ability?在機器人領域應用的例子。在ABB Ability? 機器人工作室,我們可以通過3D模擬技術模擬客戶使用機器人的情境,從而大幅降低企業安裝機器人的門檻。”史畢福解釋道,“第二,機器人在進入工廠安裝前已接受了預先訓練,于是企業不需要再投入額外人力對機器人進行編程。第三,在機器人運行時,機器人身上配備的傳感器會直接將數據輸送到云端數據庫,使我們可以提前預測到可能致使停機的潛在原因,從而提前安排人員進行維護及優化。”
如今,這項隱性價值也已被運用到了其另一項核心業務中(例如電網、變壓器、電動機等領域)。
記者:你曾呼吁人們,無需對AI的迅速發展而憂慮,而應去駕馭它。ABB最近在該前沿領域實現的突破是什么?
史畢福:我知道許多人對這項技術心存疑慮,但事實上,在1970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而今天這個比例已經縮小到了8%——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科技的進步。我相信這項技術只要在未來得到妥善的使用和執行,一定能夠帶來人類社會的繁榮、富足和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認為我們將迎來全自動化運行,電網、建筑或者工廠設備都將實現自動化。而這個未來的實現需要將人工智能與人類相結合。在過去的兩年里,ABB聘請了400多名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人才,將人工智能應用到了截然不同的領域。例如在電網領域,人工智能被用于預測氣候模式、使用模式和需求模式,以保證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在工業領域,我們通過人工智能提高關鍵資產的正常運行時間、速度和產量;在建筑行業,我們利用人工智能,在建筑內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和功能。
記者:在軟件領域,公司如何助力了全球工業市場?
史畢福:基于我們在軟件領域深耕40余年的豐富積淀,ABB Ability?如今已成為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工業規劃、建設與運營領域的行業標桿。在電網規劃過程中,它利用3D模擬技術為市長模擬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我們通過它幫助客戶打造更智能、更可靠的資產,協助全世界最大的工業設施實現更安全、更高效的運營,提高正常運行時間、速度和產量。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1瀏覽量
270004 -
自動化
+關注
關注
29文章
5620瀏覽量
7954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97
原文標題:ABB集團總裁史畢福 | 自動化 + AI = 工人階級消失?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