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應用中,眾多的傳感器顯然是讓相關應用能夠感知周遭環境、具備五感的重要關鍵。但傳感器收集的資料要能精確且真正變成「有用」的資訊,并讓物聯網裝置能夠確實做出回應,軟件算法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也就是說,能夠真正發揮傳感器作用的算法,將賦予物聯網應用「靈魂」。
有鑒于此,一些傳感器廠商已開始在傳感器硬件之外,也投入軟件算法的研發,以便能夠提供搭配極佳的軟硬件予物聯網終端產品開發商。繼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針對其傳感器產品,陸續自行開發相應的算法與相關軟件,亞德諾(ADI)也在今年開始著手在提升硬件產品設計的同時,開發產品所需的算法,協助物聯網相關應用的客戶,縮短產品開發時間。
ADI亞太區應用工程總監Charles Lee表示,ADI持續推出物聯網應用市場所需的相關傳感器產品,如超低功耗射頻(RF)、煙霧傳感器、內建微控制器(MCU)與診斷功能的氣體傳感器模擬/數字前端(AFE)、飛行時間(ToF)傳感器等。不僅如此,ADI也開發了軟件算法,讓采用該公司硬件解決方案的業者,可取得幾近開發完成的軟硬件的解決方案,讓物聯網終端產品可以迅速推向市場。
ADI針對ToF傳感器提供的參考設計,已接近成品物聯網應用市場特性為「少量多樣」及高度定制化,能迅速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被業者視為贏得物聯網商機的關鍵。而要讓傳感器具備最佳的效果,算法相當重要,但目前只有口袋較深、具備較多研發資源的大公司可自行研發算法,對中小企業或是沒有算法相關人才的企業來說,相當不利。也因此,傳感器廠商不約而同的先將硬件元件及算法「準備就緒」,物聯網產品開發商僅需花時間在應用程序的研發上。
Lee認為,傳感器元件不是購得后安裝好在裝置PCB上就能運作,還需要針對應用所需考慮到軟件、算法、元件電子電路等眾多技術,還要為裝置開發最佳的應用軟件,一般的小公司無法全面處理這么多「眉眉角角」,可能也沒有相關人才可用。而ADI自行或是與第三方合作伙伴先開發出搭配傳感器所需的算法,可以讓中小型企業專注于產品應用程序、外型、人機界面(UI)等定制化或是可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的研發工作。
Lee強調,ADI提供的傳感器軟硬件工具已可讓中斷產品的設計完成度達80%,相關廠商僅需要思考剩下的20%的設計。舉例來說,如何讓產品更為市場所接受?是否依使用環境而採用特殊機構及外殼?人機界面該如何設計?…等問題,致力讓產品能夠具備差異化與更多附加價值。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扶植中小企業在物聯網市場的競爭力,也能讓物聯網市場更加蓬勃。
-
微控制器
+關注
關注
48文章
7645瀏覽量
151854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66瀏覽量
755716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97瀏覽量
375790
原文標題:算法為物聯網應用精髓,傳感器廠商“軟硬兼施”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