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近日,某運營商對13家光通信設備供應商進行處罰,除了罰沒部分保證金,扣減下次ODN產品集采評分之外,同時取消已分配但未執行的剩余份額。
該運營商給出的處罰理由是這批企業所提供的ODN器件產品質量不合格。實際上,這些企業均是中標常客,但此次幾乎是無一幸免。供應商的“集體淪陷”,背后的原因何在呢?
可能有觀點認為,設備商以次充好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謀求更多的利潤;但熟悉電信業招標的業內人士都清楚,這其實是“無奈之舉”,更是設備商與運營商的“雙輸”結局。
低價中標惹的禍
回到處罰事件本身,產品質量出問題,廠商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出現這種狀況的本質原因還是低價中標,而助推這種亂象的正是運營商。
在運營商很多招標項目中,價格雖然不是唯一因素,但也是決定性因素,設備廠商要想入圍,就必須在商務標上做足文章,低于成本價的情況屢見不鮮。
而ODN這樣的產品又不像系統主設備,很難產生維保、擴容收益,幾乎不存在“先圈地再收糧”的狀況,低價入圍之后要想賺錢,就只能是偷工減料。如果運營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算了,較真起來,就會出現文章開頭的這一幕尷尬場景,運營商鼓勵低價中標,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后又來處罰投標企業。
作為采購方,運營商應該深知這類設備的市場價格,完全可以設置一個不得低于成本價的規定;在面對這些廠商的報價時,應該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哪些是正常報價,哪些是過低報價。運營商完全可以讓那些價格合理,產品質量過關的企業中標,而不是按照價格進行排序。
低價中標損人不利己
對于這13家廠商而言,出現了這一問題,肯定會對企業的品牌形象產生負面的影響。這些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產品存在于現網中,也給寬帶網絡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對運營商自己來說,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首先,使用這些質量存在瑕疵的產品,雖然可以節約大量的CAPEX(資本性支出),但是一旦這類ODN產品出現問題其維護成本非常高,反而增加了自己的OPEX(運營支出),這無疑是得不償失的行為。同時,劣質產品勢必會影響移動的寬帶網絡質量,進而影響用戶體驗。
另外,對于運營商運維人員來說,無疑是噩夢。產品質量出問題,意味著網絡將頻繁出現問題,而這類ODN產品基本都是無源產品,維護均需上門處理,費時費力。所以說,由于低價中標發生的一系列問題,無論是對廠商、運營商而言都是弊大于利,更是辛苦了運維人員。
招標政策亟需規范
如何遏制低價中標現象,已經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此前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林中表示,這種最低價中標的模式急需改變。
他提議,在集采過程中應該以質量和服務為重要參考,低于產品制造成本,甚至低于材料成本的,運營商都應加大檢驗力度,同時制定合法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來限制這些企業。
總的來說,要徹底改變集采亂象,僅僅通過處罰的方式來警醒這些廠商不能完全解決這一現象,廠商仍會進行低價投標。運營商首先應該改變自身低價中標的采購模式,通過行業協會、市場監管等共同努力進一步規范招標政策。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9瀏覽量
44574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88瀏覽量
34031
原文標題:連開13張罰單背后:運營商“低價中標”該管管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C114-weixin,微信公眾號:C114通信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