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全差分運放(fully differential operation)相對于單端輸出電路來說,不僅輸出擺幅更大、共模噪聲抑制更好,還能消除高階諧波失真。然而,在高增益運放中,輸出共模電平對器件的特性和失配相當敏感,而且不能通過差模反饋來達到穩定。因此,必須額外引入負反饋機制,即共模反饋(CMFB)來穩定運放的共模輸出電平。共模反饋的基本原理是先通過檢測網絡得到輸出共模電平Vo_cn,然后將Vo_cn和一個參考電壓Vcn(一般為電源電壓的一半)相比較,再用得出的誤差信號來調節運放的偏置電流,從而達到使輸出共模信號穩定的目的。這種方式的設計要點如下:
(1)共模信號檢測應具有線性特性;
(2)共模反饋環路的增益必須盡可能的高;
(3)反饋環路的帶寬不能小于差模通路(在許多實際應用中,這兩個帶寬必須一致);
(4)確保共模環路穩定;
(5)應引入保護機制,以避免“鎖死狀態”的出現(輸出保持在電源電壓的情況)。
目前已經有了大量關于差模反饋環路穩定性的理論研究,而對于共模反饋環路的研究卻很少。現有的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更多的是通過實際經驗、反復調試來得到穩定環路。筆者通過對最常用的、采用一級共模反饋的兩級運放的環路進行穩定性分析,明確得出了其穩定條件,從而理論化了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然后基于這個條件,并采用Bi-CMOS工藝設計了一種低成本、高穩定、匹配好的共模反饋電路。整個運放可應用于一款高性能音頻CLASS-D芯片。
1共模反饋環路分析及穩定條件
圖1所示是全差分運放的一種典型應用電路。該電路*有三個環路:差模環路、共模反饋外環(結構相同,由R1、R2及運放本身構成);以及共模反饋內環(運放內部自帶)。只有在三個環路均穩定的條件下,該運放才能正常工作。須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兩級運放,共模反饋外環是一個正反饋。因為信號經過運放內部的兩次反相后。共模信號從Vo反饋到Vi,是同相的,但對差模信號則是反相的。實際應用中,運放的輸入端可能出現非常大的共模電平(使它是瞬時的),這將導致輸入對管關斷,輸出電平接近電源電壓。由于此時差模回路中斷,整個外環呈現共模正反饋。這就會使運放呈現“鎖死狀態”。由于這種情況很可能發生在電路的啟動過程。因此,對于共模環路的穩定性研究很有必要。
圖2所示是采用一級共模反饋的兩級運放的典型拓撲結構。其中Vi_cm、Vo_cm一分別為運放的輸入、輸出共模信號。A1、A2為運放的第一、二級。一般對兩級運放多采用密勒補償,使A點為主極點,B點為次主極點。AFB處設定比較電平Vcm(以下稱之為共模反饋運放);Ab為共模內環與差模第一級的相交部分。各子運放均為單級運放,并假定它們內部的零、極點均遠遠大于帶寬。共模反饋信號通過調節運放第一級的偏置電流,可以達到穩定第一、二級輸出共模電平的目的。這個拓撲結構將三個環路緊密聯系起來,其共模環路完整包括了運放的第二級和運放差模通路的主、次極點,而忽略了帶寬外零極點。逐一分析三個環路,即可得出其共模環路的穩定條件。
首先分析運放本身。其共模反饋內環傳輸函數ACMFB(s)為:
即可保證在差模開環穩定時,其共模內環也穩定。
繼續分析由運放構成的環路。系數為β(一般地,β≤1),那么,輸函數Adm_loop(s)為:其共模內環也設運放的反饋其差模環路傳輸函數Adm_loop(s)為:
即可保證共模外環的穩定。
聯系式(3)、(5)、(1 0),可以得到該拓撲結構共模環路的穩定條件如下:
(1)運放的差模開環穩定;
(2)AFB(0)、Ab(0)與A1(0)滿足相位相差180°、絕對值近似相等:
(3)共模反饋額外引入的極點不影響環路帶寬。
基于上述條件可見,共模環路無需額外補償。由于整個運放僅額外引入運放AFB,因此成本低、設計簡單,且共模內環帶寬與差模開環相等、增益相近,故能滿足共模反饋設計要點(2)、(3)、(4)。
2低成本高穩定的共模反饋電路
圖3是本文所設計的兩級全差分運放電路。該電路的共模反饋部分結構新穎、成本低、匹配好,基于圖2的拓撲結構,可滿足本文提出的穩定條件。圖3中,Iref為基準電流,兩級運放采用RZ和Cc組成密勒補償,來滿足穩定條件(1)。為了減小失調,運放的第一級和共模反饋運放采用三極管(Q1~Q4)作為輸入對管。
電路中的Ml、M2分別與Ql、Q2并聯,其柵極信號Vb2隨電源電壓的升高而升高,其作用相當于在輸入級增加兩個比較器。正常工作時,M1、M2關斷,Ql、Q2處理信號,而在電源電壓較低(啟動時)以及輸入信號的共模電平高于Vb2比時,Q1、Q2關斷,M1、M2線性導通,以穩定環路各級共模電平。從而有效避免了電路啟動過程鎖死狀態的出現,滿足了設計要點(5)。
共模檢測電路由電阻Rcs并聯Ccs來完成。引人后者的目的是在高頻時既可旁路電阻的寄生電容,又可產生一個零點。以阻止共模增益的降低,從而滿足設計要點(1)。
共模反饋運放在Q3、Q4、M10、Mll組成的普通電流鏡結構基礎上,還額外增加了Q5和M9兩個器件。Q5作為射隨器可將原電流鏡結構中的高阻、大電容輸出結點分隔為C、D兩點。分隔后,相對于兩級運放的主、次極點A、B,D點,其電容減小(僅有寄生電容),而C點阻抗減小(連接Q5的射極),所以,C、D兩處極點均不影響環路帶寬,可滿足穩定條件(3)。接著比較兩者的增益,其差模第一級增益為:
聯系式(11)、(15)、(16)可見,只需Q1~Q4,M3、M4、M9、M11以及M12~M15尺寸對應
在式(11)~(17)中,rA、rC、VA、VC分別為結點A、C處的小信號電阻值和電壓值。
式(17)表明共模環路增益與差模開環增益絕對值近似相等、相位相差180°,可滿足穩定條件(2)。由此,本電路已可同時滿足本文提出的3個穩定條件以及5個共模反饋設計要點。
傳統的共模反饋運放一般采用電流鏡和二極管作為負載。即使嚴格按照穩定條件進行設計,由于電路的不匹配(共模反饋運放的結構、尺寸與差模第一級不相同),將導致器件的短溝道效應相異、工藝失配的差異較大,從而使得共模內環與差模開環的增益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因此,傳統電路不能很好的滿足穩定條件。
而本文提出的共模反饋運放電路匹配高、版圖匹配容易。由式(15)可知,運放的右半電路幾乎不影響運放的增益,且對C處偏置電壓的影響也較小(受Q5和M9組成的負反饋作用)。所以,在平衡條件下,右半部分器件的短溝道效應及工藝失配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而運放的左半邊電路以及尾電流源與差模第一級對應匹配,因而其短溝道效應也相近。因此只需使這部分器件的版圖采用對稱放置來設計,即可使它們的工藝匹配良好,從而確保電路嚴格滿足穩定條件。
3仿真結果
本電路的設計主要基于TSMC 0.5um BiCMOS工藝,電源電壓為6 V。所有波形均可在Spectre下仿真所得。仿真結果表明,在開環條件下,該運放的正、負端增益相同,相位相差180°,而且電路匹配良好,輸出精確平衡。圖4所示是該運放的共模抑制比(CMRR)特性曲線。由圖可見,在10kHz時,該電路的CMRR依舊高達85 dB。事實上,該運放已實際應用于一款高性能音頻CLASS—D芯片之中。圖5是其作為積分器處理音頻數據的瞬態仿真波形,其中輸入信號是3 V共模電平,幅度為50 mV,頻率為1 kHz的正弦信號。輸出信號為頻率不變,幅度為3 V的余弦信號,其共模電平穩定在3 V,從而表明該運放工作良好。
4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共模反饋原理,研究了采用一級共模反饋的兩級運放拓撲結構并得出其穩定條件。基于這個條件,文章又提出的一種結構新穎、電路匹配良好、輸出平衡高的共模反饋方案。整個運放現已用于一款高性能音頻CLASS—D芯片。經Spectre仿真驗證,本運放工作穩定,輸出精確平衡。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71 -
運算放大器
+關注
關注
215文章
4966瀏覽量
173392 -
仿真
+關注
關注
50文章
4124瀏覽量
1338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