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制造業者在營運模式、生產系統或經營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并不大,近年來工業4.0在制造業掀起智能化革命,產業也隨之跟上,無論是供應端的系統供應商或需求端的使用企業,面對此一變革的態度都相當積極。
StarFab Accelerator營運長徐瑞伯
但對制造業者而言,智能化仍是全新概念,導入前如何厘清需求?導入中有可能遇到哪里些問題?這些問題可從市場上尋找哪里些技術產品或咨詢顧問?導入后如何持續維持系統運行?進而延伸出更多功能與價值?這些都是艱鉅挑戰。因此在「D Forum 2018智能工廠論壇」中,DIGITIMES專案業務處處長黃達人邀請制造業中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針對制造業在布建智能工廠系統時會遇到的困境與其解決方案,進行座談探討。
聯電智能制造處部經理劉彥秀
制造業數碼轉型,仍需人的智能
黃達人首先指出,智能工廠希望透過數碼化,讓制程中所有的動作、設備數據都可被記錄、儲存、分析,然而這將對現有的從業人員帶來威脅,尤其是具有豐富經驗的產線老師傅,這些老師傅有可能因擔憂工作被取代,對智能化產生抗拒心態,而這不但會延遲企業的數碼轉型,也有可能讓過去累積的工作技藝流失,這是目前制造業建置智能化系統時,相當實際的問題。
對此StarFab Accelerator營運長徐瑞伯表示,之前的自動化被定義在工業2.0階段,自動化要先經過數據化演進到3.0后,才能進展到4.0的智能化,而數據化要到智能化,必須要借助人的智能,當制造設備的數據被采集回來后,還是需要透過老師傅的經驗加持,系統才會知道如何使用這些數據,而這也是從數據化到智能化的關鍵,這部份過去較少有業者提及,因此大多被忽視,不過在智能制造系統逐步往上建構時,此一問題將會浮現出來,企業在導入智能制造時,本身也必須有所體認,唯有AI(人工智能)加上HI(人類智能),才會變成SI(超級智能),因此老師傅在制造業的智能化演進過程中,不會是被取代的一環。
對于老師傅的價值與既有作業人員的被取代問題,數碼無限軟件總經理陳文裕以去年的塑料射出成型廠商為例,他指出此一產業對專業知識的倚賴非常深,塑料射出時的溫度與角度,對制程良率有關鍵性影響,而這些經驗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培養。不過現在的問題不是老師傅怕被取代或不愿意傳承,而是此一產業已面臨人才斷層問題,師傅可以做到65歲,但沒有25歲的年輕人愿意來接,對此數碼無限軟件的做法是透過設備將老師傅的經驗數碼化,以數據方式保存下來,讓過去看不到的知識被可視化,企業也可由此先看到智能化的效益,由單一廠房擴大到其它廠房,由單一廠商擴大到整個產業。
數碼無限軟件總經理陳文裕
成立專責部門,聯電領頭走智能之路
聯電在全球IC制造業占有極重要地位,近年來也積極導入智能制造,多數與會者對聯電在這方面的思維與做法都相當感興趣,在座談中黃達人也請聯電智能制造處部經理劉彥秀,介紹聯電在智能化過程中的評估重點與過程。
劉彥秀指出,聯電是跨國企業,在國內外有多處生產基地,由于場域遼闊、覆蓋面積大,傳統管理方式難免會疏漏部分廠房、產線,導致這些地方長期未被優化,因此必須找出方法改善此問題。再者除了所生產的產品屬于高科技領域外,聯電本身也是制造業,遇到的問題也與一般制造業一樣,因此解決方式也是類似,就是先找出首要痛點,再從市場上找尋合適的工具解決它。
例如要提升稼動率,就與外部團隊合作,針對此問題設計出解決方案。從聯電的經驗來看,此一方式通常都相當有效,但為何會是找外部團隊而非交由企業內部改善?對此劉彥秀則指出,一來內部團隊容易有盲點,二來問題之所以會產生,大多代表內部已無資源可以解決,因此透過外部力量進行改善,會是較佳做法。
對于聯電智能轉型的背后思維,劉彥秀表示,相較于其它制造業者,聯電的優勢在本身為高科技制造業者,對IT、數碼化這類技術的概念本來就熟悉,再加上IC制程不斷精進,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購進新設備,而這些高科技的新設備都已內建傳感器與通訊模塊,因此要導入機聯網、云端這些技術并不難,不過前提是聯電本身有動力去進行、部署相關建置,否則即便有相關設計,也仍然無用,這也是聯電設立智能制造處的主因。
智能制造處主要任務是透過現有設備的優化提升產能,劉彥秀指出,機臺設備是制造業的最大支出,過去產線提升產能的方式,只能添購新機臺,但如果可由現有設備著手,進一步擴大產能,企業就可減少新機臺的支出,而且在IC制造業中,智能制造已成既定趨勢,若本身不盡快著手,在不久的時間即會被同業超越,而聯電本身是高科技廠商,劉彥秀認為更需帶頭走智能轉型之路,以帶動其它領域的制造業者。
旺捷數碼營銷總監林閔瑩
新創力量為企業活水
對于聯電帶頭啟動智能制造的做法,徐瑞伯深表認同,尤其是劉彥秀之前提到,透過外圍團隊的創新力量,驅動成熟企業轉型的做法,他進一步表示,StarFab加速器的核心理念就是讓具有技術能力與潛力的新創業者可被看見,并與成熟企業合作,創造出雙贏局面,他們與南科合作的「南科創新定向育成產業鏈接計劃」就針對特定主題領域培育新創團隊,讓其產品進入現有的制造體系,其中旺捷數碼營銷就是最好案例。
旺捷數碼營銷總監林閔瑩也指出,該團隊聚焦AR技術,透過此技術,可讓制造現場的數據可視化,過去這類型的IT設備要進入制造體系并不容易,透過南科定向育成計劃,目前已開始有成果,她也指出,加入AR技術后,制造系統的效益的確可以明顯且大幅提升,而這些逐一疊加上去的效益就會累積為競爭力,協助業者在未來的產業環境站穩腳步。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691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40瀏覽量
55655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6瀏覽量
118791
原文標題:【智慧制造】整合多方力量 智能制造解決企業”痛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