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晚間,達華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原因是自今年4月以來,公司原副總裁關靜東,原財務總監、副總裁陳開元,原副總裁蔣暉、董學軍等多名高管辭職,同時董事長蔡小如也辭去現有職位。
對此,深交所要求披露公司生產經營是否正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相關高管辭職的具體原因以及多名高管辭職對未來經營的影響。
套現38億元
達華智能最近收到的一封辭職報告來源于公司董事長蔡小如。
根據公司公告,6月28日,蔡小如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控股子公司董事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自公司上市以來,蔡小如就一直擔任董事長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蔡小如生于1979年,其母謝春花于1993年成立達華有限。后通過股權轉讓、增資等形式,上市前,蔡小如持有公司78.16%的股份。上市后,蔡小如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8.29%,但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但自2014年起,蔡小如頻頻套現。
《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Wind數據發現,上市后,蔡小如共進行過4次減持、2次增持,總計套現1.35億元左右。
除了減持,蔡小如還通過股權轉讓的形式進行套現。
2016年9月25日,蔡小如與珠海植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1.1億股轉讓給珠海植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20.48億元。
2017年1月10日,蔡小如與珠海植誠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蔡小如將其持有的達華智能8541萬股轉讓給珠海植誠,轉讓價格為18.56元/股,轉讓交易對價約為15.85億元。
通過股權轉讓協議、股票增減持,蔡小如共套現將近38億元。而在達華智能上市之初,公司的市值也僅為30億元左右。
目前,蔡小如持有公司股份2.56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3.39%,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并購狂魔
那么,為什么公司高管頻頻離職?公司經營狀況究竟如何?
2013年至2017年,達華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6億元、7.9億元、13.96億元、35.01億元、34.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1.29億元、1.50億元、1.69億元、1.73億元。
表面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處于增長趨勢,不過凈利潤增長速度小于營業收入的增速。
事實上,這一切均來源于公司的不斷并購。
2013年,達華智能開啟并購之路,通過定增3.68億以及自有資金6495萬元收購新東網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新任董事長陳融圣自2001年起就擔任新東網的法人代表、董事長。
2015年,公司更是一連收購多家公司股權,包括卡友支付30%股權、金銳顯100%股權、武漢世紀金橋49%股權、江西優碼49.02%股權、南方新媒體7.5%股權、德晟租賃75%股權等。
2016年,公司收購了江蘇潤興租賃40%的股權。
2017年,公司收購了鵬程保險100%股權、TOPBEST 100%股權、ASN 49%股權。
如此頻繁的并購,達華智能也被一些媒體賦予“并購狂魔”的稱號。而在頻繁“買買買”過程中,公司的主營業務也悄然發生變化。
上市之初,達華智能主要從事非接觸IC卡、電子標簽等各類RFID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而在2017年年報中,達華智能對自己的定位是“公司現有的產業主要是以物聯網產業(基礎)、OTT為核心的業務體系。目前,公司正在積極轉型升級,收購了衛星軌道及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通訊運營公司后,公司將向新型國際衛星通信運營商轉型”。
2017年,公司在卡類及電子標簽的收入為2.2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僅為6.45%,而在上市之初這一比例為92.72%。
2018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6.6億元,同比上升12.86%;凈利潤為-0.77億元,同比下降252.65%。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189瀏覽量
238328 -
OTT
+關注
關注
3文章
61瀏覽量
243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