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發布了一則重要信息: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筆者想到說,節日可以寄托情懷,但其實農業經濟也在一步步得取得進步,其所依的,就是當下的物聯網技術。
一、大佬造勢,養殖業也能產“網紅”
“在我們的計劃里,每只雞都必須帶上京東獨有的“計步器”,跑足100萬步,才能成為一只合格的足月安全雞。”——2017年,劉強東解釋了京東所推出的“跑步雞”項目。
有意思的是,當時光流轉至2018年3月的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時,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也特意提出:“京東賣跑步雞,一只雞跑了多少步都能看見,賣貴一點很合理,這就是消費升級。”
后來,2018年6月,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云棲大會上海峰會上表示:“公里數將成為判斷豬肉品質的新標準。未來,我們想要的是一頭跑了200公里的好豬,而不再是一頭200斤的豬。”
近來大佬們紛紛站臺解說智慧養殖,著實讓100萬步雞、200公里豬成為新時代的網紅。
二、為什么要有“跑步雞”?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最根本的是解決了提升了口感,消除了對食品安全的顧慮。
但從農戶的角度,則是糾正以往“長得越快越好,長得越肥越好”的養殖觀念,并且通過運用科技力量,實現更安全、更營養、更值錢的產業升級。
大佬們進軍農業,帶來了諸如“品牌化打造、溢價提升、精細化操作、互聯網服務化”等現代化發展思維方式,最終實現與農民的互利互惠。這就是農業發展的大機遇。
三、智慧養殖的背后力量——物聯網
無論用了什么IP,跑步雞和200公里豬的背后其實都是農業物聯網應用的縮影。
跑步雞
在京東跑步雞項目中,最關鍵的設備就是每只雞腿上綁的計步器。但要實現“雞的步數累計達到100萬步、生長周期達到160天”這一出欄要求,則還要考慮如何保證記錄步數的精確性,如何實現運動步數實時可見,在160天的生長周期內腳環不會沒電、不會壞、不會損害雞群的健康等諸多問題。
所以我們看跑步雞,也能看一遍物聯網產業鏈了:先在腳環內部置入傳感器,通過符合禽類生物學特征的仿生計步算法實現雞場內高密度的數據采集;而后考慮電池能耗和網絡傳輸問題,通過LORA/ NB-IoT低功耗物聯網通信技術,將數據經由錨點和網關上傳至云平臺;再在平臺上對步數、雞場物理環境進行數據監控與分析,提供智慧養殖的能力。
牛聯網
還有中國電信、華為、銀川奧特信息技術股份公司合作的基于NB-IoT的牛聯網項目,主要解決奶牛發情監測效率過低影響牛場產奶量的問題,目標實現奶牛的及時配種,準確檢測奶牛發情期。
那么在整體解決方案中,首先就能看到銀川奧特提供的奶牛專用信息采集終端,基于華為NB-IoT芯片研發而出;而后利用滿足大連接、廣覆蓋、低功耗、性能穩定,性價比高等要求的NB-IoT網絡,將監測數據上傳至IoT平臺;最終在奶牛信息管理平臺軟件系統上,企業便能通過數據分析實現提高檢測成功率,提高收入等目標。
根據官網數據,在采用基于NB-IoT的牛聯網之后,銀川奧特奶牛發情檢測成功率從75%提高到95%。按每頭牛每天單產30公斤,每公斤3.6元,情期21天計算,少漏配一個情期,每頭牛可增加收入2268元。
200公里豬
產奶量是奶牛的指標,家禽家畜主要還是看肉質口感。阿里云、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合作的人工智能養豬項目就是如此。
通過遍布豬場的攝像頭,圖像識別技術可以自動采集豬的體形數據,還會記錄每頭豬的運動距離、時間和頻率,運動量不達標的豬,會被飼養員趕出室外“運動加練”。同時,聲學特征和紅外線測溫技術可識別豬的體溫、咳嗽、叫聲等,進而可以判斷是否患病,預警疫情。
而以上這些數據,都將匯集到云平臺,形成豬場內每一頭豬的數據標簽,最終,每一頭豬的品種、天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頻次、軌跡、免疫情況等資料都將被記錄形成數據檔案,以便人員進行分析應對。
四、百花齊放的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
以上提出的三種方案,每種都直指養殖業、畜牧業的產品監控和過程追溯痛點,吸引了包含京東、高新興物聯、華為、中國電信、阿里云等眾多行業企業的加入,并且覆蓋了感知、網絡傳輸、平臺數據處理、系統集成等諸多物聯網產業領域,具備一定程度的直接推廣性。
但是,“跑步雞”只是農業物聯網諸多應用中的一個縮影。在RFID、傳感器、NB-IoT、Lora、定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將有更多的行業場景產生改變。游水鴨、羊聯網、馬聯網……都在準備著爆發。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681 -
物聯網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6瀏覽量
21729 -
農業物聯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72瀏覽量
7573
原文標題:有了農民節,還有三大“農業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mag,微信公眾號:iotma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