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LED行業整體保持不錯的景氣度,諸如小間距LED、不可見光、汽車照明、景觀照明等細分市場都保持很高的景氣度,普通LED照明行業滲透率也在穩步提升,華燦光電董事長俞信華表示,我們判斷未來三年LED下游需求將有10%或以上的增長;其次,LED芯片供給端,目前來看實際釋放的產能比預期要樂觀些。
眾所周知,2017年包括三安光電、華燦光電、乾照光電等國內芯片大廠都有大舉擴產舉動,這一度引發業內人士對芯片供大于求,造成產能過剩的擔憂。不過,從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來看,三安光電以及***晶電等芯片企業也的確面臨著庫存上升的問題。針對庫存問題,俞信華坦言:“華燦光電的庫存一直比較穩定,保持在1-2個月的產能水平,公司下游客戶庫存也都不是很高。”
雖然,華燦光電在庫存方面比較穩定,但芯片產業外部競爭形勢依然較為激烈。三安光電仍在為進一步提升市占而發力;乾照光電、澳洋順昌也正開足馬力,全力追趕;“新科狀元”聚燦光電也在緊鑼密鼓擴產,購置新設備。可以說,國內幾大芯片廠商之間的卡位戰愈演愈烈。
在此種形勢下,市場端最直接的表現便是芯片價格的不斷下滑,毛利下滑。那么,華燦光電的毛利表現如何呢?“LED芯片今年以來整體降價幅度符合預期,華燦光電LED芯片毛利保持相對穩定。”俞信華透露,“一方面主要得益于上游原材料下降,比如PSS和藍寶石成本都在下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LED發光效率不斷提升。”
說到PSS和藍寶石等襯底材料,華燦光電通過收購藍晶科技,拓展了 LED 芯片上游的藍寶石襯底片業務,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增資擴產,增強了藍晶科技的生產能力,進而利用規模化生產來降低襯底的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優勢。
當然,除了在產能上布局之外,華燦光電也在積極布局新應用領域。例如,在MiniLED方面,華燦光電已經實現量產。俞信華表示,華燦光電MiniLED 產品在2018年第一季度已經批量出貨,每月實現收入約為幾百萬元,客戶主要為海外客戶。
另外,美新半導體的加速度計也早已進入國際大品牌汽車,主要是通過 Autoliv公司進入如通用、福特、馬自達等汽車廠商。“今年,美新半導體會加大拓展國產車市場力度,國內市場將會有百萬量級的銷量。”俞信華談到,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上,我們是微軟surface、OPPO的第一供應商。“總體而言,美新半導體現有幾億的銷售額,在技術層面、穩定性、精準度等方面,我們的產品有自己的優勢的。后續會逐步拓展陀螺儀、流量計等新的方向來產生新的利潤增長點。”
最后,在談及中美貿易戰對產業的影響時,俞信華表示:“中國企業的LED芯片直接出口到海外市場的量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中國芯片企業不會受影響。另外,中美貿易問題也同樣不會對美新半導體的整合產生影響。”
-
華燦光電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6瀏覽量
32141 -
miniled
+關注
關注
18文章
854瀏覽量
38577
原文標題:【星光寶·特寫】華燦董事長俞信華:毛利穩定,MiniLED已批量出貨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ed,微信公眾號:高工LE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