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向來以產品說話的手機廠商,登陸資本市場的消息不斷傳出。
5月3日,小米正式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成為手機行業年度最關注的IPO。小米IPO尚在等待中,重慶百立豐搶先一步打響了手機行業今年資本市場第一槍。5月23日,大富科技發布重組進展公告稱,已經與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立豐”)的主要股東簽署訂框架協議,將通過支付現金方式購買百立豐51%股權。如果收購得以達成,百立豐將曲線上市。
誰會成為今年首家上市的國產手機廠商備受關注。手機產業發展至今,已經成為資本與技術雙驅動產業,而在技術突破陷入同質化境地時,如何借助資本運作來保證后續發力,成為國產手機品牌借勢突圍的關鍵點。
多家手機廠商啟動上市程序
在這一波手機廠商的上市征途中,小米無疑最吸引大眾的眼光。今年5月3日,小米向香港遞交了IPO文件,成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權”之后的首批申請科技企業,也被認為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有消息稱小米最快將在6、7月份完成IPO。
另一家并不被熟知的品牌如同黑馬一般,也快速謀求搶先上市。5月23日,大富科技發布重組進展公告稱,已經與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立豐”)的主要股東簽署訂框架協議,將通過支付現金方式購買百立豐51%股權。
公告顯示,百立豐100%股權的交易價格預估值為17億元。百立豐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于智能終端研發、移動互聯網運營以及智能制造生態鏈產業園的重慶科技企業。
據百立豐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到2017年底,百立豐全球累計出貨量已達8000萬臺,目前已開拓了30多個國際市場。其中,國際調查機構GFK數據顯示,百立豐lephone手機2017年銷量為467萬部,占據國內手機市場1%份額,排名第9位。
本次交易完成后,百立豐背靠大富科技和360兩大上市公司,將通過資本化手段,加大對智能生態鏈系統的研發和制造,進一步擴大其市場占有率。
小米、百利豐IPO被炒得沸沸揚揚之際,而在幾個月前,另一家手機廠商傳音控股也傳來準備在國內借殼上市的消息。新界泵業在3月1日發布的重大重組公告稱,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傳音控股的控制權。而這一重組若完成,傳音控股或將正式登陸A股。
國內沒賣過一部國產手機的傳音,在非洲市場上卻是No.1,有著“非洲之王”的稱號,數據顯示,傳音去年手機出貨量超過1.2億臺,其中約9000萬臺功能機,智能機超過3500萬臺。
在排名上,傳音總出貨量位居全球第四、功能機排名全球第一、智能機排名全球第十。全球銷售網絡遍布50多個國家,總共擁有超過1000個服務網點。傳音表示,將從聚焦非洲到放眼新型市場,并建立起傳音生態圈,包括智能終端、管道業務、移動互聯網。
尋求資本支撐新市場開拓
在這一波尋求資本助力的熱潮背后,是手機市場整體環境的不景氣,經歷了去年的手機出貨量下滑后,目前依然沒有看到遏止的趨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4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今年4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425.1萬部,同比下降16.7%,今年1-4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1.22億部,同比下降23.7%。
“市場不景氣,銀行也縮緊了銀根。”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表示,上市才是最強大的信用擔保。
在上市的路程上,小米也一度并不堅定。此前,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在2014年放過話,5年內不上市;2016年3月,雷軍在接受采訪時仍給出5年內不上市的表態。針對此番上市,IT分析師孫永杰表示,趁著手機銷量反彈的利好無疑是上市最佳時期,但接下來這樣的增速能保持多久,小米也非常清楚,同時,小米快速布局線下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
此外,國產手機出海也都需要資金開路。去年,小米整體銷量復蘇,海外市場功不可沒。今年5月22日,法國第一家小米授權店在巴黎核心地段開張。就在半年前,首家小米西班牙授權店在馬德里正式開業,目前已迅速攀升至西班牙手機銷量前三,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歐洲市場出貨量甚至達到第四,增長率超過999%。
針對百利豐的上市,孫燕飚表示,百利豐依托運營商渠道,以高性價比的定制機型為主,運營商賣出貨后才會有結算,如果運營商賣不出去,最終會以庫存的方式返回到手機廠家,因此在賬期內也亟需滾動。
對于傳音而言,孫燕飚分析指出,功能機毛利率非常低,以保守平均成本每臺100元計算,銷售1億臺就意味著百億級的流動資金,這對任何手機廠商來說,都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要轉動這樣一個大盤并不容易。
盡管手機廠商的銷售額動輒以幾百億計算,但利潤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在上個月的小米6X的發布會上,雷軍的一句:小米的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超過5%,榮耀總裁趙明馬上隔空“喊話”:國內制造業能達到這一數據的很少。
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報告稱,去年第三季度蘋果公司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利潤的60%,三星達26%,國產品牌方面,按每部手機利潤計算,華為、OPPO和vivo分別為15、14和13美元。而小米公司的每部手機利潤微薄至只有2美元。
“做手機的廠商沒有不缺錢的。”孫燕飚說,即便是對華為、小米這樣的公司,每次推出新品時,不同配置拉大了手機的產品線,對資金也同樣是一大考驗。目前圍繞手機融資已經出現了完善的供應鏈企業,如怡亞通、朗華、創捷等,為手機廠商提供資金支持。
其他頭部企業按兵不動
有意思的是,盡管資金并不“寬裕”,手機行業頭部的廠商卻僅有小米在籌備上市,華為多年來不乏上市傳聞但多次被否,而OPPO和vivo從未表達過上市的信息。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廠商都有自己獨特的融資方式。
孫燕飚解釋,華為、OPPO、vivo其實并非不想上市,更多是因其股權結構非常復雜、分散,IPO難度較大,但旗下榮耀等子品牌剝離上市也并非不可能。
“消失的手機廠商都是撐死的,從來沒有是被餓死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說,廠商最擔心的就是,出了一堆新品賣不出去,最后導致大量積壓,造成資金周轉困難,因此小米、華為采用的是批量出貨,先是試探性地推出新品,后期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出貨量,最大化降低風險。
但這種方式隨著OPPO、vivo的崛起而改變。上述人士說,OPPO、vivo采取的是爆款策略,推出新品時其實已經就定下了千萬級出貨量,廠商先把這些產品打包成項目進行融資,比如融資50億元后再分攤到各項開支中,圍繞宣傳、渠道等全面投放。“定下了銷售目標,就一定要實現,這就像是一場對賭,一般的企業也不敢這么玩,這也是OPPO、vivo執行力強大的原因所在。”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16瀏覽量
32638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655 -
百立豐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3795
原文標題:進擊的國產手機:上市融資能否化解市場寒冬? ||聚焦
文章出處:【微信號:N1mobile,微信公眾號:第一手機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