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騰訊的“錦上添花”,百度更像是“破釜沉舟”。
頗為戲劇性的,繼上周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和谷歌I/O開發者大會撞車后,今昨兩天,騰訊和百度也杠上了,相繼召開了“百度聯盟生態峰會”和“云+未來峰會"。
不過,與以往不同,這次的對壘,百度在一開始就低了騰訊一頭。因連番遭受“陸奇離職”和“李彥宏家庭故事”打擊,百度此次大會召開的時間點極為微妙,只派出高級副總裁向海龍笑對“觀眾”,順帶宣布了“全面擁抱視頻”的未來戰略。
緊隨其后,馬化騰今天就宣布全面升級AI戰略——AI in All,騰訊云AI應用服務全免費,在百度最脆弱的時候“打了一巴掌”。在大會上,馬化騰還特地“意氣風發”的拿陸奇曾經強調的“賦能”說事:“‘賦能’聽起來太強勢,不能表達一個合作的心態,所以騰訊的AI in All戰略,用的是‘智能助手’這個詞?!?/p>
此時回看去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陸奇所說:“百度將All in AI,我們在AI時代的核心戰略就是開放賦能,我們的將來必須建立在與每個開發者共贏的基礎上?!鳖H有一種蒼涼的感覺。
似乎沒有了陸奇的百度,連“All in AI”都成了一個笑話,甚至有網友評論說“騰訊云AI應用服務全面免費!這下百度要涼了?!?/p>
但事實真的這樣嗎?未必。
作為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兩大巨頭,百度和騰訊經常會被拿出來做比較。尤其在AI戰略上,每一次,都會被說得極為毛骨悚然,而實質上,騰訊目前的這些動作,對于百度來說,根本無傷大雅。
首先,兩者的戰略定位不同。
2018年第一季度,騰訊公布未經審核的第一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735.28億元,同比增長48%;凈利潤232.9億元,同比增長65%。
業績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關于騰訊的AI戰略,馬化騰做過解釋,“對于騰訊來說,我們更加關注我們在AI方面能做什么。”所以簡而言之,騰訊的AI戰略是,AI in All,所有東西里面都要有一點AI。
而百度在經歷了太多負面事件后,內部進入了“陸奇時代”,組織架構三次大調整、裁撤醫療事業部、吳恩達離職、王勁離職、百度外賣被賣......伴隨著的,是確立“All in AI”的未來戰略——所有的東西,都要是AI的。
其次,正是因為兩者發展AI的戰略定位不同,其商業化的本質也不同。
背靠龐大的用戶基礎、手握大量數據資源的互聯網公司百度,要用AI全面清洗所有的業務。隨之而來的,就是阿波羅、Dueros、百度云開始打著“賦能”的旗號,面向廣大開發者提供AI應用服務。實質上,是想借廣大開發者之手,盡快把平臺建立起來,順帶在AI領域打下用戶基礎。
也因此,百度的目標服務對象,或者說資源導向,偏向的是對平臺、數據和技術具有強而高需求的行業領軍企業,并在雙方形成一定粘性后,收取相應的定制化服務費,達到最終的盈利目的。
而如上文所說,沒有AI,騰訊的業務也可以維持的很好。可以說,騰訊做AI,就是看著大家都在做,提早占個風口而已。因為面對傳統且固定的C端用戶,如游戲、微信等,騰訊沒有必要冒險。
說到底,騰訊最大的目的,就是加強用戶體驗,減低數據管理成本。順理成章的,騰訊云AI應用服務,面向的最多是一些只需要標準化服務的中小開發者,沒有過強的可合作性和黏性。而這部分的收入,對于騰訊來說,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索性全部免費,還能贏得好評。
最后,相比百度AI的“純粹”,騰訊還有另一層目的——騰訊云。
也就是說,騰訊推出免費AI服務,也是對騰訊云的一種推廣。
馬化騰說,“‘云化’談了很多年,原來很多企業都是很保守的,希望把自己的數據放在自己的內網上,不想公開。但怎么可能呢?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多樣、越來越龐大,這個狹隘的思想早已是過去時了,云服務的概念也隨之越來越清晰。
“未來,用云量會成為衡量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大數據就更不用說了,一切有云、有AI的地方都必須涉及大數據,這毫無疑問是未來的方向?!?/p>
也正是因為這幾點差別,所以兩者發展AI的決心是不一樣的,相比于騰訊的“錦上添花”,百度更像是“破釜沉舟”。AI in All和All in AI,看著三個關鍵詞都一樣,只是順序不一樣而已,但也凸顯了百度和騰訊在大方向上是左右相對的。
與其說,馬化騰今天是為了打李彥宏的臉,還不如說,他只是借這個機會,抬一抬“騰訊大腦”的身價而已。畢竟,今天的重點,在那個號稱可以將“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三網合一的“AI超級大腦”。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982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7瀏覽量
90648 -
騰訊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66瀏覽量
495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