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商業策略一直被外界認為保守,或許是foxmail這款優秀產品留給大眾印象過于深刻,張小龍一直被認為是優秀而落魄的程序員,也有人會因為他把用戶體驗放到第一而忽視商業的態度視其為不合時宜的理想主義者,連周鴻祎都無法理解,為什么是張小龍做出了微信。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本質上與“為人民服務”一致,當這片土地上所有用戶,都被聚攏到你名下之時,你便承擔起這所有用戶的喜怒哀樂,當然,你也擁有了割取所有用戶韭菜的權利。如何割韭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割法,從結果來看,毫無疑問,微信割韭菜的技巧爐火純青。
誰在微信上賺錢了?
在微信上,微商賺到大錢,公眾號賺到大錢,第三方平臺也賺到大錢,微信本來可以把這些都自己干,就像QQ以前那樣,在很短時間實現巨大的商業價值,卻一直沒有去賺,這或許便是外界認為微信商業策略保守的原因。
當越來越多用戶把時間消耗在微信上,微信已經成為一個虛擬的國家,如果是你創建了微信這樣一個互聯網帝國,你會怎樣?
五花八門的答案因此而生:
啟動頁彈廣告,朋友圈開放更多廣告位,建立會員體系,向用戶售賣各種鉆石會員,售賣2000人群,公眾號按照粉絲數收費,公眾號按照閱讀數收費……
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微信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越來越多人基于微信生態進行創業,騰訊憑借微信支付奠定向阿里進攻的基礎,憑借開放平臺具備連接一切的能力,騰訊股票也因此上漲了十多倍。
02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如果說微信是一個國家,微信除了要爭奪用戶數之外,還需要爭奪用戶的時間,這和美國引進人才,歐洲需要年輕人補充其勞動力來源,國內各大城市用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同一個道理。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從我們手機上電池的耗電量來看,它確實做到了。
所以“用完即走”最新解讀不是讓用戶盡快離開你的產品,而是讓你最高效處理好手頭上的事,騰出時間去做其他事情,而微信則是不斷創造更多高效有趣的場景來讓你在上面生活,從而把用戶的時間留在微信體系之內,把線上線下打通,連接一切,形成生活的閉環。
回顧這個商業帝國的締造過程
還是蠻有趣的
在PC互聯網往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用戶對于互聯網的使用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隨時隨地可以觸網,智能手機更符合人的使用方式,極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讓更多人可以有更多時間與互聯網連接,智能手機成為人自身器官外連接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最佳工具,隨時都有新內容產生,隨時都需要獲取新內容。
人生來孤獨,都有溝通交流和展現自我的需求,這便是微信所把握住最大的用戶價值,聊天與朋友圈便是其具體體現。
在PC互聯網時代,除了最基本的溝通需求(騰訊社交),大家使用網絡更多是目標導向,這便形成了以搜索驅動的使用模式,百度(信息搜索)和淘寶(商品搜索)。
目標導向讓搜索成為最佳流量變現模式,可以最快速形成對用戶的興趣分析,提供廣告精準投放,百度和淘寶本質上都是目標導向的廣告變現,而基于社交的騰訊,雖然擁有最強大的用戶關系鏈護城河,但在社交場景投放廣告必然會降低用戶體驗,而基于社交形成能夠用于廣告精準投放的興趣分析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大家是醒著,智能手機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觸網,這便產生大量無確切目標需要消磨時間的流量來源。
微信通過社交這個基本需求擁有了把所有用戶聚攏到這個虛擬國度上的能力,但聊天還不足以耗盡用戶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對于互聯網企業,讓用戶最大程度留在自己平臺上才是最強的護城河。
時間,就是金錢
微信通過幾種方式,極大的滿足用戶需求(占據用戶時間)。
1群
群滿足了泛熟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微信群,微信上形成了一個個500人以內的社群,這沖擊的便是那些做社區的互聯網企業。
2朋友圈
人都有展現自我,觀看朋友狀態的需求,尤其是在朋友之間,朋友圈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空間,智能手機降低拍照成本,早期的朋友圈,內容都是用戶自己產生的生活內容,這時候的朋友圈是最具生命力,最能留住用戶時間的。
3開放平臺
對于開放平臺,外界了解更廣的是公眾平臺,實際上開放平臺涵蓋公眾平臺(內容為主),連接外界APP、網站、硬件……
一句話,開放平臺讓微信具備連接一切的能力,從而讓用戶把時間都消耗在微信上。
微信、微博、
今日頭條的碎片時間爭奪戰
最能滿足用戶“碎片時間”的,便是碎片化的內容,在視頻、音頻、圖文這三種主要的內容呈現形式之中,視頻與音頻因其制作成本過高而來源稀缺,圖文則因為PC互聯網多年發展,沉淀出非常多優秀內容,再加上新的熱點提供具備引爆社交裂變傳播的話題來源,公眾平臺這種提供圖文內容給用戶消費的形式,瞬間便填補了用戶的碎片時間,豐富了微信的聊天話題來源和朋友圈分享來源,很短時間便搶奪了智能手機快速普及過程中的流量紅利。
與此同時,微博和今日頭條也敏銳的把握住這一波紅利。
這三者異曲同工,用戶獲取內容不再是目標驅動,而是轉變成被動推送。
今日頭條通過智能推薦,抓取PC互聯網上的內容,滿足了用戶,微博最初期是以用戶自身創造生活內容為主,也形成了一定的用戶關系鏈,漸漸轉變成以明星大V產生內容為主的粉絲形態。
發展到今天,今日頭條是中心化的智能推薦,微博是去中心化的粉絲形態和智能推薦結合,微信依然是以去中心化為主。
去中心化的微信,把用戶共享出來,把流量讓利出來,引爆了自媒體概念,眾多基于微信生態的內容創業者紛紛擁抱微信公眾平臺。
相對與今日頭條和微博,微信的縱深空間很大,這便決定了微信可以把更多的流量(商業價值)讓利出來,讓更多人一起來滿足微信用戶的需求。
1、騰訊通過游戲把流量高效變現。
2、財付通雖然自身做的不怎樣,但是已經把銀行打通,建立起基礎的支付設施,讓微信支付可以快速通過紅包這個方式搶占移動支付的先機,在支付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個春晚便跨越了支付寶用十年時間建造的馬其諾防線,紅包這種最具備生活趣味的社交方式,既加強了好友之間的互動,又為公眾號運營者、微商用于營銷和維系社群提供了利器,滿足了微信支付早期的應用場景,而線下個人通過一個二維碼便可收款的方式,無需提供擔保交易平臺,讓微信支付很快便打開了移動支付的市場。
騰訊有游戲這個超級流量變現渠道,讓微信可以有更多精力和時間花在提升用戶體驗上,而微信自身產生大量的流量,不僅僅能夠滿足自身需要,還可以分享出來,把微信這個大蛋糕分給更多參與到微信生態建設的人,從而讓微信這個生活方式更加豐富。
舉個例子,假如每年廣告商在微信上預算投入3000億,那騰訊可以控制廣告位的提供,來收割其中1000億份額,把2000億的份額讓利給公眾號,那便讓做公眾號的運營者,可以在微信上有獲利空間,而公眾號用戶關注的性質,為獲利提供持續性保障,這便是過去幾年基于微信進行內容創業成為風口的原因。
微博本來占領了先機,依賴于粉絲關注的概念,既形成了一定的關系鏈,打破長期以來中國用戶關系鏈都掌控在QQ手中的格局,又通過明星效應和大V模式,創造出粉絲經濟這一模式,然而微博自身火力被騰訊微博吸引走一部分,另外一邊需要尋找流量變現模式,慢慢的便失去了節奏,流量盤子做的不夠大,不但不能吸引更多參與者來分享這個蛋糕,還要想辦法從微博大V頭上去回收蛋糕。
如果淘寶能夠意識過來微博的重要性,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生態與PC互聯網生態會有很大不一致(增加了大量無目標的流量來源),早點入局,可能又會不一樣。
今日頭條雖然通過智能推薦這個高效推送方式吸引到用戶,但無法憑此建立用戶關系鏈,而中心化智能推薦的流量分配模式,無法讓人有足夠信心能持續在上面獲取收益,只是吸引了那些做流量生意的搬運工,無法吸引投資人入場形成有規模的創業生態。
如果說微信是移動互聯網的航空母艦,那一開始,便具備了基礎護衛艦的條件,進而成為海陸空一體的戰斗群。
這里還得佩服馬化騰的胸懷,擱置內部爭議,讓張小龍能夠按照他的構想往前快速發展。
微信存在的問題
經歷了多年發展,基于消息推送的微信,逐漸也受困于消息推送,用戶欲罷不能,無法離開,本來是用來消磨碎片時間的,卻連生活都被割裂的支離破碎。
1、隨著好友增多,工作與生活混淆在一起,用戶在朋友圈上發言越來越謹慎,生活比例下降,營銷比例上升,讓朋友圈逐步失去生命力;
2、微商在微信上建立起完整的營銷體系,小廣告的泛濫降低了用戶體驗,讓很多以群方式建立起來的社區失去生命力;
3、經歷公眾號多年搬運,PC互聯網的大量優質內容已經遷移到微信公眾號上,而在這搬運過程中,形成了一些頭部公眾號,通過矩陣方式攝取了大量流量;
4、個人原創作者難以在微信上獲取到合理收益,追逐熱點的文章讓內容趨同化,抄襲洗稿缺乏有效打擊措施,打擊了個人原創作者的熱情,有質量的個性化內容逐步降低,讓公眾號整體對用戶吸引力下降。
有些人的格局,只有在一個大時代到來的時候,才能呈現出來,便如重回蘋果的喬布斯,創造特斯拉和SpaceX的馬斯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張小龍。
如果說這是一盤棋,微信的整個歷程,有時是吳清源般的妙手偶得,有時則是阿爾法狗般精密無誤的計算。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676 -
程序員
+關注
關注
4文章
953瀏覽量
29833 -
微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512瀏覽量
26694
原文標題:張小龍如何建立起微信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文章出處:【微信號:qianhaoapp,微信公眾號:錢皓頻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