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人腦中與學習、記憶和情感相關的區域在成年后依然會持續產生新的神經元。這與過去的理論恰恰相反,即青春期之后大腦停止產生新的神經元。這項發現有助于我們開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新方法,比如癡呆癥。
嬰兒大腦的海馬體中會產生很多新的神經元,然而關于成年人的海馬體是否也如此卻一直是個熱點爭議,即使成年后也會生成神經元,那么是否也像在小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身上觀察的那樣,產生速度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緩。
盡管一些研究在老年人的海馬中發現了新的神經元,但是今年三月份發表在《Nature》的一項研究卻推翻了這個觀點。該研究聲稱,在青少年后期,海馬體中的新神經元就已經降到了無法檢測到的地步。
現在,另一個科學家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此觀點進行了駁斥。這項新研究發現,成年人大腦中的海馬體會一直產生新的神經元,而且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這項發現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方法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癥等精神類疾病。該研究5日發表在《Cell Stem Cell》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Maura Boldrini博士是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她說:“令人興奮的是,神經元在一生中都會產生。看起來人類確實與小鼠不同,后者的神經元產生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快速下降。或許人類需要這些新的神經元來實現復雜的學習能力和對情緒的認知行為反應。”
Boldrini和同事們研究了28名年齡介于14至79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的海馬體。這些大腦樣本是在他們死亡后數小時收集而來的。Boldrini指出,重要的是,這些樣本的主人生前都是健康的,這與過去的許多研究不同。
研究團隊利用多種技術對齒狀回在不同年齡階段時形成新血管的程度以及細胞的數量進行了檢測。齒狀回是海馬體中的一個區域,新的神經元就在這里產生。
Boldrini說:“根據小鼠研究,這些多能干細胞通常不做什么,它們是靜止的,然后可以進行分裂。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在我們出生時,就擁有了有限數量的這種‘母細胞’。這些‘母細胞’的‘子細胞’以指數分裂的方式,使更多細胞分化成神經元的細胞。”
該團隊發現,在齒狀回的前部和中部區域,這些‘母細胞’的數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然而,這些母細胞產生的細胞數量卻沒有減少。因為該團隊發現,無論這些死者處于什么年齡,他們的齒狀回中都存在成千上萬新的、未成熟的神經元。
圖像來源:《Cell Stem Cell》
Boldrini說:“即使‘母細胞’的數量減少了,我們仍然可以生成足夠的神經元。”然而,齒狀回前部中的能夠產生與神經可塑性相關物質的細胞數量減少了。神經可塑性指的是大腦內部重新“連接”的能力。
Boldrini解釋道:“雖然我們還能產生新神經元,但是它們的可塑性降低了,或許建立的連接也減少了。”
研究人員指出,可塑性的降低可以解釋為什么健康的人在年老之后也會在情感上變得更加脆弱,但是包括神經元在內的新細胞能夠幫助對抗認知和情感衰退。
圖像來源:《Cell Stem Cell》
Boldrini說,現在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弄清楚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和其他具有情緒問題的患者的大腦中發生了什么,因為如果這些人的海馬體中的新細胞形成存在差異,這或許能夠幫助科學家們找到新的治療目標。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ercedes Paredes博士是另一篇于上個月發表的論文的作者,她認為成年人不會再產生新的神經元,她沒有被該研究說服。她說:“目前,我不認為這項新研究能夠挑戰我們最近的觀察結果,如果成年人大腦海馬體中仍然存在神經形成,那也是極端罕見的現象。我們曾經采取了額外的步驟對這些可疑的細胞進行了廣泛分析,結果表明它們并不是新的神經元。”
但是卡迪夫大學的Niels Haan博士說,他相信成年人大腦中會產生新的神經元,盡管這些新神經元的功能仍然不明確。他說:“我們從動物模型的研究中得知,各種學習和記憶過程都需要成年后生成的神經元,有些證據表明,人類精神疾病患者大腦中的神經生成出現了紊亂。該研究對于潛在的治療方法很有意義。”
-
神經元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3瀏覽量
18492
原文標題:科學互駁:大腦細胞活到老,長到老?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