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領域,正推動材料科學進入 “按需設計” 的新階段。其涉及的新材料不僅突破了傳統材料的物理極限,更通過量子效應重構了材料的功能邏輯。以下從技術路徑、產業變革和投資機遇三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量子科技核心材料體系
1.量子計算材料
超導材料:鈮鈦合金(NbTi)、拓撲超導體(如 SrBiSe 單晶體)構成量子比特的核心基質。國產稀釋制冷機 ez-Q Fridge 的商用化,推動超導量子計算機進入實用化階段。半導體材料:硅鍺異質結、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如 MoS?)用于自旋量子比特。清華大學團隊在魔角石墨烯(MATBG)中實現單光子探測靈敏度提升 10 倍。拓撲材料:拓撲絕緣體(Bi?Se?)與超導體的異質結結構,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操控提供載體。中國科學院團隊在 SrBiSe 中實現 91.5% 超導體積比。
2.量子通信材料
單光子源:氮化硼(hBN)通過飛秒激光加工實現 43% 產率的單光子發射,清華大學團隊制備的單光子源亮度達 8.69Mcps,純度 g2(0)=0.06。量子點材料:CdSe/ZnS 核殼結構量子點用于量子密鑰分發,武漢理工大學開發的鈣鈦礦量子點實現 120% NTSC 色域。光纖材料:超低損耗光纖(如康寧PureGuide)支撐百公里級量子密鑰分發,國內企業已實現千米級光纖量子通信系統商用。
3.量子傳感材料
超材料:人工設計的電磁超表面,用于量子雷達和量子磁力計。北航團隊研發的超材料量子傳感器靈敏度達 10?1? T/√Hz。壓電材料:AlN 和 PZT 薄膜用于量子聲子器件,中國科大實現聲子 - 光子界面的量子調控。金剛石NV色心:用于納米級磁場成像,中科院物理所開發的金剛石量子傳感器空間分辨率達 50nm。
二、新材料產業變革路徑
1.研發范式重構
AI 驅動材料設計:志特新材與量子創新中心合作構建 “量子 + AI” 研發平臺,通過機器學習將新材料研發周期從 10 年壓縮至 1 年。晶泰科技的 AI 化學大模型已在超導材料篩選中實現 90% 成本降低。高通量實驗:清華大學開發的激光直寫技術,在氮化硼中實現單光子源的規模化制備,產率較傳統方法提升3倍。
2.產業鏈價值遷移
上游材料提純:拓撲超導體需要 99.9999% 純度的 SrBiSe,推動超高純材料制備技術發展。中游器件制造:量子點顯示產業鏈催生新型封裝材料需求,如武漢華星光電開發的量子點膜量產線。下游應用集成:量子計算整機廠商(如本源量子)帶動稀釋制冷機、微波互連模組等配套材料發展。
3.政策與資本共振
國家戰略布局:湖北光谷 “量子十二條” 對單個項目最高支持 1000 萬元,濟南啟動量子信息質量強鏈項目。產業基金涌現:湖北省設立 20 億元量子科技產業基金,鼎興量子通過投資佳馳科技(隱身材料)實現 9 倍回報。
三、投資機遇與風險
1.核心賽道
超導材料:關注鈮鈦合金、拓撲超導體及稀釋制冷機。量子點材料:布局量子點膜、量子點原液及激光直寫設備。AI for Science:跟蹤量子材料研發平臺、AI化學大模型商業化等。
2.潛力領域
二維材料:單層二硒化鎢(WSe?)拓撲激子絕緣體的產業化,柔性電子設備需求將爆發。超材料:超表面量子傳感器、太赫茲量子器件。量子光源:氮化硼單光子源(清華大學成果轉化)、金剛石 NV 色心(中科大系企業)。
3.風險提示
技術路線風險:超導、離子阱、光量子等技術路徑競爭激烈,需警惕技術替代風險。商業化周期:量子計算大規模商用預計需 10-20 年,短期業績兌現困難。供應鏈安全:高端材料(如拓撲超導體、超高純鈮)仍依賴進口,國產替代任重道遠。
未來十年,量子材料將呈現三大趨勢:極端條件材料(如極低溫、超高壓)、智能響應材料(光 / 電 / 磁多場調控)、跨尺度復合材料(原子級精準組裝)。投資者需聚焦技術突破、政策紅利與產業協同的交匯點,在量子科技的 “材料革命” 中捕捉結構性機會。
以上部分資料轉載網絡平臺,文章僅僅用于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刪。
-
材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91瀏覽量
27640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29瀏覽量
354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揭秘真正的量子點技術:諾貝爾獎材料成就三星QLED核心優勢
井芯微電子助力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未來產業創新任務 | 清潔氫

玻色量子助力南京量子計算產業創新平臺發布
揭秘!芯片封裝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核心材料

芯片封裝的核心材料之IC載板

晶體材料在光學中的作用 未來晶體材料的發展趨勢
顛覆傳統認知!金剛石:科技界的超級材料,引領未來潮流

三星OLED核心材料供應鏈實現國產化
本源量子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圖說本源產品》系列之二:量子計算全物理體系學習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