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叫醒你的除了鬧鈴,還有智能燈具柔和的光線;
上班路上,智能車載系統已經根據實時路況為你規劃了最優路線;
要買東西,可穿戴設備輕輕一刷,根本不用帶錢;
想看醫生,移動醫療設備還能把你的健康數據提前發到醫院……
這即是萬物互聯之后,人們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一天。
其實,當數以億計的“物”實現互聯互通之后,帶來的變革是翻天覆地的——廠商能夠依靠物聯網技術提升未來工廠的生產效率,減少設備的意外停機,追蹤商品的運輸流轉,改進用戶的產品體驗……
誰都不想錯過這塊令人垂涎的大蛋糕,誰都不想被未來已來的智能時代所拋棄,于是,谷歌、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開始未雨綢繆、早早布局;三一重工、格力、海爾等傳統行業領頭開始尋求轉型,深化探索;還有Jasper、Pebble、歐瑞博等一大批初創企業前仆后繼,奮勇開拓。真是好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象!
可是,物聯網的發展真的有表面看上去這么光鮮嗎?
我們不能忘記那份曾經流傳甚廣讓人觸目驚心的“智能硬件死亡名單”,也不能忘記如雨后春筍一般大批冒出的智能家居企業又是怎樣銷聲匿跡的。
表1:廣為流傳的“智能硬件死亡名單”
物聯網在高歌猛進的同時,背后隱藏的問題也正日漸顯現。行業標準不統一、大型安全事故頻發、商業模式不明晰、生態系統擴展受限等眾多要素,都在制約著物聯網產業的爆發和落地。
標準,統一嗎?
理論上來說,通過將日常生活的家居家電連接在一起;將城市中的路燈、汽車、樓宇連接在一起;將工廠里的控制器、驅動器、各種底層設備連接在一起,能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工作更輕松,生產更高效。因為這些互聯互通的設備能夠收集環境中的數據,并基于接收的信息進行分析、預測和調整,從而幫助用戶節約時間、精力和資金。
然而,理論美好,要想實現真正的互聯卻困難重重,為什么?因為“碎片化”——這位互聯互通的敵人——正是物聯網從娘胎里就帶出來的“天性”。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所述:傳感器多種多樣,無線連接標準林立,應用類別千差萬別,這給芯片方案設計和終端產品設計均帶來挑戰。
首先從感知層來看,傳感器是多種多樣的,有物理的傳感器,化學的傳感器,生物的傳感器,甚至同一物理傳感器也多種多樣,不可能存在一種適用于所有領域的通用傳感器。不同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類型大不相同,如何把這些數據結合起來以產生價值,還存在疑問。
其次,從連接層來看,物聯網的無線通訊技術種類繁多,既有以Zigbee、WiFi、藍牙、Z-wave等為代表的短距離通信技術,也有以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為代表的廣域網通信技術。LPWAN本身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工作于未授權頻譜的LoRa、SigFox、RPMA等技術;另一類是工作于授權頻譜下的蜂窩通信技術,比如LTE Cat-m、NB-IoT等。這些通信技術之間沒有共同語言:Wi-Fi無法與Zigbee對話,蜂窩網絡也不明白藍牙“說”的是什么。
最后從應用層來看,物聯網應用場景的千差萬別,導致了應用終端的碎片化。以前,在人與人互聯的時代,雖然人類分不同國籍、不同人種、不同膚色,但是溝通的需求卻是比較一致的,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世界范圍內不同品牌智能機的功能都大同小異。但在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中相應設備的需求千差萬別,工業制造領域和醫療領域的設備需求大相徑庭。
圖:物聯網三層架構
安全,有保障嗎?
圖:半個美國互聯網都癱瘓了
第一,廠商在做系統和設備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安全性。
Tripwire對653名IT專業人員和約1000名遠程員工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暢銷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SOHO)無線路由器存在安全漏洞,更可怕的是,全球50%以上的路由器使用默認或基本的用戶名和密碼組合。對黑客來說,這些門戶大開的設備簡直就是一塊塊涂著蜂蜜的誘人蛋糕,焉能不嘗一口?
第二,更大的金錢和利益將會激勵黑客發動攻擊。
互聯網時代,銀行密碼被盜最多也就是損失些物質財產,可是在物聯網的新世界,如果有人利用聯網攝像頭趁你不在家偷窺你的小孩呢?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剎車突然失靈呢?如果聯網的心臟起搏器突然失效怎么辦?說句夸張的話,利用物聯網技術,甚至可以搞暗殺了!再者,物聯網設備數量是手機、電腦的數十乃至數百倍,一次性造成的損失也比原來要大得多。
物聯網安全是一項貫穿全局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底層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傳輸、存儲和分析,直到上層應用共同發力,僅靠一方之力難成規模。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廠商在設計產品之初就應將安全納入考慮,政府也要加強對安全的關注和相應問題的管理。
盈利模式,清楚嗎?
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企業到底怎么賺錢?
咨詢公司埃森哲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物聯網市場已得到充分發展,但許多公司在部署物聯網方面仍然存在困難。埃森哲高管布魯諾·泊松表示:“對1400名企業高管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看好物聯網市場,只是不一定能轉化成部署物聯網的有效行動。”這即是物聯網商業模式存疑的典型表現。
在互聯網時代,連接是能產生巨大價值的一環。由于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是流量的指數級增長。從中國移動2015年報中可以發現,其流量年均增速均超過100%,數據業務收入已占其收入一半以上,多年的流量經營轉型初見成效。
然而,當以NB-IoT為代表的物聯網大網建成之后,采用此網絡的設備更關注低功耗、廣覆蓋的功能,對于流量需求非常低(大量終端平均一年使用流量也不足智能手機一天流量消耗),多年探索出來的流量共享、流量交易、流量階梯定價等流量經營的方式將不再適用。也就是說,雖然物聯網為運營商帶來數倍于手機用戶的連接數,但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卻遠低于手機用戶,連接變得十分不值錢!
再說說終端,智能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標志性的硬件設備,為企業帶了了巨大的利潤。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機市場的總營業利潤為537億美元。其中,蘋果的營業利潤為449億美元,占比高達79.2%;三星為83億美元,占比為14.6%。
可是放眼整個物聯網領域,至今還沒有出現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殺手級應用,大多數所謂的智能硬件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一個APP。試問,消費者既然可以直接用遙控打開空調,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再下載個APP呢?真正的智能空調需要做的是識別目前處于房間內的人的感受,并調節至最舒適的溫度。另外,其還應具備了解常住使用者的作息時間提前調節溫度的功能。但目前的技術顯然還實現不了這一點,許多智能硬件的出貨量只有可憐的幾萬個甚至只有幾千個,純粹賣硬件根本賺不了錢。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2瀏覽量
375908
原文標題:高歌猛進的物聯網,還要跨過多少高山與大海?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