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自動駕駛行業正處于產業變革與技術重塑的道路上。過去幾年,車路協同(V2X)與智能網聯技術一度被視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隨著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的變化,智駕最前沿逐漸發現一個顯著變化:車路協同及其相關技術方案的討論逐漸降溫,行業的關注點轉移至端到端(E2E)、重感知輕地圖等與單車智能相關的方案上。
車路協同的時代背景與初衷
車路協同的提出源于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當時行業普遍認為,僅依靠車輛自身的感知與計算能力難以實現真正的高級自動駕駛。盡管單車智能通過傳感器(如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實現了較高精度的環境感知,但在極端天氣、復雜路況和動態交通環境下,傳感器的覆蓋范圍和探測能力難免存在盲區,單車智能在如單車無法感知遠距離的交通狀況的全局交通優化與協作上依舊面臨挑戰,導致在決策時更傾向于局部優化,難以兼顧整體交通效率與安全性。
正是出于對這些問題的考量,車路協同技術應運而生,其核心理念是通過“車—路—云”的一體化協作,實現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信息互聯、協同決策和全局優化。具體來說,車路協同希望借助路側基礎設施(如智能交通信號燈、路側單元)以及云端計算能力,將道路實時狀況傳遞給車輛,從而彌補單車智能在感知盲區、動態預測和決策上的不足。如在高密度的城市路網中,車路協同技術可以通過信號燈和路側感知設備感知行人、非機動車和其他車輛的動態信息,并通過云端傳遞給附近車輛,幫助駕駛系統做出更精準的預測和決策。
車路協同的提出還受到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的推動。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提高城市資源的管理效率,而交通作為城市治理的核心場景之一,自然成為車路協同技術重點應用的試驗場。在政策層面,許多國家出臺了鼓勵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戰略規劃,推動車路協同技術的研發與試點。中國自2015年起就在多個城市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將車路協同作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美國也通過“智能交通系統聯合計劃(ITS-JPO)”推動車路協同的標準化研究與試點應用。
除了技術的瓶頸外,大家對未來出行方式的暢想也推動了車路協同的方案。通過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云之間的實時信息共享,車路協同試圖構建一個更為安全、高效的交通生態系統。譬如在高速公路場景中,車路協同可以通過路側單元獲取前方道路的擁堵信息和危險提示,并迅速傳遞給后續車輛,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并提升通行效率。同樣,在城市內部,車路協同可以優化信號燈控制,減少因信號燈失靈或不合理設置而導致的擁堵。這種通過全局優化提升交通安全和效率的理念,與智慧交通的愿景高度契合,使車路協同一度被寄予厚望。
理想與現實往往存在差距。在車路協同技術提出的初期,行業對其技術實現路徑、經濟成本及商業化可行性認識不足。盡管車路協同技術的愿景宏大,但從早期的試點應用來看,其發展過程并未如預期順利,逐漸暴露出諸多現實問題。正是這些問題,使得車路協同在2025年的行業討論中逐漸“降溫”。
車路協同“降溫”的原因分析
盡管車路協同技術在提出之初承載了改善交通安全與效率的諸多愿景,但其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卻面臨諸多挑戰,逐漸導致行業對該技術的熱情有所減退,討論聲量明顯減少。
車路協同面臨巨大的技術實現難度。車路協同的核心是車與路之間的無縫連接與實時數據交換,這對通信網絡的穩定性、可靠性和低時延性能提出了極高要求。曾經5G通信技術的普及讓大家看到了車路協同的落地的可能,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5G網絡的覆蓋率和穩定性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郊區、高速公路等通信信號較為薄弱的區域,更是無法確保信號的穩定。此外,車路協同需要構建龐大的路側感知與通信基礎設施,包括路側單元(RSU)、智能交通信號燈和動態監測設備等。這些硬件設備的部署不僅技術復雜,還涉及到大量的數據處理和邊緣計算能力的支持,這些技術難題至今未能完全解決,導致車路協同難以實現規模化應用。
車路協同的經濟成本也過于高昂,使得其商業化路徑充滿挑戰。作為一項依賴基礎設施改造的技術方案,車路協同需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道路、通信和計算設施的升級改造,這不僅需要巨額的初期投資,還涉及后續的高昂維護費用。在許多試點城市的示范區中,車路協同的試驗雖然在局部區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當試點規模擴大時,資金短缺和運營效率下降的問題就逐漸凸顯。此外,車路協同的收益分配機制并不清晰,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方、汽車制造商還是技術服務提供商,目前都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激勵,這使得資本對該領域的投入熱情顯著降低,進一步阻礙了車路協同的推廣。
政策環境的變化同樣是導致車路協同“降溫”的重要原因。在過去幾年,各國政府對車路協同技術寄予厚望,計劃通過政策推動試點應用,但隨著實踐的深入,政策支持的重點逐漸轉向單車智能等成本更低、實現路徑更直接的技術方向。如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相關政策在2020年以前多提及車路協同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而近年來,政策層面更加強調以車輛自主能力為核心的技術研發與創新。美國和歐洲同樣調整了政策方向,從原本的大規模推動V2X技術,轉向支持自動駕駛企業以單車智能為主的解決方案。這種政策重心的轉移,使得車路協同技術的研發與試點逐漸失去政策紅利的支撐,加速了行業的降溫趨勢。
行業生態的不完善也對車路協同的發展形成掣肘。車路協同的成功實施需要政府、基礎設施運營商、汽車制造商、通信公司等多方協同合作,但在實踐中,行業各方的利益訴求往往不一致,導致協作效率低下。如通信運營商希望通過網絡建設和數據服務獲取收益,而汽車制造商更傾向于發展能夠獨立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車輛技術,而非依賴外部設施支持。標準化問題也極大限制了車路協同的應用。在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和地區對車路協同通信協議、數據格式和安全機制的規定不盡相同,導致技術方案難以統一,這在跨國試點和產業鏈協作中尤為突出。
市場對車路協同的需求也逐漸被單車智能技術所取代。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呈現出重感知輕地圖、端到端學習等新趨勢,這些技術方案更加強調單車的獨立決策能力,而非依賴車路協同提供的信息支持。單車智能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傳感器成本的下降和算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與其部署靈活、應用門檻低等特點密切相關。相比之下,車路協同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改造和長期的投入,而單車智能技術僅需更新車輛硬件與軟件即可實現高級自動駕駛功能,這種技術路線的對比使得車路協同顯得“笨重”和“過時”,從而逐漸失去行業與資本的青睞。
總體來說,車路協同的“降溫”并非偶然,而是技術、經濟、政策與市場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盡管這一技術路線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但其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種種阻礙也讓行業開始重新審視其定位與前景。
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互斥還是互補?
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之間的關系,一直是自動駕駛行業討論的焦點之一。它們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車路協同強調“協作與全局優化”,通過外部信息的共享和基礎設施的支持彌補單車感知的不足;而單車智能則注重“獨立性與靈活性”,通過車輛自身的感知與計算能力實現自動駕駛。在過去的發展階段,兩者往往被視為互補的關系,即車路協同可以彌補單車智能技術上的不足,讓自動駕駛更加安全。但隨著單車智能技術的迅猛進步以及車路協同的推廣難度逐漸顯現,這種關系的微妙變化引發了行業對兩者是否存在競爭乃至互斥關系的探討。
從技術層面來看,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本質上并非絕對的互斥關系,而是兩種不同的技術邏輯,它們針對的是不同的自動駕駛問題。車路協同主要解決單車智能難以克服的感知盲區問題,例如當車輛遇到“看不見”的危險情況(如突然沖出的行人或視線被遮擋的障礙物)時,路側傳感器和通信系統可以提供額外的信息支持,從而提升駕駛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同樣,在高速路段或城市復雜交通中,車路協同可以通過共享全局交通流信息,幫助車輛做出更加高效的路徑選擇。然而,單車智能通過不斷提升傳感器的性能(如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的廣泛應用)以及計算算法的優化(如端到端神經網絡的應用),正在逐漸縮小感知盲區和決策盲點的范圍。這讓行業開始質疑:當單車智能的能力足夠強時,是否還需要依賴車路協同?
此外,兩者在依賴外部環境的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們的實際應用。單車智能以車輛為中心,強調在完全不依賴外部設施的情況下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特別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時,單車智能因其部署靈活、適配性高的特點顯得更加實用。相比之下,車路協同主要依賴如路側單元、通信網絡、云計算平臺等完善的外部基礎設施支持,這使得其應用范圍受限于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一些行業人士認為,過于依賴外部設施的技術路徑存在潛在的風險,例如通信網絡失效或基礎設施受損可能導致車路協同系統整體失效。而單車智能由于更注重車輛的獨立性,在面對突發情況時顯得更具彈性與可靠性。
不過,行業內也有觀點認為,兩者并非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應被視為互補體系中的兩個關鍵部分。盡管單車智能技術的進步令人矚目,但在某些極端場景或高難度工況下,完全依賴單車智能可能無法保證絕對的安全性。在如暴雨、濃霧等惡劣天氣條件下,單車傳感器的探測能力會大幅下降,而車路協同提供的全局交通數據和實時預警信息能夠有效彌補單車的不足。此外,在車流密度較高的區域,車路協同通過車輛間的協作控制和交通信號優化,不僅能提升通行效率,還能實現整體交通系統的安全管理,這一點是單車智能難以實現的。從這一角度來看,車路協同更像是對單車智能的一種“保險機制”,在單車智能技術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時發揮關鍵作用。
但從實際商業化的角度來看,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的“優先級”之爭似乎變得不可避免。當前,單車智能的商業化路徑更為清晰,相關技術已經在智能輔助駕駛(如自動泊車、城市導航輔助駕駛)中實現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逐步向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場景延展。而車路協同的推廣卻受限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成本和復雜性,在商業落地上遠遠滯后于單車智能。部分企業甚至開始拋棄車路協同的探索,專注于通過提升單車智能的能力來解決安全和效率問題,這使得車路協同在行業內逐漸邊緣化。
未來,兩者的關系或許會朝著“分工協作”的方向發展。單車智能可以作為車輛基礎能力的核心,承擔絕大多數的感知、決策與控制功能,而車路協同則作為補充手段,在特定場景(如高速公路、港口、園區等封閉或半封閉環境)中提供額外的信息支持和全局優化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兩者不僅能夠避免競爭,還能實現技術與資源的最優配置。盡管目前車路協同“降溫”的趨勢已經顯現,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失去了價值。在行業技術發展逐步成熟后,車路協同仍有可能與單車智能形成互補關系,共同推動自動駕駛的普及與落地。
2025的車路協同:下一步走向何方?
進入2025年,車路協同技術的發展正處于關鍵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單車智能技術的快速崛起讓車路協同的行業熱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智慧城市和交通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車路協同作為城市智能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然具有重要的技術價值與應用潛力。那么,未來車路協同將何去何從?是被市場淘汰,還是以新的定位和形式重新獲得行業認可?智駕最前沿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車路協同可以進一步聚焦特定場景,尋找具有高價值的應用突破點。在廣泛應用中推廣車路協同的成本與難度顯然過高,但在如港口、物流園區和機場等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某些特殊場景下,它依然有獨特的優勢,車路協同可以通過優化車輛調度、路徑規劃和動態協作,實現顯著的運營效率提升。這類場景通常具有清晰的技術需求,同時對車輛與基礎設施的聯動能力有較高依賴。再如,在高速公路上的特定車道設置中,車路協同可以有效降低高速行駛時的碰撞風險,提供超車預警、車輛編隊等功能,提升整體道路通行效率。通過在這些特定應用場景中的成功落地,車路協同技術可以以“小切口”撬動“大市場”,逐步積累商業化推廣的經驗與信心。
車路協同還需要與智慧交通建設更緊密地結合,為城市治理和交通優化提供支撐。相比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其具備“全局優化”的能力,這種能力與現代城市的數字化管理理念高度契合。通過車路協同技術,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實時獲取路網中每一輛車的位置、速度等動態信息,從而優化信號燈配時、緩解擁堵、降低尾氣排放。車路協同還可以在智慧交通的其他領域發揮作用,如應急車輛優先通行、自動公交系統運行保障和動態收費管理等。未來,車路協同的功能定位可能從“支持單車駕駛”逐步轉向“助力城市交通治理”,成為交通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車路協同的技術架構也需要進一步演進,增強其開放性與靈活性。在過去的試點過程中,車路協同系統常常因設備不兼容、協議不統一而受到限制,這嚴重影響了技術的推廣效果。未來,行業需要更加注重標準化工作,通過統一通信協議、數據格式和接口標準,為不同廠商的設備與系統之間實現無縫對接提供保障。與此同時,車路協同的技術架構需要與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更加深度融合,實現實時性與計算效率的雙提升。在未來的系統中,路側單元(RSU)不僅可以承擔數據傳輸的功能,還可以通過邊緣計算能力實現對數據的本地處理和分析,從而減少對中心服務器的依賴。這種架構上的優化不僅可以降低系統的整體建設與維護成本,還能增強車路協同系統的穩定性與魯棒性。
政策支持仍將是推動車路協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5年及未來,隨著全球交通領域的低碳化與數字化轉型,許多國家和地區可能會出臺更多針對智能交通系統的激勵政策,為車路協同提供資金與資源支持。政府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補貼、支持車路協同技術的研發與試點,或推動相關技術在公共交通領域的優先應用,從而為這一領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政策制定者需要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明確各方在車路協同系統建設中的責任與收益分配,調動產業鏈上各方的積極性,推動行業生態的進一步完善。
車路協同的未來發展更需要更加注重與單車智能的融合,而不是彼此孤立甚至競爭。盡管單車智能的發展勢頭強勁,但在某些復雜場景中,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相結合往往能實現更高的安全性與效率。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在主要依賴自身感知與決策的基礎上,通過車路協同系統獲取全局信息和動態預警,從而提升對不確定場景的適應能力。類似地,車路協同系統也可以通過車輛的高精度數據反向優化路網設計與交通規劃。通過這種深度融合,兩種技術可以形成優勢互補的局面,為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的發展共同賦能。
2025年的車路協同已不再是過去“包打天下”的技術愿景,而是需要在技術定位、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等方面作出全新調整。盡管它在某些領域逐漸“降溫”,但從長期來看,車路協同并未失去其價值。通過聚焦高價值場景、推動技術演進、強化政策支持以及探索與單車智能的融合,車路協同依然有望在未來交通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為智能化、數字化的交通未來提供堅實基礎。
總結
回顧車路協同技術的發展歷程,它曾是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被寄予了徹底改變交通系統效率和安全性的厚望。但進入2025年,甚至2024年,行業對車路協同的關注度明顯下降,單車智能技術的快速崛起似乎讓車路協同的發展進入了“冷靜期”。這種趨勢的背后,既有技術路線優劣勢的客觀對比,也有實際推廣中的現實難題。盡管如此,車路協同技術并未完全失去其價值,相反,它正面臨重新定位與發展的關鍵階段。
車路協同“降溫”的現象并非全然意味著技術失敗,而是產業規律與技術發展路徑的階段性體現。單車智能技術的成熟度更高,其無需依賴外部基礎設施的獨立性讓其商業化路徑更加明確,這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但車路協同在全局交通優化、特殊場景安全保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意味著它不是被完全取代,而是需要找到更加適合的定位。未來,車路協同的重點不應僅僅放在輔助自動駕駛上,而是要更深層次地嵌入城市交通數字化建設中,與智慧交通體系融為一體,以基礎設施升級為切入點,助力交通治理和管理現代化。
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也非絕對的對立關系,而應視為共同推動交通行業升級的重要技術基石。單車智能追求“個體極致”,其獨立性和適配性在全球推廣中具有天然的優勢;車路協同則強調“協作效益”,通過全局信息的互通提升系統整體的效率與安全性。從長遠來看,這兩條技術路徑并不沖突,而是各有側重且能夠形成互補。在復雜交通場景或極端條件下,單車智能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車路協同來補充支持。同樣,車路協同系統的運行也需要單車智能提供高精度的本地化和實時響應能力。在未來的發展中,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的深度融合,不僅能帶來技術性能的提升,還能大幅降低兩者分離發展的成本,推動行業形成更完整的生態閉環。
目前,車路協同的推廣與發展必須克服目前面臨的現實困難。高昂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復雜的技術標準統一問題以及多方利益協調的難度,仍是制約車路協同大規模普及的主要瓶頸。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企業與研究機構的協同努力。政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推動關鍵技術研發與試點應用,還可通過法規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解決系統兼容性和利益分配問題。而企業則需要在市場化的道路上探索可行的商業模式,例如通過聚焦封閉或半封閉場景實現“小范圍成功”,以逐步建立示范效應。在這些方面,車路協同的推廣還需要一個長周期的積累與探索過程。
2025年的車路協同雖然“降溫”,但并未走入技術發展的死胡同。它的未來需要以更加務實的態度重新定義自身角色,通過技術進步與商業化模式創新,推動其在更明確的場景中落地。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的協作也將重新定義行業格局,為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的全面普及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術基礎。只有通過明確定位、有效整合資源和深度技術融合,車路協同才能在未來的交通變革中煥發新的活力,助力實現更加高效、安全和智能化的交通系統。
審核編輯 黃宇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606瀏覽量
9173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2瀏覽量
1667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