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等技術涌現之下,中國傳統行業正煥發新的生機,其中具備代表性的便是水務行業。近年來,水務行業在創新方面呈現出獨特的格局,立足多元化場景,攻破應用型創新,是該行業的產業升級之道。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務行業的每個細分領域都大不相同,其中的每一條“支流”都大有文章。歷經長期的磨合與發展,水務行業正將物聯網、AI、大數據等技術匯入行業,通過調整工藝和適應地理環境,形成以應用為驅動的創新模式。
在此技術浪潮中,昆侖海岸作為一家深耕傳感器領域30年的企業,經歷了市場的不斷演變與行業的技術更迭。從初期的多元布局到如今聚焦水務行業,昆侖海岸的轉型決策展現了其對市場趨勢精準的把握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正值新年伊始,中國工控網有幸與北京昆侖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伯林進行深入交流,詳談這一剛剛跨過30大關的企業,如何將“聚焦”這一戰略發揮到極致,打通復雜而多變的水務行業。
深耕物聯網30年,昆侖海岸選擇聚焦水務行業
物聯網行業具有明顯的碎片化特性和項目制屬性,行業內的各大玩家普遍朝著產品一體化方向發展,并在自身擅長的領域進一步深化布局。昆侖海岸自成立以來便專注于傳感器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最初并未鎖定特定行業。然而,隨著行業技術的共性日益增強和同質化競爭的加劇,自2018年起,公司將戰略重點轉向環保行業,尤其是在水處理領域進行深入挖掘。這一“聚焦”的決策源于公司對環保行業持續增長潛力的精準判斷。
劉伯林指出:“環保行業在中國未來幾年不會出現顯著收縮,盡管可能會有波動,但總體趨勢依然向上。”這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業廢水排放的增加,水處理需求持續擴大,民眾對環保的需求愈加迫切。
然而,水處理行業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建筑行業的萎縮、財政緊張以及資金壓力的加大,直接影響了對水處理行業的投入,構成了行業面臨的矛盾:一方面政府投入有限,另一方面廢水處理等需求卻日益增長,日漸迫切。
盡管如此,昆侖海岸依然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尤其是在農村供水和工業污水處理方面。劉伯林表示,農村供水工程是公司目前的最大業務板塊,占比高達70%。這一份額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特別是“村村通”供水工程的推進。此外,園區污水處理系統、港口水處理等項目也為昆侖海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剛剛過去的2024年恰是昆侖海岸成立30周年,公司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提高效率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這一年,昆侖海岸通過持續創新和技術提升,在消毒設備和一體化凈水設備等產品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同時提升了設備的遠程可調配性和利用效率,尤其在流程工業中常用的遠程調配和數據交換技術的應用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劉伯林提到,盡管公司最初專注于物聯網領域,但現在已經漸進式地轉向軟硬件一體化,不僅提供傳統的硬件解決方案,還著力于研發自控系統和信息化系統,并逐步進入更加專業化的細分領域。為了更好地服務這些領域,公司深入了解相關行業的工藝和流程,將物聯網技術與生產工藝緊密結合。例如,在壓力傳感器的應用中,公司不僅關注壓力數據的采集,還能根據數據實時調控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例如污水處理中的加藥比例和出水流量等,從而實現精準控制與優化。
深度剖析行業痛點,全方位輸送創新方案
圍繞“聚焦”這一關鍵詞,昆侖海岸以水為基底,向這個行業的“支流”充分擴張,并在具體的市場布局上也有更加清晰的規劃。
2024年年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制定的重點任務中指出,要編制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行動計劃,因地制宜對城鎮供水、排水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和智能化管理。可以看出,此方面市場空間正待挖掘。
劉伯林提到,當前昆侖海岸最大的項目是針對農村地區的供水工程,特別是“村村通”供水計劃。這類由國家投資項目的建設地點主要集中在偏遠地區,目的是解決數百萬農村居民的用水問題。為保證此類項目的供水穩定順利,需克服三方面的難題:偏遠地區供水的穩定性問題,長期運維問題,以及遠程故障解決問題。
基于上述挑戰,昆侖海岸通過長期實踐和考察,采用了一體化凈水設備、消毒設備,并通過信息化系統和遠程運維技術,搭建了從硬件到控制系統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模式,昆侖海岸不僅提高了水處理的效率,也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
“我們通過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保證設備可以遠程調節和自動運行,即使在偏遠山區,也能高效實現運維。”劉伯林進一步補充道。
其中,通過智能水表進行遠程抄表是其中具備代表性的一項改造。在許多城市,智能水表已經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遠程抄表,然而在農村地區,老式水表仍然普遍存在,抄表員需要到現場拍照并上傳至服務器進行識別,會出現因信號太差和人工遺漏帶來的各類問題,但考慮更換成本問題且水表分布廣泛,這類現象長期以來尚未得到充分解決。
針對此問題,昆侖海岸開發了一款手工抄表識別軟件,將依賴云端的識別技術移植到手機端。這個App支持在沒有網絡信號的情況下,直接在手機端完成水表的識別,同時該識別系統專為水表研發,其精準度和可靠性更高,能夠準確識別市面上所有型號水表的數據,充分保障數據準確性。
而在智能抄表之外,昆侖海岸正將此類小型場景所需的軟件功能集成到端側,提升硬件設備在不同環境中的智能化水平。特別是在農村等地理位置偏遠且分布較為分散的地方,這種功能的集成和應用能為其提供極大的便利。上述在“村村通”項目中取得的進展,也是昆侖海岸2024年主要成就的一個縮影。
在“村村通”供水項目之外,昆侖海岸也深入行業工藝核心,為水處理行業“AI小模型”的探索做出積極貢獻,其成果已應用于北京某水廠污水處理項目。具體而言,該水廠作為一座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約為12萬噸,其中采用MBR膜過濾工藝進行水處理。然而,MBR膜每使用五年后會因沉積物堵塞需要更換,但在換膜時,新的濾膜與舊膜的過濾效率等參數會有所不同,現有的PLC控制系統是按照舊膜的參數進行配置的,這導致新膜和控制系統之間的效率不匹配,影響水處理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昆侖海岸引入了云邊端技術和算法控制器,通過本地安裝小型控制機(類似“盒子”)收集數據并上傳至云端進行計算。這些數據被用于優化PLC控制系統,對工藝中涉及的100多個變量進行分類和精確控制。在此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僅靠預設的邏輯控制已無法滿足更新的需求,因此必須引入算法控制器,通過模型優化PLC控制系統的邏輯,從而實現更加靈活的管理。而這個算法控制器便是行業AI小模型的具象化,通過該模型計算,可以精準調節這些變量的相互關系,從而確保水廠更換新的過濾膜后仍能保持最佳的過濾效率。
昆侖海岸對于AI方面的布局,恰恰彰顯了其“聚焦”的理念。在當今迅速發展的科技浪潮中,唯有“聚焦”才能使創新不迷失方向。在AI技術涌現的當下,做任何技術,尤其是AI技術,都不是簡單地泛泛而談,唯有精準且聚焦,才能真正領會工藝中每一個細節,進而賦予真正的科技力量,解決行業中的實際問題。
從“降本增效”到智能升級,由點及面
引領水務行業變革
若想預知行業趨勢,需先縱觀近幾年的水務市場波動。劉伯林認為,行業最大的變化是市場需求的轉型,從過去的“拓展型”需求轉向“降本增效”。“以前,水務企業更關注日處理水量的增加,但現在,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提高水處理效率,降低水資源消耗。”劉伯林指出。
對于昆侖海岸來說,順應這一趨勢,謀劃未來戰略的關鍵是如何更好地結合物聯網技術和行業工藝,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不僅僅是做物聯網設備,更要深入到每一個細分領域,了解其工藝和流程,并緊密結合,才能真正為客戶提供高效、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劉伯林談到。
目前,昆侖海岸仍在積極探索云邊端一體化的技術應用。提升分散型設備、邊緣設備的協同工作能力,進而提高設備效率和服務質量。在此方面,AI的快速發展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尤其是在云邊端三位一體的技術架構中。而AI正在飛速發展的自學習能力,這也是其區別于傳統技術的關鍵。未來,這項技術將發展成熟并引入水處理等細分行業,系統會以此為工具不斷優化決策,使整個系統更加智能化。
此外,昆侖海岸在AI方面的應用探索正逐步從單點優化向系統性智能升級邁進。劉伯林提到,昆侖海岸的目標是將多個水廠的數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云端智能系統,借助這個集成性網絡讓不同水廠之間的運行更加協調和智能,進一步提升整體運行效率。這一目標與國家正在大力推動的城鄉水網一體化相向而行,若真正實現水廠間互聯協作與數據共享,必將大幅提升推動智慧水務的創新發展。
展望未來,劉伯林表示,昆侖海岸將繼續深化AI的應用,并結合硬件技術的不斷突破,推動軟硬件產品標準化的發展,以實現更加智能化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既是對行業未來發展的預判,也是昆侖海岸的戰略發展的核心方向。2025年,新的一年,乙巳青蛇逢雙春,愿昆侖海岸求變求新,破立并舉,繼往開來,為廣大新老客戶提供更好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5瀏覽量
37605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978 -
昆侖海岸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1200
原文標題:【訪談】利萬物,通四海,昆侖海岸以物聯網基因向水務行業輸送東風
文章出處:【微信號:昆侖海岸,微信公眾號:昆侖海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