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星創易聯的林工,干了十五年的邊坡監測,今天重點跟大家聊聊GNSS基準站安裝的細節問題。說實話,這些年我看到太多項目因為基準站安裝不規范導致數據飄移,最后鬧得業主不認可監測數據。(參考:https://www.key-iot.com.cn/18694.html)
記得去年我處理過一個典型案例,某高速公路邊坡的GNSS監測數據總是出現周期性漂移,最大能達到15mm。項目方請了好幾波人來看,都沒找到原因。最后我們發現,是基準站的混凝土墩體產生了微小的季節性變形。這個教訓讓我深刻意識到,基準站安裝真的是一門細活。
今天我重點說說基準站選址和安裝的幾個關鍵細節:
首先是選址。我們要找基巖露頭,這個基巖還得是新鮮的。別看有些地方石頭露出來了,但表面都風化了,這種也不行。找到基巖后,用地質錘敲擊,聲音要脆,不能悶。如果沒有理想的基巖露頭,那就得打孔,打到新鮮基巖為止。記住,寧可多花點錢打深一些,也不能將就。
說到打孔,我總結了一個經驗公式:孔深至少要達到√(基準站高度×2)米,比如你的支架是3米高,那孔就得打到2.45米以上。這是根據力矩原理推算的,能確保基準站的穩定性。鉆孔直徑我建議不小于300mm,為什么?因為要考慮灌漿和預埋件的空間。
預埋件的設計很關鍵。我們現在用的是定制的不銹鋼預埋套管,外部做了特殊的防轉設計。這個套管高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產生晃動;也不能太低,否則后期找平困難。根據經驗,我建議外露50-80mm最合適。預埋時一定要用經緯儀或全站儀校正垂直度,誤差不能超過0.5°。
最容易被忽視的是灌漿料的選擇。普通的水泥基灌漿料根本不行,我們現在用的是特制的低收縮環氧灌漿料,初凝時間3小時,28天抗壓強度能達到120MPa。灌漿時要特別注意溫度,我們規定環境溫度必須在5-35℃之間,超出這個范圍就不允許施工。
還有一個專業的小技巧,灌漿前要在孔壁打毛,用鋼絲刷清理干凈,然后用高壓風槍吹凈,這樣能大大提高粘結強度。灌漿時要分兩次,第一次灌到預埋件底部以下50mm,等完全固化后再灌第二次。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產生灌漿應力集中。
說到支架,我特別提醒一點,千萬別用普通的三腳架,那玩意兒太飄了。我們現在用的是定制的整體式不銹鋼支架,壁厚6mm,所有焊縫都經過著色探傷。支架安裝時要加裝斜撐,至少要有三道,120°均布。每個螺栓連接處都要用防松墊圈,扭矩要用扭力扳手控制。
最后說說避雷的問題。很多人覺得裝個避雷針就完事了,這是最大的誤區。我們現在采用的是三級防雷設計:第一級是獨立避雷針,高出天線1.5米;第二級是等電位連接,所有金屬構件都要接地;第三級是信號防雷器,防護等級達到20kA。接地電阻要控制在4歐姆以下,每年雨季前必須測試一次。
這些細節都做好了,基準站的穩定性才有保證。我建議每個基準站都要有一個施工檔案,詳細記錄選址論證、鉆孔記錄、灌漿過程、驗收數據等。這樣將來出了問題也好分析原因。
老鐵們,基準站的安裝雖然麻煩,但真的馬虎不得。如果你們在安裝過程中遇到什么技術問題,歡迎聯系我
審核編輯 黃宇
-
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650瀏覽量
44661 -
GNSS
+關注
關注
9文章
787瀏覽量
480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