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動泊車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功能,已經逐漸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自動泊車功能通過感知系統和復雜的計算模型,讓駕駛員擺脫繁瑣的停車任務,提高了駕駛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已有多個造車新勢力將其作為基礎功能應用在車輛上,但就是這項常見的智駕功能,卻在小米SU7上出現了失誤!近日,小米SU7標準版車型因自動泊車功能引發了多起事故,其中包括車輛在停車過程中撞墻、剮蹭以及碰撞其他車輛等情況。小米官方回復造成這些事故的原因市為系統bug,即在特定情況下,自動泊車功能未能按預期執行,導致車輛出現不可控的行為。對此,小米汽車也表示將承擔維修費用并提供代步補償,同時表示該問題是由于系統bug導致的,計劃通過OTA(空中下載)更新來修復這一問題。
因小米汽車的熱度以及事故本身造成的話題讓這一事件獲得了大量關注,但其背后更暴露了智能駕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隱患,也讓我們產生了反思:智駕功能真的絕對安全嗎?
自動泊車功能的技術原理
自動泊車已然是現階段高級輔助駕駛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功能了,也是智能駕駛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依賴于多種傳感器和算法的協同工作。一個完整的自動泊車系統通常包括環境感知、數據融合、路徑規劃和控制執行等幾個關鍵環節。
1.1環境感知:多傳感器協作的基礎
環境感知是自動泊車系統的起點,車輛需要通過多種傳感器感知周圍的障礙物、車位邊界及車內外的動態變化。為了提高環境感知的準確性,自動泊車系統通常會依賴于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協同工作。
1.超聲波雷達
超聲波雷達在自動泊車系統中主要用于短距離內的障礙物檢測。其通過發射高頻聲波并接收反射波來判斷距離。超聲波雷達的優點是精度較高,特別適用于近距離停車時的精確感知。它能夠有效地探測到墻壁、柱子、其他車輛等靜態物體。然而,超聲波雷達也有局限性,尤其是在反射率較低的物體上(如細長的桿狀物體或毛毯等物品)會出現識別困難的情況。
2.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內檢測到障礙物,尤其對于動態障礙物(如行人或其他車輛)具有更強的探測能力。毫米波雷達不受光照變化和天氣影響,能夠穿透雨雪、霧霾等環境。然而,由于其較低的分辨率,毫米波雷達通常不能像超聲波雷達那樣精準識別物體的具體形狀,尤其在停車時對于小物體的判斷能力較差。
3.攝像頭
攝像頭通過圖像識別技術來獲取車位標線、障礙物形狀和周圍環境的細節信息。相比雷達,攝像頭的優勢在于能夠識別不同顏色、紋理和形狀,因此它在停車標線的識別、物體識別以及判斷停車場空間大小方面有獨特優勢。然而,攝像頭的弱點在于其對光照條件的依賴,夜間或強光下可能出現圖像模糊,影響識別精度。
4.激光雷達(LiDAR)
激光雷達通過發射激光脈沖并接收其反射波來繪制精確的三維環境模型。與毫米波雷達相比,激光雷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夠精準捕捉障礙物的形狀與位置。盡管如此,激光雷達在成本、耐用性和環境適應性方面仍然面臨挑戰,因此它主要應用于高端車型。
1.2數據融合:實現精準的環境理解
每個傳感器都有其局限性,因此自動泊車系統需要將多種傳感器的數據融合,構建一個全面、準確的環境模型。數據融合技術的目標是將來自不同傳感器的信息進行有效結合,以減少各個傳感器的缺陷,達到更高的環境感知精度。
1.傳感器校準和數據對齊
不同傳感器的數據通常處于不同的坐標系中,因此需要進行準確的空間校準。每個傳感器的位置和角度差異可能導致其感知結果不一致,尤其是在實時數據融合時,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的決策結果。為了減少誤差,自動泊車系統通常需要通過數學模型對傳感器進行精確校準,并將各個傳感器的數據統一到一個共享坐標系中,從而提高融合后的環境建模精度。
2.時間同步問題
不同傳感器的更新頻率不同,攝像頭每秒采集30幀圖像,而毫米波雷達的更新頻率可能達到50次。數據融合時,傳感器之間的時間同步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嚴格的時間同步機制,系統可能會使用已經過時的傳感器數據,導致判斷錯誤。例如,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如果沒有實時同步攝像頭和雷達數據,車輛的泊車軌跡可能會出現偏差,導致碰撞。
3.噪聲與異常數據的處理
在復雜的環境中,傳感器數據經常受到噪聲干擾,尤其是在多變的氣候條件下(如雨雪、霧霾等)或環境中存在反射物(如玻璃表面或水洼)時,傳感器容易產生錯誤數據。為了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精確性,自動泊車系統必須能夠有效地處理這些異常數據,過濾掉不準確的部分,并用可靠的數據更新環境模型。
1.3路徑規劃與控制:從計算到執行
在成功感知環境并生成準確的環境模型后,自動泊車系統需要根據這些數據規劃出一條安全有效的路徑,并精確控制車輛的運動。路徑規劃與控制是自動泊車系統的核心,涉及到多個數學計算和優化算法。
1.路徑規劃算法
路徑規劃算法的目的是為車輛生成一條可行的泊車軌跡,并確保在泊車過程中避免碰撞。常見的路徑規劃算法包括幾何路徑規劃和基于優化的路徑生成方法。在幾何路徑規劃中,系統通過計算車位的形狀和大小,生成一條合適的軌跡。而在優化路徑規劃中,系統會通過多步計算,考慮車位的空間約束、轉彎半徑以及障礙物位置等因素,生成最優路徑。復雜的停車環境(如障礙物較多、空間狹?。┩ǔP枰趦灮惴▉碛嬎懵窂?,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碰撞。
2.實時控制系統
一旦規劃出泊車路徑,車輛控制系統需要根據規劃的路徑通過執行機構(如轉向電機、驅動電機和制動系統)來控制車輛的運動。轉向電機調整方向盤角度,制動系統根據路徑要求控制制動力度,驅動電機根據需要調整車速。在執行過程中,車輛需要實時反饋其當前位置,確保實際操作與規劃路徑一致。如果偏離了軌跡,系統會進行動態調整,確保車輛能夠順利泊入車位。
小米SU7自動泊車異常的技術分析
2.1系統bug與軟件邏輯缺陷
小米SU7的自動泊車異常問題反映出其系統可能存在潛在的邏輯缺陷或軟件bug。在軟件開發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導致功能異常,而在自動泊車這種高風險的系統中,細微的錯誤可能會引發重大事故。
1.路徑規劃算法中的錯誤
在自動泊車過程中,路徑規劃算法負責計算車位邊界、障礙物位置以及車輛運動軌跡。如果算法在處理這些輸入數據時出現了錯誤,例如計算出不正確的車位邊界或忽略了某個障礙物的位置,那么系統就會生成錯誤的停車軌跡。小米SU7的車主報告稱車輛在倒車過程中突然向墻壁偏離,這可能是路徑規劃算法無法正確計算車位尺寸或障礙物位置所致。
2.傳感器數據的處理問題
自動泊車系統依賴傳感器實時收集周圍環境的數據,任何傳感器的誤差或數據丟失都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判斷。例如,超聲波雷達可能由于環境噪聲或傳感器故障未能準確測量障礙物的距離,導致系統無法及時采取制動措施,最終導致車輛碰撞。
3.控制系統執行錯誤
控制系統負責將路徑規劃轉化為實際的車輛運動。任何執行機構的故障(如方向盤電機失靈、剎車系統響應延遲等)都可能導致車輛無法按照規劃軌跡行駛,從而發生意外。在小米SU7的事故中,車輛未能及時剎車并偏離了路徑,可能是控制系統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2.2數據融合與傳感器校準問題
自動泊車系統的核心之一是數據融合,它通過將不同傳感器的輸入合成一個完整的環境模型,使車輛能夠精準地識別周圍環境并做出決策。然而,數據融合的過程不僅依賴于傳感器本身的精度,還涉及到傳感器的校準和數據同步。如果傳感器之間存在校準誤差或數據不一致,就可能導致環境感知的誤差,從而影響路徑規劃和控制系統的正確性。
1.傳感器校準誤差
在自動泊車系統中,傳感器通常安裝在車輛的不同部位(如前部、后部和側面),它們之間的坐標系和視角差異可能導致感知信息的不一致。因此,精確的校準是確保多個傳感器協同工作的基礎。如果超聲波雷達、攝像頭或毫米波雷達的坐標系沒有正確對齊,融合后的數據就可能出現錯位,從而影響車輛對環境的理解。這種情況往往在低速行駛或倒車時更加明顯,因為此時車輛離障礙物較近,感知錯誤對路徑規劃和控制的影響更加劇烈。
2.數據同步問題
不同傳感器的更新頻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攝像頭每秒更新30幀,而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的更新頻率則可能更高。在自動泊車系統中,如何確保各個傳感器的數據實時同步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傳感器數據不同步,系統可能會處理過時的或不一致的信息。例如,在車輛快速倒車時,攝像頭捕捉到的圖像可能與雷達檢測到的距離信息不同步,導致環境感知模型出現偏差,從而影響路徑規劃和控制決策。
3.數據融合中的噪聲干擾
盡管自動泊車系統通常采用多個傳感器以實現冗余感知,但在現實環境中,傳感器仍然可能受到干擾,產生噪聲或錯誤數據。例如,超聲波雷達可能會受到其他車輛或物體的反射影響,導致誤報;毫米波雷達在復雜環境中可能會出現干擾,產生誤判;攝像頭在光照不良的情況下可能無法清晰識別障礙物。自動泊車系統需要具有強大的數據融合能力,能夠從各個傳感器中提取有效數據,并剔除異常數據,確保環境感知的準確性。
2.3環境感知的局限性與傳感器盲區
盡管多傳感器協作和數據融合能夠顯著提高環境感知的準確性,但每種傳感器都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復雜環境中,傳感器的盲區和局限性往往會暴露出來。這些局限性如果沒有得到充分考慮,可能導致系統在一些特定情況下無法做出正確判斷,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1.盲區問題
自動泊車系統中的傳感器(尤其是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通常會有一定的盲區,特別是在車輛的角落或后部。盡管毫米波雷達可以覆蓋較大的范圍,但它對于細小障礙物的識別能力較弱,可能無法準確感知到近距離的物體。例如,在一些狹窄的停車位或車位邊緣,超聲波雷達可能無法有效探測到障礙物,而攝像頭在低光環境下也可能失去有效識別能力。這些盲區如果沒有被其他傳感器有效覆蓋,系統就可能忽略潛在的障礙物,導致車輛偏離軌跡。
2.低反射物體的檢測問題
許多停車場和車位的障礙物是低反射率的物體,如玻璃、透明塑料物品或細小的桿狀物體。超聲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可能無法有效檢測到這些物體,而攝像頭在強光照射下也可能無法識別它們。這類障礙物通常非常小且難以察覺,如果系統未能正確識別這些低反射物體,車輛可能會發生碰撞。因此,系統必須增強對這些物體的檢測能力,尤其是在復雜環境中。
3.動態障礙物的預測與避讓
自動泊車系統不僅需要感知靜態障礙物,還需要處理動態障礙物(如行人、其他車輛等)的避讓。這要求系統具備快速反應能力和高精度的預測算法。當前的自動泊車系統雖然能夠識別周圍的靜態物體,但在動態環境下,如何預測并避開快速移動的物體仍然是一個技術挑戰。如果系統未能及時識別并避開動態障礙物,車輛就可能發生碰撞。因此,動態避障算法的精度和實時性對自動泊車系統至關重要。
2.4 OTA更新與回歸測試不足
OTA(空中下載)更新技術是智能汽車中常見的功能,可以通過遠程下載新版本的軟件來優化車輛的功能、修復bug或提升性能。對于自動泊車系統而言,OTA更新是確保功能持續改進的有效手段。然而,OTA更新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回歸測試,就可能引入新的問題,導致現有功能的異常。
1.OTA更新可能引入的新問題
OTA更新通常用于解決軟件中的bug,增強系統性能或引入新功能。然而,在沒有進行全面測試的情況下,OTA更新可能會引入新的問題。例如,系統的新功能可能與車輛的硬件或其他系統不兼容,導致自動泊車功能出現異常。小米SU7事故中的問題很可能與近期的OTA更新有關,這個更新可能影響了路徑規劃、控制算法或傳感器數據的處理方式,從而導致了功能異常。
2.回歸測試的不足
回歸測試是軟件開發中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確保系統在更新后不引入新的問題,尤其是已經修復的老問題。然而,在自動泊車系統的開發中,回歸測試的范圍往往有限,無法覆蓋所有可能的環境和場景。OTA更新后,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回歸測試,系統可能會在某些邊緣情況下出現異常,例如在狹窄的停車位或復雜的環境中,系統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導致車輛發生碰撞。因此,為確保系統的穩定性,車企需要加強OTA更新前的回歸測試,特別是對關鍵功能的測試,以避免新的問題引發事故。
問題解決方案與技術改進方向
3.1增強系統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為了防止類似的小米SU7自動泊車事故再次發生,車企需要從系統設計、傳感器優化和算法調整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進,提升自動泊車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下是一些技術改進建議:
1.增強數據融合和傳感器冗余設計
自動泊車系統應該采用更多的傳感器冗余設計,尤其在關鍵環節(如車位邊界識別、障礙物檢測等)應通過多傳感器協作來提高可靠性。通過引入更多的傳感器(如激光雷達、紅外傳感器等),可以減少單一傳感器故障或誤差導致的風險。同時,系統應能夠自動識別并替代失效的傳感器,確保整個系統持續高效運行。
2.優化路徑規劃和動態避障算法
路徑規劃算法應根據不同的停車環境動態調整,避免過于簡單的幾何計算方法。優化算法可以根據車輛所處的環境進行調整,在狹小或障礙物密集的空間內,自動泊車系統應優先選擇低風險的停車方式。此外,動態避障算法應具備實時反應能力,能夠快速識別并避開動態障礙物,確保系統在復雜環境下的安全性。
3.提升控制系統的響應速度和精度
控制系統的響應速度和精度對自動泊車至關重要。車輛在執行泊車操作時,需要精確控制轉向電機、驅動電機和制動系統的輸出。為了確保系統能夠在任何情況下快速響應,控制系統應通過優化算法,減少延遲并提升指令執行的精度。
3.2強化測試與驗證機制
為了確保自動泊車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車企必須加強軟件測試和驗證機制,尤其是在OTA更新后。測試和驗證的目標不僅是發現軟件中的bug,更重要的是確保系統在復雜和動態環境中的表現。
1.多場景、全方位的測試覆蓋
測試應覆蓋各種極限場景,包括但不限于狹窄停車位、復雜障礙物、動態障礙物、不同天氣條件(如雨雪、霧霾等)、夜間和白天等環境。通過全面的場景測試,車企能夠發現系統在各種環境下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并及時修復。
2.回歸測試和壓力測試
每次OTA更新后,都必須進行嚴格的回歸測試,確保新版本不會引入舊問題。特別是自動泊車這一高風險功能,回歸測試的覆蓋面應該廣泛,涵蓋所有可能的駕駛環境和操作模式。同時,壓力測試也是必要的,系統應該能夠在高負荷、復雜場景下穩定運行,避免出現因計算瓶頸或算法問題導致的失控。
3.3改進OTA更新機制
OTA更新是智能汽車技術不斷進化的有效方式,但如果缺乏嚴格的管理和控制,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以下是關于OTA更新的改進建議:
1.分階段更新與用戶測試
在發布OTA更新之前,車企應先進行小范圍的用戶測試,收集反饋并驗證新版本的穩定性。只有通過驗證后,才能將更新推送給更多用戶。分階段推送不僅可以減小更新失敗的風險,還能夠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進行修復。
2.回滾機制與用戶選擇
在發生問題時,車主應能夠方便地選擇回滾到上一版本,特別是在發生系統故障時,回滾機制尤為重要。提供清晰的回滾路徑,使車主能夠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恢復到穩定版本,是確保系統可靠性的關鍵。
結論
小米SU7自動泊車事件為智能駕駛行業敲響了警鐘,在技術快速發展和應用普及過程中,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更為重要。自動泊車系統的可靠性不僅依賴于硬件的性能,還與軟件的優化、算法的精準度、數據融合的能力密切相關。通過加強多傳感器協作、優化路徑規劃算法、提升控制系統精度和完善OTA更新機制,車企能夠有效提升自動泊車技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此次事件也提醒行業,未來的發展不僅要注重技術創新,更要重視全面的測試與驗證。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安全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智能汽車將在更加復雜和動態的環境中實現安全、高效的駕駛體驗,真正為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安心。
-
自動泊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4瀏覽量
13709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15瀏覽量
166773 -
小米汽車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7瀏覽量
5246 -
小米SU7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3瀏覽量
1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