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稱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機程序能實時解碼人們的思想,其判斷實時基于大腦中的電信號,并在顯示器中看人們在不同電信號下的反應。解碼發生在人第一次看到圖像幾毫秒后,研究人員表示,準確率已達到95%。
該研究將幫助有語言障礙的人能有一個更好的溝通方式,如癱瘓者、中風者以及自閉癥等。研究者將電極植入患者的顳葉中,觀察患者對于兩種圖片的神經反應,這兩種圖片分別是關于頭像和房子,大量的圖片以400毫秒的間隔隨機出現,研究者們將預測患者看到的是哪種圖片。
西雅圖港景醫療中心七名癲癇病患者成為此次的研究對象,試驗中,多個顳葉位置上的電極與計算機軟件相連接后,提取出兩個腦電波信號的特征:事件相關電位和寬帶頻譜變化。實驗結果表明,從不同的電極位置,對于圖像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對頭像敏感,而有的人對房子敏感。
計算機軟件對腦電波的采集頻率在每秒1000次。軟件同樣會分析這些數據以確定這些電極的具體位置,信號類型與實際看到的物體是有關聯的。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做到高準確度的預測。
研究者認為,該項技術對于運動機能、癲癇病以及記憶等研究都會有很大幫助,比如通過電信號定位癲癇病的發病區域。
實際上,該項技術對于大眾來說,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將該技術應用到消費級產品中,可監測情緒、睡眠等。還有一些意念控制類的產品,控制對象包括無人機、輪椅、耳麥等。最近,IBM的工程師想要用頭戴式腦電波監測頭盔控制機器人BB-8。不過,這些產品因為技術還沒有達到很成熟的水平,目前都還難以普及。相信隨著技術的月臻成熟,這些產品也將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品。
-
腦電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52瀏覽量
17046 -
腦電波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1瀏覽量
12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