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手機市場跌宕起伏、極具創新的一年。
蘋果蟄伏5年一舉推出十年巨作iPhone X,“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三星吃一塹長一智,背后強大的核心技術、制造、產業鏈實力漸漸如冰山浮出水面。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意氣風發的國產手機廠商們:華為天道酬勤,開始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光彩;小米在雷軍的銳意變革下再度強勢逆襲;OPPO、vivo持續攻城掠地,創造一個又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銷量神話……成功者的故事聽起來總是那么振奮人心。
這一年里,全面屏、雙攝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人工智能、人臉識別、屏下指紋等各種新技術不斷得到嘗試和應用。
然而,消費者似乎關心的并不止這些,無論任何時候,荷包里的錢才是最重要的。面對這么多眼花繚亂的新技術,他們似乎并不買賬。所以,從去年年底以來我們就不斷聽到有分析稱:寒冬已至,2017年手機市場整體萎縮。
市場整體:“寒冬”來襲
這樣的聲音也并非空穴來風。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不久前發布《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1-12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億部,同比下降12.4%。
日前,今日頭條聯合京東和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表一份《手機行業白皮書》,報告也顯示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體銷量相比16年小幅下滑。
市場飽和
一方面,從2016年到2017年的零售監測預測數據來看,以3G、4G換機為標志性節點,運營商驅動及互聯網品牌的紅利逐漸消失,三四線及以下市場被OV深度激發后,中國市場進入到存量換機階段。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市場的手機滲透已經接近飽和,到2016年,中國的手機普及率已經超過96部/100人。
用戶換機欲望低
另一方面,隨著目前智能手機性能、質量等越來越出色,而且同質化嚴重,人們換機的時間拉長,并且換機的欲望越來越低。不久前企鵝智酷發布《2017中國手機消費報告:一個重要拐點來臨》,報告顯示相比去年,用戶換機頻率出現明顯的下降。無論是iPhone用戶還是安卓用戶,一年換機人數都下降了10%。
微創新未能吸引用戶
再者,智能手機微創新未能吸引用戶。以全面屏為例,2017年是全面屏手機爆發的元年,蘋果、三星、華為、OV等主流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型都用上了全面屏設計,很多手機廠商押了重金在全面屏上。全面屏鼻祖夏普手機的CEO羅忠生稱:全面屏是5G來臨之前智能手機最大的風口。
但是根據艾媒咨詢去年11月在太平洋電腦網舉辦的手機行業消費升級峰會上透露:全面屏設計并未能成為消費者換機的理由,很多消費者仍在觀望。而且目前全面屏受制于技術,并未能誕生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手機,很多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屏占比,屬于癢點創新而非痛點創新。
價格越來越貴
最后,智能手機越來越貴了。“漲價”是2017年手機市場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手機市場就掀起了一輪漲價潮。最先是漲價的是薄利多銷的千元機,2017年年初開始,紅米、魅藍以及努比亞等品牌先后將自家的千元機漲價,理由是核心元器件采購成本上漲以及人民幣匯率下行。接著就是旗艦機型集體上漲,向來以極致性價比聞名的小米,在堅守了5代1999元之后,終于在小米6上突破為2499元。而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則由三千元檔直接飆至四千檔。
iPhone X雖然號稱蘋果十年巨作,擁有諸多黑科技,但是價格也是達到歷年最高,64GB版本為8388元,256GB為9688元,即將破萬。而三星Note8的256GB版也達到了驚人的7988元。
根據GFK市場調研機構最新數據表明,從2016年到2017年,智能手機的價格總體上漲了6%,而2017年又持續上漲了10%,這是迄今為止價格漲幅最快的一次。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價格已達到363美元(約合2300元)。今日頭條發布的《手機行業白皮書》也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平均單價全年小幅增長。
手機廠商借“消費升級”、“走向高端”之名,提升品牌形象,獲得更高的利潤無可厚非。但正如雷軍所言:消費升級不是產品越來越貴,而是同樣價錢能買更好產品。
雖然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說,國民GDP如何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如何提高,但更多人的現實是,工資水平依然趕不上物價、房價飛漲。一部iPhone X對于很多工薪階層而言,已是整整兩個月的工資,因而人們的換機欲望自然就降低了不少。
手機品牌:有人歡喜有人愁
二三線品牌壓力山大
在每年寒冬來臨的時候,有的人家底厚實,家中暖氣充足,偶爾穿著錦衣貂裘,煮酒賞雪;有的人,雖非大富大貴,但是勤奮工作使得他們也能安然過冬;有的人,明明身上衣著單薄,卻裝著一點也不冷,全靠一身正氣撐著;還有的人一無所有光著身子在雪地里裸奔,跑著跑著身子竟然熱起來了……這也是一眾國產手機去年的眾生相。
注:GFK采用的是Sell-Out出貨量統計方式,統計的是從廠商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的出貨量。最終數據可能和廠商自己公布的有出入。
前段時間,騰訊《一線》透露了從GFK市場調研機構獲取的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數據,數據顯示華為(包含榮耀)今年出貨量達到1.02億臺,連續兩年高居榜首,銷售份額約達到23%,對比去年上升約5%。排在第二位的是OPPO,銷量為7756萬臺,第三位是vivo,銷量為7223萬臺,第四位是蘋果,銷量為5105萬臺,第五位是小米,銷量為5094萬臺。
數據來自GFK
對比同樣來自GFK 2016年的數據,頭部前五名的廠商,市場份額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漲,總銷售份額達到約78%。換言之,排名第六以及后面的手機廠商,均出現了負增長。而且第六名和第五名差距在拉大。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智能手機格局越來越明朗,二三線的手機廠商越發生存艱難。按照GFK的說法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手機市場資源快速向頭部品牌集中,原來“倒三角”格局演變為“T”型格局。頭部品牌繼續擴張產品線,高中低位全線洗牌,二三線品牌空間大幅壓縮,規模受限,小品牌和消費者形成斷層,渠道難以滲透,市場活力大幅減弱。
在目前市場萎縮、存量的情況下,各家手機廠商只能拼刺刀從對手身上爭奪用戶了。二三線品牌無論從產品、品牌知名度、渠道還是價格上對比頭部品牌都不具有任何優勢。何況,去年像一加、錘子以及360這樣的小眾品牌,小日子過得也還不錯,一定程度上也在蠶食二三線品牌的份額。對于它們而言可謂是前遇大敵,后有追兵,稍有不慎,就難以翻身。
海外戰場成績斐然
在國內手機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廠商早早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盡管年初的時候,華為和美國運營商合作進入美國市場受阻,但是在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上,中國手機廠商可謂意氣風發。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以25%超越三星的23%成為份額第一。
盡管從全年來看,三星仍是第一,但是前五的榜單中中國手機廠商已經占據了四位,未來仍有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
以往“中華酷聯”除華為外其他三家廠商雖然痛失國內市場,但在海外市場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中興手機目前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位列第四,第三季度市場份額升至11.6%,是目前唯一能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躋身前列的國產手機廠商。在國內慘遭變故的酷派去年在美國市場也實現了60%的增長。
大部分利潤仍掌握在蘋果三星手里
根據今日頭條《手機行業白皮書》顯示,雖然國產手機2017年總體銷量相比2016年有所下滑,但是總體銷售額卻上漲了4%。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國產手機去年的“走向高端”策略奏效。
但相關數據表明,2016年蘋果利潤為79.2%,三星為14.6%,兩者合起來利潤高達93.8%,它們大口大口吃肉,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們只能跟在身后喝湯吮骨頭。
而2017年以來,根據Counterpoint 2017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雖然蘋果的利潤也在逐年下降,但國產手機廠商前三的手機品牌中僅有華為實現小幅利潤增長。全球智能手機的大部分利潤仍掌握在蘋果和三星的手中。
那么該如何度過這漫漫冬夜?
Counterpoint去年發布的全球消費者洞察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更換手機的頻率為22個月一次,而5G這個巨大的風口真正大規模應用預計要到2020年。因而,2018年依然是各大手機廠商比較難熬且戰況激烈的一年。
在過去被稱之為寒冬的一年里,我們看到國內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依然逆風而上,它們是如何做到的?
差異化創新、核心技術仍是強大驅動力
作為唯一一個國內上榜的外國品牌,蘋果一直是創新的代名詞。iPhone X雖然價格接近萬元,但是全新的全面屏設計以及無線充電、人臉識別等黑科技加持,一經發布便備受國人關注 。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預測數據顯示,蘋果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市場共計賣出了2900萬部iPhone X,而中國消費者貢獻了其中的700萬,也就是說接近四分之一的iPhone X都是在國內賣出的。
華為這些年刻苦專研處理器和雙攝,這兩年終于結出豐碩的果實。麒麟970已成為一大賣點,以及DxO拍照排行榜上和iPhone X打平的徠卡雙攝助其牢牢坐穩國內高端市場。
小米在2016年出貨量下降30%多,從國內第一跌到第四,但在16年下半年秘密研發已久的小米MIX一亮相便驚為天人,全面屏的定義自此而來,小米的高端之路從此時才真正打開。
2016年年底三星爆出嚴重的產品問題,去年,實際掌權人李在镕又鋃鐺入獄,很多人認為2017年三星的手機業務勢必受到影響。然而S8系列和Note8因其出色表現而持續熱銷,并且在18:9 OLED屏幕和半導體業務中,三星一騎絕塵。雖然在中國手機市場表現低迷,但并不能動搖其全球第一的手機廠商地位和影響其賺得盤滿缽滿。
在存量市場或者說消費者換機欲望低迷的今天,差異化創新才能斷絕用戶"現在的手機好像都差不多,既然這樣我不妨試試其他品牌的手機"這樣的危險念頭,從而吸引原有用戶繼續使用你的品牌或者從其他品牌轉成你的用戶。
營銷投入必不可少
明星代言、跨界營銷以及創始人營銷是2017年國產手機市場的三大營銷關鍵詞。在手機同質化異常嚴重、注意力渙散的今天,如何能夠快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并且在其心里占據一定的位置,誰就贏得了第一步。
OPPO在這一年里喪心病狂地請了9位代言人,vivo緊跟其后為5位,當紅明星都快不夠用了。毫無疑問,明星代言正是OPPO、vivo稱霸國產手機市場的一大利器,能夠有效提升市場聲量、拉動新機銷量以及塑造品牌形象。
跨界營銷方面,我們熟知的有華為和保時捷、徠卡、OPPO、vivo和王者榮耀、三星和加勒比海盜電影、一加和星球大戰電影等等。根據今日頭條《2017手機行業白皮書》顯示,跨界營銷對于保持品牌熱度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2017年以來,根據Counterpoint 2017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雖然蘋果的利潤也在逐年下降,但國產手機廠商前三的手機品牌中僅有華為實現小幅利潤增長。全球智能手機的大部分利潤仍掌握在蘋果和三星的手中。
那么該如何度過這漫漫冬夜?
Counterpoint去年發布的全球消費者洞察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更換手機的頻率為22個月一次,而5G這個巨大的風口真正大規模應用預計要到2020年。因而,2018年依然是各大手機廠商比較難熬且戰況激烈的一年。
在過去被稱之為寒冬的一年里,我們看到國內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依然逆風而上,它們是如何做到的?
差異化創新、核心技術仍是強大驅動力
作為唯一一個國內上榜的外國品牌,蘋果一直是創新的代名詞。iPhone X雖然價格接近萬元,但是全新的全面屏設計以及無線充電、人臉識別等黑科技加持,一經發布便備受國人關注 。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預測數據顯示,蘋果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市場共計賣出了2900萬部iPhone X,而中國消費者貢獻了其中的700萬,也就是說接近四分之一的iPhone X都是在國內賣出的。
華為這些年刻苦專研處理器和雙攝,這兩年終于結出豐碩的果實。麒麟970已成為一大賣點,以及DxO拍照排行榜上和iPhone X打平的徠卡雙攝助其牢牢坐穩國內高端市場。
小米在2016年出貨量下降30%多,從國內第一跌到第四,但在16年下半年秘密研發已久的小米MIX一亮相便驚為天人,全面屏的定義自此而來,小米的高端之路從此時才真正打開。
2016年年底三星爆出嚴重的產品問題,去年,實際掌權人李在镕又鋃鐺入獄,很多人認為2017年三星的手機業務勢必受到影響。然而S8系列和Note8因其出色表現而持續熱銷,并且在18:9 OLED屏幕和半導體業務中,三星一騎絕塵。雖然在中國手機市場表現低迷,但并不能動搖其全球第一的手機廠商地位和影響其賺得盤滿缽滿。
在存量市場或者說消費者換機欲望低迷的今天,差異化創新才能斷絕用戶"現在的手機好像都差不多,既然這樣我不妨試試其他品牌的手機"這樣的危險念頭,從而吸引原有用戶繼續使用你的品牌或者從其他品牌轉成你的用戶。
營銷投入必不可少
明星代言、跨界營銷以及創始人營銷是2017年國產手機市場的三大營銷關鍵詞。在手機同質化異常嚴重、注意力渙散的今天,如何能夠快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并且在其心里占據一定的位置,誰就贏得了第一步。
OPPO在這一年里喪心病狂地請了9位代言人,vivo緊跟其后為5位,當紅明星都快不夠用了。毫無疑問,明星代言正是OPPO、vivo稱霸國產手機市場的一大利器,能夠有效提升市場聲量、拉動新機銷量以及塑造品牌形象。
跨界營銷方面,我們熟知的有華為和保時捷、徠卡、OPPO、vivo和王者榮耀、三星和加勒比海盜電影、一加和星球大戰電影等等。根據今日頭條《2017手機行業白皮書》顯示,跨界營銷對于保持品牌熱度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根據今日頭條《2017手機行業白皮書》顯示,雷軍和小米同時出現的資訊,閱讀數據好于小米相關資訊的總體水平。可見一個有魅力的創始人,對于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關注度等非常有幫助。
線上線下全渠道運作才是王道
2011年起我們見證了小米以互聯網模式奇跡般崛起,之后互聯網手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從16年開始,人們驚奇地發現OPPO、vivo兩家手機廠商悄悄地把線下體驗店開遍了大江南北,并且在短時間內爆發,躍進國產手機第一梯度。
但是時間來到2018年,我們從企鵝智酷《2017中國手機消費報告:一個重要拐點來臨》中可以看出,單純依賴某單一渠道并非明智之舉。排在第一位的華為,線上和線下一手抓,兩個渠道處于平衡的狀態。小米接近80%的市場在線上,而OPPO、vivo則完全相反,大部分銷量在線下,這兩者都不是健康的一種狀態。
2016年9月,雷軍稱到2020年,小米將開設1000家實體店鋪,這些店鋪將更便于消費者接觸和體驗小米的產品。去年10月份,小米宣布小米之家已經開到了200家。雷軍表示,小米之家每個單店月均銷售額達到519萬元,坪效為27萬元,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蘋果的每平米40萬元,遠高于同行。OPPO和vivo兩家手機廠商近年來也積極布局互聯網戰場,旗下主打機型在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榜單上也時常看見它們的身影。
可見,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新零售”大戰一觸即發。
另外,隨著5G時代漸行漸近,運營商渠道也值得重新重視起來。對于目前的存量市場而言,能增長一分便算一分,何況運營商擁有大街小巷成千上萬的門店和海量的用戶群。
結語
在2017年,單一“全面屏”無法大范圍掀起消費者的換機潮,但在2018年隨著全面屏技術變得更加成熟且硬件全面升級換代的背景之下,“全面屏”或將給國內的手機市場帶來一波回暖。頭部廠商勢必廝殺更為激烈,卻也深刻考驗著二三線或者以下手機廠商的財力、研發實力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新的一輪洗牌又開始緩緩啟動。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96瀏覽量
158023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3瀏覽量
18119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621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65瀏覽量
199590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692
原文標題:2017國內手機市場消費報告:如何度過“寒冬”?
文章出處:【微信號:bandaotiguancha,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觀察IC】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