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以及產業格局的不斷變換,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風云迭起。與此同時,美國、德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紛紛加速工業化向信息化轉變的步伐,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中國制造業順勢加速布局,加大產業改革規劃,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全球制造業格局
從全球市場格局來看,制造業是剔除金融板塊之后市值權重最大的板塊。在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性產業結構重整和分化局勢越發明顯,其中制造業的發展也逐漸呈現出精益化、專業化、全球化以及智能化的趨勢。
近年來,全球制造業強國普遍將制造環節外包給低成本地區,從而專攻技術與標準。這并不是代表退出制造業,相反恰恰強化了對于制造業產業鏈的控制。畢竟在制造業鏈條中,前沿技術與創新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目前國內在關鍵技術、工藝及裝備方面,和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這些也是制造業競爭力的體現。
另一方面,全球制造業曾出現多次遷移現象。隨著技術不斷演進,中國制造人口紅利及生產成本優勢也逐漸消失,相關制造巨頭的外遷就是很好的說明。為此,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向高端制造及智能制造邁進也正逢其時。
據相關調查發現,在制造業競爭力方面,北美地區與亞太地區依舊占據主導地位。而在亞太地區,中國、印度以及韓國將有望在2020年躋身于全球制造業十強。且隨著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全球制造業的格式或將在未來五年內再次發生變革,這也為中國制造提供了機遇。
如何與“互聯網+”融合?
“互聯網+”源于產業界,是對創新2.0時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形態的一種詮釋,其本質是傳統的在線化以及數據化。2015年,在國家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與制造業相結合的概念。
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模式是“生產-銷售-消費”協同升級中的一環,其改造動力主要來源于下游消費端。下游互聯網化程度越高,對上游制造環節的反向促進作用越顯著。
據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制造業競爭指數位居全球第一。事實上,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總體特征依舊存在,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仍未扭轉。為此,必須把推進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指標作為產業改革的主攻方向。
面對如今蒸蒸日上的“互聯網+”業態,中國制造業又該如何立足呢?業界人士給出了以下三點解決方案:
其一,推動行業兼并重組,有效提升行業集中度以及企業競爭力,鼓勵新興產業的建立,明確行業標準;
其二,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提升產品質量,以實現自給自足以及海外拓展為目標,扭轉大而不強局勢;
其三,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技術以及創新能力。
將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已成為企業以及政府未來五年內的發展規劃,兩者結合推動產業升級的成果已經初顯,前景也尤為客觀。據工信部調查,近年來,在這種融合模式下,很多工業以及企業縮短了研發周期,并提高了生產效率。
如何邁入“中國智造”?
從生產條件來看,中國具備人力資源豐富、人力成本低等低成本制造要素。隨著“十三五”規劃以及《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的提出,中國制造業迎來了發展大浪潮。同時在物聯網、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的推動下,使得機器、車輛、建筑以及原材料等產品均具備了智能特性,其所能采集的信息量也隨之日益劇增,至此中國制造業逐漸向“中國智造”邁進。
從遠來看,中國制造業產業局勢嚴峻,由中國制造業大國邁入制造業強國,需經歷數次轉型,而“中國智造”將成為轉型的終極目標。而總得來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主要動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金融危機的長遠影響。要知道,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全球制造業市場急劇萎縮,這場風暴對于國外產業沖擊尤甚,而由于對于國外技術過于依賴的原因直接導致中國制造業也陷入生存困境,至今元氣還未完全恢復。
其二,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產品創新力不足。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于材料的要求也越發提升,這也使得原材料的價格直接上漲。另一方面,國內制造企業大部分聚集與產業鏈的低端,起著代工的作用,持續下去將會降低創新意識。
其三,人力資源成本上漲。在國家各項政策的頒布實施下,中國勞動力成本陡增,靠勞動力增加產能彌補技術的優勢逐漸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得不到補充將大大降低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至此來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只是第一步,只有將中國制造業技術以及創新意識提升上去,“中國智造”的軌道才能徹底打開。
小結:
在“互聯網+”的業態形勢下,中國制造業互聯網化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迫于全球制造業格局的遷移,中國制造業需通過轉型模式來涅槃重生,不斷縮小與制造強國的技術與創新差距,才能邁入制造強國,從而走向“中國智造”。
-
中國制造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65瀏覽量
26612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686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5瀏覽量
32527
原文標題:“互聯網+”下的中國制造業 如何走向“中國智造”?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