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就像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免疫力”,可能平時很少注意到它,一旦發生事故,說明危險已至,輕則“感冒”,重則“要命”。
近期發生的一些公共安全事件反映出,安檢作為公共安全的防御屏障,是不夠的。
比如7月19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的李晟醫生,在門診診療過程中,突然遭到一名持刀男子的襲擊,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更早時候,上海地鐵軌交9號線合川路站內的持刀傷人案,則是在過了安檢之后的出站驗票處發生的。山西臨汾鐵路侯馬西站候車室的水果刀傷人案,同樣在站內捅傷兩人。
事發之后,有人說,想要杜絕危險物品,安檢要做到機場的嚴格程度,做不到就是形式主義。也有人說,地鐵、醫院、高鐵站的安檢進一步加強,通行效率會很低,基本要癱瘓了,還要投入大量安保資源,屬于勞民傷財。
種種事件說明,安檢可以檢測有形的有害物品,卻很難檢測無形的有害情緒。這些有害情緒,比如極端仇恨、矛盾沖突、報復社會心理等,就像不定時炸彈,一旦爆發就會造成無辜傷亡。
因此,公共安全,不能止于檢物。
AI情緒檢測,就是一道提升公共安全“免疫力”的無形屏障。
根據科技媒體WIRED報道,目前英國火車站的攝像頭,正在使用亞馬遜的情緒檢測系統,監控火車站內情況。一旦發現情緒異常人員,就會通知工作人員進一步查看。
情緒檢測能在對個人隱私數據保護堪稱嚴苛的歐洲國家落地,或許足以說明一些東西。
本文來聊聊,能讓一貫保守的英國接受,AI情緒檢測究竟做對了什么?必要性又在哪里?
據報道,采用了情緒識別算法的智能攝像頭,會被用來檢測火車乘客的情緒,通過面部掃描來預測潛在情緒,從而發現盜竊、闖入者等異常行為。
這件事最難的地方,并不是技術,而是如何在人臉識別限制法規最嚴苛的歐洲國家,接受對公眾開展面部檢測?
歐洲對面部識別技術在公共場所的應用,經歷了一個變化顯著的過程:
全面禁止。自2017深度學習技術爆火以來,CV領域的人臉識別成為主流應用之一,而歐洲對此嚴格監管,在2019年12月出臺的《人工智能白皮書(草案)》中,表示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將被禁止3至5年。
反復搖擺。號稱史上最嚴苛的AI和數據法規頒布之后,就有大量分析師和科技人士表示,這些限制極大地阻礙了歐洲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落地,導致AI產業發展阻滯。但歐洲對此的態度一直比較搖擺,2021年2月的《歐盟數據戰略》等文件態度緩和,說會嚴格限制,但不會全面禁止,到了當年10月又通過決議,禁止警方在公共場所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暫時緩和。最終在今年2024年3月13日,歐洲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工智能法案》,對面部識別技術的態度有所緩和,禁止了“基于敏感生物特征(如面部識別)進行無目的的大規模監控的應用”,也對該技術的合理使用放了一馬。
為什么會對AI情緒檢測“特殊對待”呢?
這就要提到公共安全的“不可能三角”:成本、收益、體驗。
公共安全“事前預防大于事后補救”。高風險事件一旦發生,“亡羊補牢”的代價往往是人的生命,所以應當采取更嚴格的事前監管。一般來說,就是安檢。
但安檢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需要在投入成本、安全收益、公眾體驗之間進行復雜的權衡。
如果安檢流程不夠敏感,出現“漏檢”,會給有害“病毒”可乘之機。而危險群體會對安檢系統產生“耐藥性”,就像病毒對藥物的抵抗能力增強一樣,找到安檢流程的漏洞進行規避。
但我們也很清楚,在任何場所無差別地采用機場級別的安檢水平,進行搜身式的違禁品查驗,不僅會影響通行效率和民眾出行體驗,而且需要更為龐大的安檢人員,帶來高昂的成本支出,邊際收益是很低的。
特別是歐洲的地鐵、火車高鐵站、景區,此前普遍沒有安檢,等于向危險品、恐怖威脅“大開方便之門”。而從頭推行常態化安檢,要從頭開始部署安檢人員、設備等成本,并教育公眾改變長久以來的出行習慣,幾乎是不可能被廣泛接受的。
這種背景下,AI情緒檢測的應用,有望為傳統安檢的“不可能三角”,找到一種新的解法。
AI情緒檢測并不是一項新技術,為什么此時卻成了歐洲公共安全的救命稻草?
這要從幾個變化說起:
變化一是算法的進步,極大地增加了安全收益。
英國高鐵站所采用的情緒檢測系統,是亞馬遜已經在電商、醫療、公共安全、營銷等領域探索多年的Rekognition系統,可以識別包括快樂、悲傷、憤怒、驚訝、厭惡、平靜、困惑在內的多種情緒,2023年迭代之后,還可以識別“恐懼”。
比如在電商場景中,通過門店攝像頭來判斷消費者的情緒,以優化產品陳設;在個人娛樂場景中,亞馬遜的Alexa等智能設備可以及時感知用戶情緒,當用戶處于憤怒或悲傷等負面情緒時,提供安慰或建議。
可以說,目前情感分析和情緒識別的算法已經相當成熟,準確度和檢測精度可以達到在公共場所兼顧效率、安全和體驗的復雜要求。
變化二是數字社會的持續推進,讓AI情緒識別的成本可控。
智慧城市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區域不斷完善,用于城市安防的智能攝像頭經過多年迭代,目前技術和產品已經相當成熟。其中,“軟件定義”的智能攝像頭可以在線加載不同的算法,來實現垂直的智能應用,無需更換硬件就能實現AI情緒檢測的更新和升級,也不會帶來過高的成本壓力。
變化三是近年來,人們對公共安全的擔憂和對隱私顧慮的下降,因此對情緒檢測的接納度較好。
隨著世界政治局勢和經濟環境的動蕩,很多國家的公眾對公共安全的擔憂有所增長,尤其是在非法移民增多的歐洲,跨國犯罪和矛盾沖突給公共安全帶來了不少威脅。
這種背景下,AI情緒識別不僅能提前檢測出潛在的緊張氛圍和沖突跡象,避免情緒失控導致的公共安全事件,而且不像暴露面部隱私那樣,讓人感覺到不舒服。
這是因為,情緒檢測所采集的數據并不具有“強識別性”。
正如《隱私的權利》中所說的,隱私是“不被打擾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left alone)”。相比“強識別性”的人臉識別,公眾場所的AI情緒檢測并不會在危機尚未暴露時打擾到公眾、涉足個人隱私信息,也就是說并不能通過情緒,對自然人進行唯一識別和認證,不會因此知道你姓甚名誰。這就極大地減少了公眾的被監視感。
從這個角度說,AI情緒檢測在成本、收益、體驗上都達到了比較好的平衡,應該成為傳統安檢之外,一道公共安全的無形屏障。
AI情緒檢測,防止惡性極端安全事件,對于整個社會來說,絕對利大于弊。那么,咱們什么時候也能搞起來呢?
坦率地說,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的智能安防系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想上線情緒檢測算法并不難,難就難在,算法的國產化之路,還得走一陣。
其中最大的障礙,是數據集不夠多、不夠好。
我采訪過一位山東某高校的老師,對方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微表情的識別算法開發。微表情的特點是持續的時間非常短、運動幅度的變化較小、難以掩飾和抑制,所以很適合用來進行潛在危險人員的情緒檢測。
微表情需要心理學實驗來采集,再通過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需要先給受試者看一些心理學家論證好的刺激源,誘發微表情的產生,用一個高速攝像機對著待測者的臉,讓計算機把圖像一幀一幀存儲起來。收集好數據之后,還要進行標注,打上情緒標簽,以及時空域特征,就是該表情發生的開始時刻、結束時刻以及高潮時刻。
該老師提到,在其團隊建立MMEW數據庫之前,針對微表情的研究,缺乏一些特別大的公開數據庫,最大的數據庫也僅有247個樣本,而且圖像分辨率不高。
既需要心理學實驗,又要計算機工程,既然微表情數據集這么難,為什么要從頭開始自己構建呢?
我們知道,情緒表達會受到文化、社會生活等背景的影響。而國際上的情緒圖片,大多是基于外國人臉采集的數據,在識別中國面孔的情緒狀態、意圖和行為時,未必會很準確。所以,AI情緒檢測在公共安防領域的真正應用,還需要從扎實構建國產高質量數據集做起。
另一個問題就是,有了算法,誰來賣?
更準確的說法是,誰來提供算力和一系列配套服務。情緒識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來快速分析海量數據,并實時反饋情緒識別結果,對算力有著極高的需求。此外,AI是一個持續演進的技術,情緒檢測模型需要不斷學習和優化,以提高識別的準確性和泛化能力。以英國高鐵站落地的Rekognition系統為例,是亞馬遜AWS推出的云服務之一,在云端進行學習、分析和功能性改進。
而在國內,因為涉及公眾信息數據,一定是私有化本地部署,最終核心競爭力的還是算法技術和ToB服務能力。所以,國內CV算法公司會比云廠商在該市場更具競爭力,但如何解決算力的成本問題、服務的人效問題,是算法公司長期存在的難題,需要更精巧合理的商業設計。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盡管AI情緒檢測的國產化之路,還有待從數據、算法、商業等層面一點點夯實,但用技術來提升公共安全“免疫力”,避免惡性安全事故,取得成本、效益、體驗的平衡,應該逐步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和目標。
人是目的,而技術是手段。
捍衛人們生命權的技術,理應獲得發展權,即使是對新技術極盡嚴苛的歐洲,這或許是AI情緒檢測落地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911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5瀏覽量
821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