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8日17時27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于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搭載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準操控下,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官方解釋稱,此舉為探測器進入月球軌道的關鍵步驟。待前行至月球附近,通過“剎車”制動降低速度,避免逃逸月球引力,實現繞月飛行。
隨后,借助鵲橋二號中繼星,嫦娥六號探測器將調整軌道高度及傾角,擇機完成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與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分離。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實施軟著陸,按計劃開展采樣返回任務。
嫦娥六號探測器總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后,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著陸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采樣等后續工作。
嫦娥六號旨在對月球背面樣本進行系統、長期的研究,分析月壤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獲取最新月球科學數據。其首個科學目標為展開著陸點區的描摹探測和地質布景勘測,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闡發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闡發數據間的聯系。主要內容包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探測,如采樣點周圍描摹與布局機關特性;撞擊坑的描摹、大小與分布等。物資成分探測,如采樣點的物資成分特性;月壤物理特征與布局;月殼淺層的溫度梯度探測等。
第二個科學目標則是對返回高空的月球樣品進行體系、持久的實驗室研究,闡釋月壤與月巖的物理特征與布局機構、礦物與化學構成、微量元素與同位素構成、月球巖石構成與演變進程的同位素年代測定、宇宙輻射與太陽風離子與月球的相互作用、太空風化進程與環境演變進程等,深化月球成因和演變的研究。
據悉,此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第二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將嫦娥六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以實施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任務。
據央視新聞報道,嫦娥六號將前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進行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等工作,發現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并帶回地球。這也是人類首次開展月球背面取樣。
此外,嫦娥六號任務還搭載了法國的氡氣探測儀、歐空局的負離子探測儀、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鏡、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個國家的載荷和衛星項目。
據了解,今年我國將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規劃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
后續的嫦娥七號將去月球南極尋找月球存在水的證據,嫦娥八號計劃于 2028 年前后發射,將配合嫦娥七號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計劃在 2030 年前建成,對月球資源勘探和利用等進行一系列試驗。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降落在不同的地點。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51瀏覽量
73171 -
月球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71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