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人形機器人已能夠實現語音及肢體語言交流,更有甚者,有些機器人甚至能理解人類的言外之意以及感情色彩。那么,研發這些人形機器人僅僅是為了創造一種能與我們交談的機器伙伴嗎?他們真正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針對這個疑問,丹麥奧胡斯大學神經認知專業碩士、曾任職于科普媒體主編的自由撰稿人飄飄將為我們逐一揭曉答案。
近日,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旗下的液壓型人形機器人Atlas退役,隨即又推出了電動版的Atlas。新款Atlas的頭部造型獨特,雙腿向后折疊后再站起的姿態令埃隆·馬斯克等人瞠目結舌。據波士頓動力介紹,新版Atlas更加強健、靈活、敏捷,雖與人類外形相似,但其活動范圍遠超人類。
然而,在人形機器人的爭議中,最關鍵的問題便是,將機器做成人體形態是否會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影響其工作效率。若機器的主要功能是服務人類,那為何我們仍需研發高度擬人化的人形機器人呢?
支持研發人形機器人的學者們認為,對人類而言,人形機器人的最大價值在于,它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自身,包括身體和大腦。
首先,人類本身即是自然界的奇觀。許多研究人員深感,人類往往無法意識到自身所擁有的“超能力”。例如,人類能夠用雙足支撐身體,直立行走。在需要機器人進行奔跑或探險時,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將其設計成四肢結構,以確保其在任何環境下均能穩固站立。
然而,當科學家嘗試研發雙腿行走的機器人時,訓練機器人掌握平衡便成為了一項極其耗時且繁重的任務,甚至比教導人類嬰兒走路更為艱難。此時,我們方才認識到,雙腿行走乃是一項極為復雜精細的技能,需要大腦、肌肉、骨骼、神經、感官等各方面的協同運作,持續調整和校正我們的肢體與地面間的相互作用力,以便在各種姿勢下維持平衡,并完成復雜的動作。
其次,人類需要一位實力相當的伙伴。根據人們的設想,機器人還可作為我們的管家、同事、助手,協助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例如,我們可能會與機器人共同出入,因此機器人應有人類的平均身高以免碰撞門框;我們期望機器人能感知潛在風險,故其應具備與人類相當乃至超越人類的感知能力。
面對一個我們抬腳即可跨過的水洼,人形機器人能輕易與我們同步跨越,而諸如掃地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則難以勝任。因此,在特定情境下,一個外觀與我們相似的機器人對人類至關重要。
此外,科學家還期待人形機器人的外貌盡可能接近人類。因為一個理想的機器人伙伴應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夠在人際交往中理解和表達情感。
許多非人形機器人現已擁有類似功能——盡管依然僅具電子面孔,但已具有豐富的表情及語調。這類機器人可在照護自閉癥患者及獨居長者等場合大展身手,顯著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然而,人類社交互動中,除表情與言語外,肢體語言亦至關重要。若希望機器人能展現易于理解的肢體語言,其肢體結構需與人相近。
人形機器人研發面臨挑戰
盡管高度擬人的人形機器人初步成型,其發展前景如何?未來科研過程中,科學家們將面臨哪些難題與挑戰?
首要問題在于技術層面。以現階段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 Ameca、Figure01、Atlas 為例,在模擬人類信息收集與處理方面尚存差距:人體感官極為復雜,欲使機器人具備人類感知力,須將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納入其傳感器系統;AI 在學習與決策方面亦有待改進。
其次,如此復雜的機器人需大量電力驅動,外接電源或電池均存在局限性。故人形機器人亟需更輕巧且耐用的電池。此外,為使機器人更貼近人類,還需研發新型材料如人工皮膚、人造骨骼、仿生肌肉等。未來,此任務恐需眾多領域專家通力合作。
最后,人形機器人引發諸多爭議。若某日人形機器人與人類幾無二致,以致難以辨識對方究竟是人類抑或是機器人,那此類機器人是否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再者,現有人類生活、工作及學習模式是否會因此改變?例如,我們或許無需人類伴侶,轉而與機器人共度時光。
科學家對此眾說紛紜,但毋庸置疑,人類探索自身與世界的步伐永不停歇,這恰為人形機器人所缺乏,無論其與人類多么相似。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27瀏覽量
753783 -
Atlas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14177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456瀏覽量
165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