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ML人工智能算法的運行離不開計算的硬件 - 微控制器(MCU),借助TinyML工具、NPU的硬件加速以及平臺化的部署,大大提升微控制器(MCU)產品的計算效能,為人工智能應用開辟了新的發展市場。眾多微控制器廠商的共同參與,也為市場提供了更多更具創新的產品或解決方案。這也將為“兼容機”時代的微控制器(MCU)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必將會開啟新一個賽道。
AI正在推動邊緣更加智能化,而邊緣設備也讓AI無處不在。可以預見,未來十年,AI將成為推動MCU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隨著AI深入到邊緣和終端裝置,邊緣計算的發展成為推動全球MCU市場增長的主要趨勢之一。以前的AI運算和機器學習主要在云端完成,但現在它們正在逐漸向邊緣端發展。而邊緣AI并不會止步于手機、電腦這些具備SoC級別算力的終端,而是會繼續向著MCU為主控的物聯網設備蔓延。隨著AI在邊緣的落地,硬件CNN在端側MCU的集成已經成為一種技術趨勢。
微控制器(MCU)廠商并購人工智能公司布局TinyML
- 2021年5月,意法半導體收購邊緣AI軟件專業開發公司Cartesiam
- 2022 年 7 月,瑞薩電子收購了嵌入式AI解決方案優秀供應商Reality Analytics, Inc.(Reality AI)
- 2023 年 5 月 ,英飛凌宣布已收購TinyML初創企業Imagimob公司
- 2023 年 8 月,Nordic公司宣布收購美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公司Atlazo
BTW
ST將推出集成NPU的STM32N6,NXP推出了集成一個DSP協處理器和神經處理單元(NPU)的MCX產品組合,Microchip提供 MPLAB 機器學習開發套件來提升其產品的機器學習能力。
布局TinyML的路徑
從目前各微控制器(MCU)廠家和業界的應用情況來看,布局TinyML的路徑大致有以下三個:
TinyML工具
集成神經網絡處理器(Neural Processing Unit,NPU)協處理器
TinyML平臺
相對于大語言模型來說,TinyML 是一種小的或極小規模的機器學習。TinyML本身是一種軟件算法,是對數據分析和處理的一種計算處理方法,通過構建機器學習模型來進行推理,業界也有一些通用的TinyML機器學習模型。TinyML需要借助軟件和工具對采集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推理和驗證等。在不斷地對模型進行優化處理后,還需要將將其轉換為微控制器(MCU)這類性能較弱、資源較少的微控制器(MCU)可以運行的固件。TinyML工具有助于人工智能的開發應用,讓復雜的人工智能軟件的開發變得簡單快捷。
NPU是一種神經網絡單元,專用于神經網絡的計算,隨著人工智能應用對計算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任務越來越復雜,對神經網絡的計算需求要求也越來越高,微控制器(MCU)中的ALU(算術運算單元AU和邏輯運算單元LU)不足以支持復雜的神經網絡的計算需求,將NPU硬件化并集成在微控制器(MCU)內部作為協處理器,可以大大提升人工智能應用的計算效率。NPU實質上也是一種專用的硬件計算單元。
一般地,基于微控制器(MCU)設計開發的產品,其固件可以用幾年,甚至到其生命周期才結束。固件在其驗證穩定后一般不再需要更改。隨著產品部署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不斷地迭代更新,需要對微控制器(MCU)中的固件進行更新,通過一個平臺可以對設備進行較好的管理和維護。而TinyML平臺不僅需要對固件進行迭代升級,還可以對數據進行收集、機器學習模型不斷地進行訓練,不斷地優化模型,使得模型的精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本地的微控制器(MCU)的計算資源,不足以支持大量數據的存儲和對模型訓練優化等任務。TinyML需要一個高性能的計算平臺來支撐人工智能產品的不斷迭代。
國內MCU廠商大部分仍處于模仿兼容傳統STM32的同質化水平,忙于內卷比拼價格,生存還是個問題,基本上還顧不上未來的布局。
下一個loT市場將重構
根據loTAnalytics的數據,2022年全球活躍的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達到了143億個,預計到2027年數量將達到297億個,年復合增長率達16%。
從通用MCU到IoT MCU,再到具備TinyML特質的IoT MCU,微控制器的發展與整個消費電子設備的演進浪潮緊密相連。單品MCU已經不足以滿足當下IoT開發者的需求,選擇一顆MCU即選擇了一個完整的開發生態。
在AIoT時代,MCU的變化需要兼顧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
- 在硬件層面,要求更高的處理能力、更多的安全組件、多種連接能力以及更低功耗;
- 在軟件層面,操作系統從任務調度發展為IoT OS平臺,軟件復雜度大幅增加,需要平臺級軟件及工具;
- 在生態系統層面,各種云服務公司進入嵌入式系統生態圈,并且與算法公司、純軟件公司合作增多。
此外,生態層面的變化也正在拉開大幕。在AIoT時代,眾多云服務公司進入到嵌入式領域,MCU需要開放API接口等;而且MCU需要與算法公司進行合作,以適配實現高效算力;操作系統層面云服務廠商的染指也將引發更多的爭斗。
而無線模組硬件成本的大幅縮減往往意味著,AIoT行業正在從拓荒期進入成長期,從小規模的摸索嘗試轉向大規模的經驗復制。這表明AIoT時代的嵌入式系統由功能型向體驗型方向轉型,保持高效就需要分工,并要產生聚集效應實現規模化。
結尾:
在人工智能時代,MCU這個芯片領域的資深前輩仍然能夠保持其領先地位,展現出歷久彌新的特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MCU將成為物聯網邊緣不可或缺的核心組件。我們正在邁入AIoT時代,AI深入到邊緣和終端裝置,已經是一個長期必然的大方向。做好技術準備國產廠商方能迎接未來轉折窗口的挑戰。
審核編輯 黃宇
-
微控制器
+關注
關注
48文章
7641瀏覽量
151822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301瀏覽量
352131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399瀏覽量
26980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90瀏覽量
239486 -
TinyML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12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