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節中,對于形成薄膜的四個主要方法,以圖2-6-1的順序介紹
1.熱氧化法
在熱氧化法中,將矽放入高溫氧化爐,在氧氣與蒸氣的環境中使矽與氧產生化學反應,長成二氧化矽膜。二氧化矽膜為石英的一種,是極高品質的絕緣膜材質,能夠使用熱氧化法,是矽這種半導體材料最大的優點。“熱氧化”會因流入氣體的種類、狀態,而有圖2-6-2所呈現的各種不同方法。有灌入氧氣與氮氣的“干式氧化”,在加熱純水中灌入氧氣與氮氣的“濕式氧化”,灌入純水水蒸氣的“蒸氣氧化”,將氧氣與氫氣在外部燃燒產生的蒸氣灌入的“氫燃燒氧化”(氣相氧化)等。與只有氧氣的狀況相比,同時有氫氣存在時,氧化速度較為快速。
2.化學氣相沉積法
在稱為Chamber的化學反應器里放入晶圓,因應欲成膜的種類選擇適當的原料氣體,并將氣體(氣態)灌入,利用化學觸媒反應使膜質產生堆積。又稱作CVD法。觸媒反應需要能量,此處使用的能量有各種形式,例如,利用熱能的“CVD”、利用電漿的“電漿CVD”等。圖2-6-3呈現了電漿式CVD chamber內的構造模型。熱CVD又分為,低于大氣壓力減壓狀態下成長的“減壓CVD”,以及在大氣壓力下成長的“常壓CVD”。
CVD法為半導體制造中最常使用的成膜法。形成的膜種類有:二氧化矽膜(SiO2,)、氮化矽膜(Si3N4)、氮氧化矽膜(SiON)、添加硼與磷不純物的氧化膜(BPSG)等絕緣膜;以及多晶矽膜(Poly-Si)等半導體膜、矽化鎢等矽化物膜(WSi2)、氮化鈦(TiN)、鎢(W)等導電膜等。
3.物理氣相沉積法
相較于CVD法利用化學反應,PVD法(Physical VaporDeposition)利用則的是物理反應。
PVD法亦分為不同種類,但現在最為普遍使用于半導體制造的為“淀鍍”法。
濺鍍(sputter)指的是“啪嗒啪嗒地敲打”的意思,在濺鍍法中,在高度真空環境下,金屬或矽化物(高熔點金屬與矽的合金)標的物放在圓盤上,以高能量的氫(Ar+)離子施以撞擊,被氨離子敲擊出來的原子,則附著在晶圓表面形成薄膜。圖2-6-4為濺鍍的原理圖。
濺鍍法多使用在導電膜的形成,適用材質包括鋁(AI)、鈦(Ti)、氮化鈦(TiN)、氮化鉭(TaN)、氮化鎢(WN)、矽化(WSi2)等。
④電鍍法
在半導體前段制程中,導入的“電鍍法”屬于較新的、較特別的成膜法。這是布線材料從以前使用的鋁(AI),變成銅(Cu)時,不可或缺的技術。
銅在一方面非常難用干式蝕刻進行加工,卻擁有非常容易電鍍的性質。于鑲嵌布線的形成時,由于需要成長相對來說較厚的膜,因此銅的電鍍法特別用在此目的。
圖2-6-5呈現銅電解電鍍裝置的構造模型。將晶圓浸泡于硫酸銅等電鍍液中,將晶圓做為陰極,銅板做為陽極,再通過電流,則銅會析出,附著在晶圓表面上。
審核編輯:劉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90瀏覽量
221602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224 -
反應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0瀏覽量
11102
原文標題:薄膜制造法、堆疊法---薄膜堆疊制造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 Connect,微信公眾號:Semi Connec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