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看不見的風,變成可視化的數據并為我們所用?近日,記者走進南京牧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他們如何利用激光測風技術,以“光”識風,捕捉風的饋贈。
風能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已經成為主要的清潔能源之一。伴隨風力發電機大型化、智能化發展,提前感知風速、風向等信息變得尤為重要。牧鐳激光2015年成立時,國內風電行業風頭漸勁,為了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發揮更大的價值,所有研發人員都憋著一股勁。“我們要將先進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是凝聚牧鐳人的終極動力。”牧鐳激光副總經理肖增利說。
激光測風,怎么測?在牧鐳激光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為風力發電“大風車”測風的裝備,只有一個小型行李箱大小。“傳統的測風塔有百米左右,建設施工周期長且測量高度有限,無法實現遠程運維加之后期維護成本高昂。我們的地基式測風激光雷達可以實現快速安裝及遠程參數調整,測量高度可達300米,可以覆蓋到整個風車葉輪直徑,實現精細化風場設計,并且可以便攜移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肖增利表示,小型化和低功耗是當前產品迭代的重要方向。
為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風機,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應運而生。該產品利用激光技術,能提前感知葉輪面200米開外的風向、風速、切變等信息,可以避免像傳統方式那樣會受到葉輪面的擾動影響測量精度,相當于直接給風機裝上一雙智能的“眼睛”。當突然有一股較強的陣風襲來,測風激光雷達又能充當“情報員”,提前“提醒”風機去規避危險,還能通過提高對風精度提高發電量,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降低風機生產的碳排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能源”。
2018年,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風電場,是全球首個全場標配了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的項目,對風機進行“智能化”升級,將該風電場的風機發電量提高了3%以上。據風電場反饋,每臺雷達每年可以提升的發電效益約14萬元,225臺測風雷達合計每年能提升發電效益3150萬元。優異的前饋測風能力,讓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成為牧鐳激光的熱門產品之一,已實現累計交付超萬臺。目前,機艙式測風激光雷達每年的滲透率都在不斷提高。
為滿足風電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牧鐳激光還先后推出地基式、機艙式、三維掃描式等多個系列的測風激光雷達產品,在風電、氣象、民航等領域皆有應用。肖增利告訴記者,最早推出的地基式產品已歷經三代技術迭代,通過增強產品結構的水密性、氣密性,避免水汽進入和鹽霧腐蝕,整體提升雷達的可靠性,同時不斷提升集成度。
去年10月,牧鐳激光在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博覽會上首次展示全新產品系列“風巡者”——機艙巡檢機器人Molas NR和浮標雷達系統Molas NX5。“浮標雷達通過自主研發的姿態補償算法,就算受到海浪干擾,依然能保證對風速的精準測量,更好助力海上風電的發展。”肖增利說。
審核編輯 黃宇
-
風力發電
+關注
關注
6文章
246瀏覽量
32252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24瀏覽量
1902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