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可充電鋅空氣電池(ZABs)被認為是后鋰離子時代最可持續的替代系統之一,其展現出關鍵原材料的最低依賴性和較高的理論能量密度。然而,由于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緩慢,它們的性能仍然不能達到它們的實際潛力。
在此,復旦大學李偉教授和王飛副研究員等人報道了一種將緩慢的四電子氧還原反應轉化為快速的雙電子途徑的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將破壞對稱性的FeN2S2催化位點與高質量/電子傳輸載體集合的二維(2D)介孔SACs(meso-FeNSC)用于2e ^-^ 中性ZABs。其中,meso-FeNSC采用順序合成路線制備,其展現出超薄厚度、高表面積、分層孔隙度和石墨化框架,從而打破了傳統SACs的電導率、暴露率和可及性之間的權衡。
同時,通過結合非原位X射線吸收光譜、電子顯微鏡和理論模擬,發現暴露的具有高可及性的FeN2S2位點優化了動態電子和幾何結構,從而促進了中性電解液中關鍵的2e^- ^ORR過程。更重要的是,石墨化的多孔骨架使介觀FeNSC能夠為氧吸附、電解液浸泡和電子轉移提供理想的納米反應器,并限制固體放電產物ZnO2的生長到納米級尺寸(6 nm),以實現無失活產物的ZnO2~的可逆轉化。
結果顯示,2e^- ^中性ZABs展現出了明顯增強的~1.20V的放電電位,在0.2 mA cm^-2^下的循環壽命為400 h,甚至可以與傳統的堿性電池相媲美。此外,與SuperP(SP)相比,過電位從1.0V顯著降低到0.6V,往返能效提高40%。這項工作為未來的儲能提供了一種新的、可持續的替代方案,并激發了所有涉及三相反應的空氣電池的催化劑設計。
相關研究成果以“Two-electron redox chemistry via single-atom catalyst for reversible zinc-air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研究背景】
快速增長的全球能源需求需要更可持續的電池,以減少碳足跡和應對氣候變化。鋅空氣電池(ZABs)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而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續系統之一。然而,大多數先前報道的ZAB涉及強堿性電解液,其中四電子(4e ^-^ )在H2O的參與下在空氣電極上進行氧還原反應(ORR),但空氣電極的動力學較差,需要復雜且昂貴的催化劑系統來加速這一過程。此外,高濃度的OH ^-^ 容易鈍化鋅負極,產生枝晶,腐蝕電池組件并與CO2反應。這些副反應導致正極和負極快速失活,使堿性ZAB在開放環境中使用不可持續。
最近報道的采用雙電子(2e ^-^ )氧化還原化學提供了一種替代解決方案,其中在中性電解液中產生固體過氧化鋅(ZnO2)放電產物。與基于4e ^-^ 的傳統堿性ZABs相比,這種2e ^-^ 中性ZABs副作用少,在空氣中運行穩定,鋅負極利用率高,正極可逆性好,可持續性強。然而,與其他含有過氧化物產品的金屬空氣電池類似,氣-液-固三相反應同時發生在2e ^-^ 中性ZABs的正極中,不溶性和絕緣性固體放電產物可能會阻塞傳質通道并覆蓋活性位點,積聚產物通常會在充放電過程中引起高過電位。此外,由于離子電導率低,空氣正極的ORR在中性介質中的動力學上容易變慢。因此,盡管以前在堿性ZABs正極催化劑的合理制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但類似的策略不適用于中性系統。受傳統金屬空氣電池的啟發,理想的空氣正極應該有足夠的空間來吸收ZnO2的固體放電產物以及質量(氧和電解液)/電子傳輸的有效途徑。此外,均勻分布、易于接近和高度暴露的活性位點對于催化ZnO2的可逆形成和分解至關重要。在活性位點方面,對稱性破壞單原子催化劑(SACs)可以促進OOH*中間體的末端吸附,抑制O=O鍵的斷裂,從而促進了2e^- ^ORR在中性溶液中的選擇性催化。
然而,針對2e ^-^ 中性ZABs的正極催化劑的制造從未被報道過,更不用說相關的設計原則。
【核心內容】
催化劑合成與表征
以NaCl晶體為模板,結合孔隙生成,然后石墨化和原子結構調控,通過順序策略合成了meso-FeNSC催化劑。所制備的催化劑具有有序和開放的介孔結構,平均孔徑為6.5 nm(圖1a),與從小角X射線散射圖中獲得的結果一致。同時,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納米片表面的介孔圖案,證實了開放結構。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圖1b)顯示,碳壁是由少量(一到三層)層石墨烯構成的,層間距離為0.36nm,表明鐵催化的結構具有高石墨化作用,這也被XPS所證實。此外,像差校正的高角度環形暗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圖1c)顯示高度分散在介孔石墨烯框架上的密集亮點(以白色圓圈突出)。亮點的平均直徑估計為1.2?,對應于原子,這表明Fe物種是原子分散的。原子力顯微鏡(AFM;圖1d)圖像和高度曲線(圖1e)顯示催化劑表面平坦,均勻厚度為8.0nm,與FESEM結果一致。
圖1. 催化劑的合成與表征。
ORR性能測試
首先在中性磷酸鹽緩沖鹽水(PBS,pH=7)溶液中檢測了meso-FeNSC的ORR催化活性。當用O2凈化電解液時,出現了一個強烈的ORR峰(圖2a)。具有對稱FeN4~位點的2D介孔石墨烯納米片(表示為meso-FeNC)能夠提供更高的ORR電流(0.3V時0.68 mA)和更正的起始電位(0.60 V圖2b)。然而,圓盤工作電極上過氧化氫氧化對應的meso-FeNC的環電流明顯低于meso-FeNSC,說明中meso-FeNC主要促進4e ^-^ 反應途徑,與之前報道的文獻一致。相比之下,meso-FeNSC具有較高的環電流和良好的過氧化氫選擇性。在很寬的電勢范圍內(0.1-0.4V)中,meso-FeNSC的平均過氧化氫選擇性在85%以上,轉移電子數估計為2.25(圖2c)。此外,在恒定的電位下進行的計時電流試驗表明,meso-FeNSC在連續運行8小時后具有穩定的電流和80%以上的過氧化氫穩定性(圖2d)。
圖2. 在中性溶液中的電催化ORR性能和相應的DFT模擬。
中性ZABs的性能
使用meso-FeNSC催化劑的充放電過電位顯著降低到0.72V,且往返能源效率提高到61%,是所有催化劑中最高的。倍率性能表明,當電流密度從0.2 mA增加到2.0 mA cm^-2^時,極化率略有增加。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0.2 mA cm^-2^時,2e ^-^ 中性ZABs顯示出明顯增強的~1.20V的放電電位。即使在4.0 mA cm^-2^的高電流密度下循環,放電平臺仍高達0.83V,表明其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圖3b)。重要的是,在電流密度為0.2 mA cm^-2^的情況下,ZABs可以在環境空氣中穩定運行400小時,沒有明顯的降解(圖3c),顯示了其良好的穩定性。
圖3. 2e ^-^ 中性ZABs的電化學性能。
機理解釋
作者使用XAFS跟蹤了meso-FeNSC催化劑的動態演化過程。XANES光譜顯示,在放電過程中,吸收邊緣向更高的能量轉移,表明Fe氧化態增加(圖4a)。經過一次放電-充電循環后,吸收邊緣下降到接近初始狀態,顯示了鐵氧化態的可逆性。對Fe k-edge XANES的擬合平均氧化態表明,原始樣品的平均Fe價為+2.19,以及在1.0V和0.8 V下分別增加到+2.66和+2.82(圖4b)。經過循環后,Fe價態恢復到+2.35,與原始樣品相似,證實了其可逆性。在k^2^加權EXAFS中,在1.7-1.8和2.2 ?處有兩個優勢峰,對應于結構中的Fe-N(O)和Fe-S配位,與原始樣品相似,表明放電過程中Fe-N和Fe-S鍵的穩定性(圖4c)。同時,在工作中催化劑的傅里葉變換曲線中,Fe-N(O)、Fe-S和Fe-O-O峰表現出明顯的徑向距離空間(R)位移。Fe-N(O)和Fe-O-O峰的強度隨著放電的增加而增加,充電后減小,表明對稱性破壞的FeN2S2位點的結構動態演化,以適應oxo吸附(圖4d)。
圖4. 動態結構演化。
圖5. 非原位TEM及反應過程。
【結論展望】
綜上所述,本文合理設計了一種二維介孔SAC,以實現具有出色安全性、可再生性和可負擔性的可持續2e^-^ ZABs。開發了一種結合孔隙生成、石墨化和原子結構調控的順序合成方法,以打破SAC的穩定性(石墨化程度)和活性(暴露和可及性)之間的權衡。所制備的催化劑集高比表面積、大孔體積、石墨化骨架和完全可及和暴露的活性位點于一體,從而促進了ORR的電解液/氧/電子傳輸,并提供了足夠的空隙來吸收不溶性和絕緣性固體放電產物ZnO2。此外,多孔石墨烯框架可以提供理想的納米反應器來限制固體放電產物(ZnO2)到納米級尺寸(6 nm),使ZnO2能夠完全可逆地轉化,沒有失活產物。更重要的是,可訪問的對稱性破壞FeN2S2~暴露在2D介孔石墨烯上具有顯著結構柔韌性的位點,可以適應動態氧吸附,從而有效地促進2e^-^ ZABs。因此,在制備的ZABs中可以顯著增強放電電位 (~1.20 V)、高往返效率(61%) 和出色的運行穩定性(~400 h),優于所有先前報道的中性ZABs,甚至與傳統的堿性系統競爭。多功能介孔催化劑的合理設計不僅為新型2e^-^ ZABs提供了指導,也基本上有利于所有涉及氣-液-固三相反應的系統。
-
電解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49瀏覽量
23156 -
AFM
+關注
關注
0文章
59瀏覽量
20187 -
傅里葉變換
+關注
關注
6文章
442瀏覽量
42642 -
空氣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3917
原文標題:復旦大學李偉王飛今日Nature Sustain.:深度解析用單原子如何實現高效電池性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