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匿名業內人士透露,近期,大疆車載受到比亞迪及一汽集團的關注。據悉,各方正在積極推動融資進程。
早在2023年8月份便已有消息傳出,大疆車載上市后已經展開了首次外部融資計劃。據了解,公司起步之初已完成前兩次融資,整體估值將近15億美元。按照計劃,預計在2024年實現達標。
大疆車載是一家專注于智能駕駛系統研發的高科技企業,核心業務包括系統研發、產品生產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擁有多年的感知、機器學習、定位、決策、規劃、控制技術研發及大規模量產經驗,并依此原創性地推出了各種實用解決方案。
然而,盡管大疆車載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但其市場份額仍然有限,合作伙伴相對較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便是與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推出的2023款KiWi EV,這款車型便采用了大疆車載智能駕駛系統。從2019年起,雙方開始深入合作,已共同投入資金進行了大量研究和試驗,以應對中國復雜的交通環境。
另外,還有奇瑞汽車iCAR 03和比亞迪海獅車型也都有可能搭載大疆車載智能系統。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88瀏覽量
48868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38瀏覽量
132954 -
大疆
+關注
關注
30文章
906瀏覽量
821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共贏未來 | 經緯恒潤榮獲一汽解放“優秀供應商”稱號
項的授予,是對供應商在產品質量、交付可靠性、技術創新和服務支持等方面的充分肯定。這一榮譽不僅是對經緯恒潤技術實力的肯定,也是經緯恒潤與一汽解放深厚合作關系的有力證明。目前,經緯恒潤已
一汽-大眾獲DEKRA德凱雙項功能安全認證
的獲得,標志著一汽-大眾在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領域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眾不僅是國內首家獲得這兩項認證的汽車企業,
今日看點丨曝一汽豐田將關閉北京銷售總部;禾賽科技計劃明年將激光雷達價格減半
1. 價格戰進一步激化,曝一汽豐田將關閉北京銷售總部 ? 據報道稱,一汽豐田正在協調關閉北京銷售公司總部并計劃遷往天津,作出該決定的原因是,在中國遭遇本土車商的激烈競爭。文章特別提到
發表于 11-28 11:08
?454次閱讀
廣汽集團退出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公司
近日,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發生重要工商變更,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退出該公司的股東行列。這一變動標志著廣汽
啟明信息奧迪一汽CC項目熱線啟動
啟明信息客戶中心承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奧迪一汽)IT Control Center項目(簡稱奧迪一汽CC項目)熱線啟動儀式于奧迪一汽
一汽集團與大疆車載達成智能駕駛戰略協議
4月18日,中國一汽在第五屆科技大會上與大疆車載達成智能駕駛戰略合作協議。據悉,此次合作將在智能駕駛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協作,雙方將發揮各自專長,聚焦高級別自動駕駛平臺、智慧出行以及高端傳感器等技術領域的協同創新
一汽與大疆簽署戰略協議,推進智能駕駛深度合作
據悉,大疆車載以“性價比”為主要策略,已推出新一代智駕方案“成行平臺”,無需高精地圖和激光雷達即可實現城區NOA,即將量產搭載。
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啟動PA75動力總成電池量產
據悉,該項目坐落于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由一汽集團及比亞迪共同打造。項目自開建以來,提前100天完成供電,11個月內實現首臺電池包上線,16個月后成功產出首批成品電芯,創下行業紀錄。
強強聯手!ESI集團與一汽-大眾技術開發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2023年3月25日-26日,在吉林長春一汽-大眾技術開發舉行的《智能仿真技術日暨一汽-大眾技術開發與ESI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圓滿落幕,來自ESI集團與一汽-大眾技術開發的諸多領導與技
曝:比亞迪投資華為車BU遭拒?傳轉投大疆,拋棄激光雷達轉國內第一套純視覺智駕?
傳比亞迪欲投資華為車BU遭拒,轉投大疆車載, 傳感器之爭:激光雷達VS雙目視覺,全套視覺傳感器成本低至5000元相當于一顆激光雷達價格? ?
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一期項目正式投產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一期項目,近日在吉林省長春市正式投產。這
一汽弗迪新能源電池一期項目投產,采用比亞迪先進刀片電池技術
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立項,占地總面積37萬平,建筑總面積達34萬平。整個項目計劃投資180億元,打造總容量高達45GWh的產能,首批產品將用于高端品牌紅旗新款純電汽車的使用。
大疆車載獲比亞迪與一汽集團投資,估值15億美元,預計2024年正式上市
大疆車載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駕駛系統及相關核心組件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他們擁有深厚的感知、機器學習、定位、決策、規劃和控制等技術,以及成熟的智能硬件制造經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