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基本PLL自其出現之日起幾乎保持原樣,但是使用不同技術制作及滿足不同應用要求的PLL的實現一直給設計者提出挑戰。
本篇先介紹一下傳統電荷泵鎖相環的穩定性和噪聲建模,后續再從各種結構的PLL、電路設計注意事項、片上電感的設計等方面逐一展開。
1. PLL環路參數的計算及建模
**1.1 **環路參數的計算
傳統電荷泵鎖相環的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由鑒頻鑒相器(PFD)、電荷泵(CP)、環路濾波器(LPF)、壓控振蕩器(VCO)、分頻器(1/N)組成。
Fig1. 傳統電荷泵 PLL結構框圖
PLL設計指標:VDD=1.2V,Fref=25MHz,Fvco=1.25GHz,N=50。
第一步,確定VCO增益Kvco和CP充放電電流Icp。
按照20%的設計余量,將VCO的輸出頻率范圍設定為1.0GHz到1.5GHz。在1.2V電源電壓下為使CP電流源工作在飽和區,并考慮到為確保VCO增益的線性度而盡可能的壓縮控制電壓范圍,將控制電壓范圍設為280mV到450mV,得Kvco≈3GHz/V。
實際設計時可適當增大控制電壓范圍(如200~1000mV),也可適當增大或減小Kvco,這里只是做一個假設,目的是學會如何計算PLL環路參數。
考慮面積功耗等因素的影響Icp折中取100uA。
第二步,環路帶寬fc和相位裕度PM。
Fc取1MHz,PM取55deg。
將圖1所示的PLL結構框圖等效成圖2所示的負反饋系統:
Fig2. PLL等效負反饋系統
根據上述等式的推導,編寫如下的MATLAB代碼,可得濾波器的參數: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Fc=1e6;%環路帶寬
Kvco=2pi3e9;%VCO增益
Icp=100e-6;%電荷泵電流
Kpc=Icp/(2*pi);
N=50;%分頻比
PM=55;%相位裕度
%==========================================================
Wc=2piFc;
fai=(pi/180)*PM;
tao1=(1/cos(fai)-tan(fai))/Wc;%時間常數1
tao2=1/(WcWctao1);%時間常數2
radnum=(Wc*tao2)^2+1;
radden=(Wc*tao1)^2+1;
a=sqrt(radnum/radden);
b=(KpcKvco)/(NWc*Wc);
C1=(tao1/tao2)ba;
C2=C1*(tao2/tao1-1);
R2=tao2/C2;
%=====================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num1=[tao2,1];
den1=[tao1,1,0];
Fs=tf(num1,den1)/(C1+C2);
%=================整體開環L0s=Gs*Hs傳遞函數=================
G=KpcFsKvco;
den2=[1,0];
Gs=G*tf(1,den2);
Hs=1/N;
L0s=Gs*Hs;
%===================開環傳遞函數波特圖======================
figure(1)
bode(L0s,{2pi10000,2pi100000000})
PLL幅頻和相頻特性曲線如圖3所示,發現環路相位裕度和帶寬與計算結果一致。
Fig3. PLL幅頻和相頻特性曲線
**1.2 **濾波器參數與環路帶寬的關系
圖4給出了PLL帶寬與濾波器參數之間的關系
a. 環路帶寬與C1的關系
b. 環路帶寬與C2的關系
c. 環路帶寬與R2的關系
Fig4. 環路帶寬與濾波器參數的關系
結論:環路帶寬與R2成正比,與C1和C2成反比
**1.3 **濾波器參數與相位裕度的關系
圖5給出了PLL相位裕度與濾波器參數之間的關系
a. 相位裕度與C1的關系
b. 相位裕度與C2的關系
c. 相位裕度與R2的關系
Fig5. 相位裕度與濾波器參數的關系
結論:相位裕度與C2成正比,與C1和R2成反比
1.4 PLL****環路建模
用veriloga完成PLL建模,如圖6所示。
Fig6. PLL環路建模
用圖6所示的環路模型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圖7和圖8分別給出了鎖定時間與環路帶寬之間的關系,環路帶寬/參考頻率與穩定性之間的關系。下圖7和圖8說明:對于特定相位裕度,在一定范圍內PLL鎖定時間隨帶寬的增大不斷減小,當帶寬大于fref/10后系統的離散性變的越來越嚴重,帶寬增大到fref/3后系統無法鎖定。因此PLL環路帶寬的選取存在一個折中,通常環路帶寬取fref/20、fref/30或更小,具體多少要看應用。
Fig7. 鎖定時間與環路帶寬之間的關系
Fig8. 環路帶寬/參考頻率與穩定性之間的關系
為了使PLL有最快的鎖定時間,相位裕度也存在一個折中,由圖9給出了相位裕度與穩定性之間的關系,可見相位裕度在50-70度之前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Fig9. 相位裕度與穩定性之間的關系
2. PLL噪聲分析
**2.1 **噪聲傳函
圖10給出了PLL相位域模型,并標注了各種噪聲源。這些噪聲源既包含了各模塊的本征噪聲,也包含了其他外部噪聲源對本模塊的影響,如電源電壓噪聲、襯底噪聲等。可以得到該PLL的開環傳遞函數為:
Fig10. PLL的相位域模型
由此可寫出各模塊到輸出的噪聲傳遞函數(NTF):
經上述分析可知,為了得到最佳的系統相位噪聲性能,不僅要盡可能降低各個電路模塊引入的噪聲,而且還要合理選擇環路帶寬,有效地抑制帶內和帶外噪聲。
PLL環路各參數選取如下:
為得到參考時鐘(Vref)到輸出端(Vvco)的閉環噪聲曲線,搭建了圖11所示的PLL行為級模型,其中E0,E1調用analoglib里的vcvs(壓控電壓源);G0,G1調用analoglib里的vccs(壓控電流源)。
Fig11. 參考時鐘到輸出端的Test Bench
參考頻率到輸出端的閉環噪聲傳遞函數具有低通特性。對圖11建立的行為級模型進行AC仿真,得到其幅頻特性如下圖12所示,可見其具有低通特性,公式的正確性。
Fig12. 參考時鐘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
同樣搭建分頻器到輸出端的噪聲仿真圖,如圖13所示:
Fig13. 分頻器到輸出端的Test Bench(上述兩圖均可)
分頻器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如圖14所示:
Fig14. 分頻器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
同樣搭建PFD到輸出端的噪聲仿真圖,如圖15所示:
Fig15. PFD到輸出端的Test Bench(對其做了簡單等效)
PFD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如圖16所示:
Fig16. PFD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
同樣搭建環路濾波器到輸出端的噪聲仿真圖,如圖17所示:
Fig17. 環路濾波器到輸出端的Test Bench(上述兩圖均可)
環路濾波器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如圖18所示:
Fig18. 環路濾波器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
同樣搭建VCO到輸出端的噪聲仿真圖,如圖19所示:
Fig19. VCO到輸出端的Test Bench(上述兩圖均可)
VCO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如圖20所示:
Fig20. VCO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
同一坐標系下,PLL各噪聲結點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如下圖21所示:
Fig21. 同一坐標系下各噪聲結點到輸出端的幅頻特性曲線
**2.2 **噪聲建模
用veriloga完成了PLL噪聲建模,如圖22所示,驗證qpll的噪聲性能。模型采用傳統電荷泵結構,各模塊的噪聲通過仿真或測試得到,所有噪聲均轉換為電壓噪聲(V ^2^ /Hz)。
Fig22. PLL噪聲建模
得到各模塊電壓噪聲,進行noise仿真,得到輸出端的電壓噪聲,然后用下式進行計算,得到Jitter:
spectre計算公式如下:
Rms_Jitter_Per_UI:(sqrt(integ(((getData("out"?result "noise")**2) * 2) 10 100000000 " ")) / 6.283185)
P2P_Jitter_Per_UI:((sqrt(integ(((getData("out"?result "noise")**2) * 2) 10 100000000 " ")) / 6.283185) *14)
output noise; V**2 / Hz:db((getData("out" ?result"noise")**2))
Total_PN:(10 * log10((getData("out"?result "noise")**2)))
Fig23. PLL noise擬合結果
上圖環路16種仿真case下,輸出噪聲的rms jitter和p2p jitter統計如下:
tt corner下各模塊噪聲占比如圖24所示:
Fig24. 各模塊的噪聲占比
-
電荷泵
+關注
關注
3文章
239瀏覽量
29630 -
壓控振蕩器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34瀏覽量
29350 -
VDD
+關注
關注
1文章
312瀏覽量
33417 -
鑒頻鑒相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瀏覽量
11307 -
PLL電路
+關注
關注
0文章
92瀏覽量
64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