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于美國和歐洲,并且長期維持主導地位,并逐漸的變為一個全球性的產業。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1μm特征尺寸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隨著尺寸的不斷減小,一個速度和內存都大大提高的超大芯片的新時代近在眼前。
挑戰是傳統光刻技術的局限性,額外的layer,晶圓表面更多的層厚度變化,以及晶圓直徑的增加,等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當50%的微芯片生產線在微米或亞微米水平上工作時,1μm的技術節點正式被越過。
該行業的不斷成熟也離不開對于傳統的制造和營銷問題的深入積累。早期,盈利策略是利用創新曲線。這意味著總是第一個研發成功的廠商(或接近第一個)擁有最新最好的芯片,這樣就可以獲得足夠的利潤來支付研發和資助新設計。然而,技術(競爭)的傳播和過程控制的改進使該行業更加重視生產問題。
生產率因素包括自動化、成本控制、過程表征和控制以及工人效率。晶圓廠的設備是十億美元級別(30億美元,而且還在上升),設備和工藝開發同樣昂貴。制造特征尺寸小于0.35μm的芯片將需要大量且昂貴的傳統光刻技術或x射線和深紫外光刻技術的開發。
SIA路線圖(IRTS)的挑戰在于需要許多流程,下一代芯片的生產是未知的狀態。然而,好消息是,該行業正沿著一條進化曲線向前發展,而不是依賴于革命性的突破。工程師們正在從之前的生產過程中榨取每一點生產力,以尋找一個巨大的技術飛躍來解決問題。這是走向成熟產業的另一個標志。
一個主要的技術變革是銅線。鋁線在幾個方面受到限制,特別是在與硅的接觸電阻方面。銅一直是一種較好的導體,但很難沉積和定型。如果它進入硅片,它也是電路操作的殺手。IBM開發了可用的銅制程,用于連接高級芯片,這種技術的出現幾乎立即得到業內的認可。
納米時代
微技術在通俗意義上意味著小。在科學界,它指的是十億分之一。因此,特征尺寸和柵極寬度以微米表示,如0.018μm。但隨著尺寸的繼續減小,使用納米(1×10 -9 m)變得越來越普遍,從而使上述柵極寬度為180 nm。
通往納米未來的道路已經在SIA的ITRS中勾畫出來了。柵極的寬度為10nm,并且到2016年時,其相應的寬度將會更小。在這些級別上,設備的操作部分僅由少數原子或分子組成。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隨著設備尺寸的縮小,一系列可預見的事件將會發生。優點是科技加工出運行速度更快的晶體管和密度更高的芯片。
然而,更小的維度需要更干凈的環境、增加的過程控制、復雜的模式工具等等。晶圓直徑將超過450毫米,工廠自動化將達到工具到工具的水平,并進行板載過程監控。在更高的細節層次上,更多的工藝將需要更復雜的自動化和管理更高產量的晶圓制造工廠。這些大型工廠的價格將達到100億美元的水平。這種水平的投資將加快研發活動和工廠啟動的速度。
審核編輯:劉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73瀏覽量
221366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0瀏覽量
128201 -
接觸電阻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7瀏覽量
12017
原文標題:半導體行業(二百一十五)之半導體工業(十)
文章出處:【微信號:FindRF,微信公眾號:FindRF】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