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國產化替代已經是大勢所趨。
以往,由于國內芯片廠商主要處于產品的研發階段,大規模量產裝車并不算多,導致我國芯片對外依賴度較高,近9成的芯片依靠國外進口,芯片的國產化替代更多停留在口頭上。但在最近兩年的國產替代浪潮下,國內芯片廠商開始快速量產上車,汽車芯片領域也開始有了國內企業的身影。
比如近期很火的由芯擎科技主導設計國內首款7納米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芯片,在吉利旗下領克08量產上車。還有地平線的征程3、征程5都已規模上車以及芯馳的X9系列座艙芯片,已經在上汽、奇瑞、長安、廣汽、北汽、東風日產等車企旗下車型量產上車。隨著***廠商的持續發力,可以預見的是,汽車芯片的國產化率勢必會越來越高,而國內汽車產業鏈也將變得更加完善。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國內汽車芯片企業崛起,為整個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汽車芯片國產化的“高門檻”
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大變革背景下,軟件定義汽車理念已成為共識,而芯片是軟件定義汽車生態發展的基石。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汽車芯片基本上都是依賴海外大廠的產品,造成了全球汽車芯片由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歸根結底就是汽車芯片的“高門檻”。此前某***副總裁提出的“三難”即比較容易國產化、比較難國產化和極難國產化就很好的解釋了這個現狀。
比較容易國產化的汽車芯片,是國內消費類做得比較好的領域,比如DC-DC、車載充電機MOSFET、數字儀表存儲芯片、各類精度要求不那么高的ADDA芯片。這類芯片的主要問題是車規驗證,消費類芯片對質量一致性的冗余度比較高,但車載芯片的冗余度比較低,也會遇到成本控制和技術的問題。
難國產化的汽車芯片包括電機控制器、電池管理系統SBC、中控主機、各類ECU-MCU、 電驅總成、電機控制器IGBT。這類芯片主要問題還是技術缺失。需要終端客戶、設計公司和晶圓廠一起協調,首先把技術缺失的問題解決掉,才能把芯片做出來。
極難國產化的汽車芯片包括智能城控制器SoC、MPU、智能座艙SoC,帶導航多媒體SOC、MCU等。這類芯片更是受到技術的限制。需要從工藝制程開始解決,一個工藝開發至少需要兩年,IP驗證又需要一年,還要做產品驗證,四五年才能解決問題。
還有就是供應鏈問題面臨價格、產量雙重圍堵。以微控制器(MCU)芯片為例,其占汽車芯片總成本達3成,是目前國內汽車產業缺芯最集中的領域。這使得車規級芯片行業長期被巨頭壟斷,中國芯片企業難以切入。國外壟斷巨頭可借芯片做文章,在價格和產量上對我國汽車生產雙重施壓,部分熱門芯片價格翻了百余倍。
說到底,國產汽車芯片的挑戰是供應鏈緊張,準入門檻高。
不過隨著近年來的缺芯事件,讓國內車企徹底意識到,海外芯片企業疊加海外零部件巨頭的MCU供應鏈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穩固。扶持本土汽車MCU公司保供的進程急需加速:一方面經歷了貿易摩擦的影響及缺芯斷供等危機,OEM整車廠出于芯片供應鏈的安全會十分歡迎和期待***的出現和早日應用;另一方面,國家的國產化率大規劃要求也倒逼整車廠開始擁抱***廠商。
汽車芯片市場廣闊重塑新格局
受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的影響,汽車電子芯片的比重不斷提升。據統計,汽車電子部件占整車成本的比重已經從2012年的25%上升到2021年的55%,每輛車所需芯片甚至超過了1000顆。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也曾表示,到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每輛汽車需要的芯片將會超過1000個,到高等級自動駕駛階段將會超過3000個,預計2030年,國內汽車芯片市場的規模將會達到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86億元),數量將會是1000~1200億/顆一年。
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了四大陣營,包括消費電子芯片巨頭、創新型芯片公司、傳統汽車芯片廠商以及主機廠自研和合資芯片廠商。雖然現在國內汽車芯片的占比仍然較低,在汽車芯片領域中國廠商占比不足5%。但是隨著這些陣營在市場競爭中正積極探索新的商機,國內汽車芯片產業將有可能重新塑造汽車芯片產業供應鏈格局。我國現有超過100家企業從事汽車芯片的開發和生產,50多家芯片上市公司聲稱擁有車規級產品或者已經實現量產應用。
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芯片廠商正在加速和海外廠商過招,并且在這一競爭過程中,國內芯片產業的優勢開始不斷顯現。
比如成本方面,***由于生產規模較大和本地化供應鏈的優勢,***的成本通常較低,這使得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售價更為親民。而國外芯片成本相對較高,價格也相應提高。對于高端汽車品牌,這種成本可以被接受,但對于中低端市場,國外的成本可能成為一個負擔。還有供應鏈穩定,***的本地化供應鏈可以確保供應的穩定性,避免因外部因素導致的供應中斷。而國外芯片由于全球貿易摩擦和其他不確定因素有可能面臨中斷的風險。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優勢,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隨著我國在芯片技術上的投入和研發力度的增強,***的競爭力會進一步提升。國內汽車芯片產業的未來非常光明。隨著更多玩家和更多產品的導入,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國產玩家有望和海外大廠平分秋色。
結語
對于中國車企來說,以往車載芯片由于其技術要求比較高,國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空白,加上多數芯片都是海外提供,國內難以實現產業鏈自主自控,芯片自研。
-
電機控制器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41瀏覽量
32136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72瀏覽量
43418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975瀏覽量
16392
原文標題:汽車芯片國產化替代已是大勢所趨
文章出處:【微信號:智能汽車電子與軟件,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電子與軟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