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曾承諾砸 400 億美元去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晶圓廠,這既是該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也創下美國歷史上最可觀的外國投資紀錄。但如今八個月時間過去,這座位于菲尼克斯的微芯片工廠仍然遲遲無法上線。
目前,臺積電方面已經將正式生產計劃推遲至 2025 年,理由是缺乏熟練勞動力。臺積電正努力為 500 名臺灣工人快速辦理簽證。但與此同時,工會指責臺積電虛構技能短缺問題,并以此為由雇用更便宜的外國勞動力。還有人稱臺積電工廠中存在安全隱患。
工人抱怨:管理混亂、沒有安全保障
菲尼克斯半導體制造工廠(以下簡稱晶圓廠)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占地 1000 英畝,具體包含兩座晶圓廠的設施建設目標。預計施工將創造 2.1 萬個建筑工作崗位,其中設施內勞動力估計約為 4500 人,同時將為當地各類供應商提供額外幾千個工作崗位。
但根據內部人士在接受外媒《衛報》采訪時的說法,該工廠的建設進度因事故和誤解等問題而受到阻礙。一位前現場主管稱,現場施工的所有承包商都接受臺積電兩家附屬公司的管理和指揮,分別是 United Integrated Services(簡稱 UIS)和 Marketech International Corp,而工期延誤主要源自管理層組織混亂和外來老板對美國安全規范 / 法規認識的缺乏。
據報道,工作人員一旦表達任何反對意見,對方就會威脅“把你的工作交給別人”。“于是,沒有工會的承包商發現根本就找不齊足夠多的技術熟練人員。”由于擔心總承包商雇主的報復,內部人士們紛紛要求匿名報道。
這些匿名人士提到,隨著現場工作的推進,所有工人都需要接受安全培訓。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他們從沒見過有人真正執行安全計劃、或者履行安全協議。
“同一個小區域內存在著多家總承包商,他們說法不一、各行其是。沒有人從中協調,每個人都在相互妨礙。人們把物料堆放得到處都是,最終導致一個個小項目進度緩慢。”
他們還表示,總承包商會向他們指定須優先完成的任務,但具體任務內容每天都會改變。總承包商甚至會徹底改變主意,之前的規劃全都不做數,因此施工方當然無法完成任務、延誤問題也愈發嚴重。
工人們坦言,“我們總是得把東西裝起來、拆下去、再裝起來、再拆下去,反反復復折騰個五、六次。這導致造價成本也飆升了五到六倍,畢竟拆除和重新安裝就是要額外算錢。整個施工過程基本就是這樣,每個決定似乎都是匆忙做出。他們沒有給我們真正的設計圖,拿到的只有一堆局部工程圖,感覺就像是在邊做邊設計。”
工人還批評了工地頻繁組織人員疏散的情況,理由大多是誤報。通訊問題也一直在延誤工作進度。他們提到,由于地面泥濘且行進路線很長,進出工地的等待時間真的很難熬。而一旦遇到下雨,情況就更加糟糕。再加上承包商一會一個主意,最終讓施工現場亂成了一鍋粥。
他們還提到,施工現場的移動式廁所太少,打掃不勤而且配備的衛生紙和肥皂都不夠,這可能導致工人生病。遇到緊急安全情況時,工地要求大家別打 911 求助、而應打內部安全熱線。但這些醫療服務總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回應。
工人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作面。工作地點這么大,現場有這么多人,所以我們必須保證自己非常安全。要想獲得成功、要想避免妨礙到其他人,你就必須制定出完美的施工計劃,也就意味著一切都得放慢速度。我認為最好讓那幫承包商趕緊離開,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熟悉怎么搞建設。”
被“圍攻”的臺積電
工人和當地工會對臺積電放出的勞動力水平不足等項目延遲理由提出了異議。Arizona Pipe Trades 469(亞利桑那州管道行業 469 工會)目前正在請愿,反對臺積電申請 500 份簽證來調動臺灣省工人參與工廠建設。
對此,臺積電發言人強調,這些新的簽證申請屬于制程設備建設與安裝流程中的一部分。“為確保工具安裝這一關鍵階段能順利成功,半導體行業的常見做法就是從海外不同地點派出數量有限且經驗豐富的人員,趕赴現場協助完成其中的重要操作步驟。這些經驗豐富的人員對我們的供應商設備非常熟悉,并將在此階段與我們強大的當地員工合作。”
亞利桑那州建筑與建筑行業委員會主席 Aaron Butler 則認為,臺積電的聲明會威脅到美國就業,并對臺積電關于美國勞動力缺乏完成建設目標所需的經驗和技能的說法提出了抗議。
“把項目上的問題歸咎于美國工人,既冒犯了美國工人又不符合事實。臺積電明顯是把工期延誤的鍋甩給美國工人,并打算以此為借口用更低的工資引進外國工人。”Butler 說道。
實際上,在今年 6 月,就有媒體報道稱,菲尼克斯工廠現場一直受到錯誤、傷害和安全問題的困擾。臺積電拒絕與當地工會簽署項目勞工協議,決定通過非工會承包商管理大部分勞動力。工會報告稱,在宣布取消電工們的項目獎金之后,大量中國臺灣工人涌入工作地點接管了由工會支持的這些職位。
另一位前雇員表示,2022 年內工地上曾經出現過很多問題,包括工作時間過長、無法及時拿到工資,還有因工地上接觸有害化學物質而造成健康問題等。
“有些工人會一直在工字梁上噴灑防火化學涂料,而且不管下面有沒有人正在吃午飯,他們就在上國不斷噴灑。工地上幾乎人人都在咳嗽,我覺得肯定跟這樣的施工方式有關。而且在辭職一個月后,我的咳嗽就自己好了。”
臺積電并沒有回應具體的安全投訴和問題,但公司發言人在郵件中表示,“臺積電在我們所有設施的運營以及每個正在推進的建設項目(包括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當中,都堅定地致力于保障工作場所安全。我們會定期接受亞利桑那州安全與健康部(ADOSH)等組織根據現行安全標準開展的審查。臺積電還根據州和國家公布的數字對安全記錄進行內部審計。”
“在亞利桑那州,我們的有記錄安全事故率比全州平均數字低了近 80%,造成工期延誤的事故率更是低出近 96%。”
張忠謀:成本超預期,美國建廠“注定失敗”
臺積電在華盛頓州卡馬斯規劃的另一家晶圓廠,在建設和施工過程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盡管一期工程在 1998 年就首次上線,但后續由半導體專業承包商 Wafertech 負責的工廠增建計劃一直未能成功。
1996 年,臺積電不遠萬里來到美國華盛頓州的卡瑪斯,與其他公司合資開設了第一家海外 8 英寸工廠 WaferTech。2000 年,臺積電從其他三家合資公司手中收購了剩余股份,其持有的 WaferTech 股份從最早的 57.23% 升至近 100%。
根據臺積電的計劃,WaferTech 第一座工廠會在 1998 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當年底月產量達到 1 萬片 8 英寸晶圓,次年底再提升到月產量 3 萬片的滿載產能。制程技術初期將以 0.35 微米為主,再朝 0.25 微米及更先進的 0.18 微米發展。但實際上,WaferTech 直到 1998 年 9 月底才開始正式出貨,到了 2000 年第二季度,WaferTech 才轉虧為盈,月產能勉強摸到了 3 萬片的目標。
這讓臺積電在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辦廠的態度謹慎了許多。去年,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就表示亞利桑那工廠很難找到足夠的員工、建設成本超出了預期,在今年的一次活動上則直接稱,美國重建國內芯片制造的努力“注定會失敗”。
一位前 Wafertech 員工稱,該公司曾在一次全體員工會議上公開稱美國員工都很懶。“我們感到震驚且憤怒。當時在全體員工會議上說我們很懶的是時任 Wafertech 總裁的 Steve Tso。但高科技行業都知道這些流程的運行和操作有多嚴格,沒有適當的程序就無法推進工作。說美國找不到能承擔這部分工作的人才簡直是無稽之談。”
Wafertech 公司的當地代表并沒有直接對以上言論發表置評,但在一封郵件中表示,Wafertech 過去 20 年來一直是臺積電大家庭中的成功一員。“內部員工會議的溝通內容應當保密,而且在我記憶中,Wafertech 一直在強調每個人都應付出 100% 的努力以幫助整個集體取得成功。”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867 -
晶圓廠
+關注
關注
7文章
626瀏覽量
37940 -
半導體制造
+關注
關注
8文章
419瀏覽量
24110
原文標題:臺積電在美國投資400億美元的芯片廠要建不下去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AI前線,微信公眾號:AI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