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近日,中信銀行公布了價值65億元的《通用基礎設施集成商入圍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在項目采購清單中,涉及到服務器(ARM/C86芯片)、網絡設備(數據中心/非數據中心級別交換路由、防火墻、波分設備)及存儲設備(集中式ARM高端/分布式ARM對象、中高端存儲光纖交換機)共3大類9小類設備。
其中有意思的是,在服務器大類中,ARM服務器采購額高達34億元,在服務器采購額中占比高達77%,而C86(即x86)芯片服務器僅為10億元。
無獨有偶,去年年底中國建設銀行總價約6億元的服務器采購項目中,以鯤鵬、飛騰芯片為主的ARM服務器占到采購額的74%,以海光芯片為主的X86服務器占比僅26%。這或許意味著ARM服務器已經在一些銀行的大規模信創項目中占據主要地位。
Arm增長突出,在中國服務器市場占比已達16%
從全球范圍來看,x86 CPU在服務器市場中長期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21年x86 CPU主要的兩大玩家英特爾和AMD,在服務器市場份額占比合計高達92.5%;而在統計中,Arm服務器CPU主要的兩大玩家亞馬遜以及Ampere僅在市場占有2.9%的份額。
盡管基數較小,但Arm服務器CPU的增速較為突出。2022年亞馬遜和Ampere在服務器CPU市場的合計份額已經來到4.7%,同比增長超過60%。
反觀x86的兩大玩家,2022年英特爾在服務器CPU市場的份額相比2021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AMD盡管增長超過8個百分點,但主要侵蝕的是英特爾的份額,兩家合計份額下降至90.6%。
可以預見,隨著Arm架構服務器CPU的崛起,x86架構CPU在服務器市場的份額跌破九成只是時間問題。
盡管市場份額目前仍只是x86的零頭,但目前參與到Arm服務器CPU中的玩家眾多,由于自研Arm 服務器CPU能夠帶來效率提升,不少云服務供應商也開始自研Arm CPU。
除了在Counterpoint統計中重點提及的亞馬遜和Ampere,云服務供應商方面,國內阿里巴巴、華為、百度已經將自研的Arm服務器CPU應用在云服務器上,谷歌、微軟等也早有傳聞正在開發自研Arm服務器CPU。
芯片廠商方面,Ampere目前是Arm服務器CPU市場中占比較高的,另外還有英偉達、高通、飛騰等廠商目前推出了Arm服務器CPU產品,國內近年也有遇賢微電子和鴻鈞微電子兩家初創公司正在基于Arm Neoverse N2開發云原生服務器CPU。
因此,在芯片廠商的推動下,在今年一季度,市調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全球Arm服務器出貨量占比達到了約7%;而IDC的數據則顯示,同期全球Arm服務器出貨量占比約為10%。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Gartner的統計中,2023年一季度中國市場占據了全球Arm服務器出貨量的約40%,這個數字是什么水平?我們可以參照中國服務器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比。
根據IDC、浪潮信息、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編制的《2022—2023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2022年中國整體服務器市場規模保持6.9%的正增長,在全球服務器市場中占比達25%。
出貨量與市場規模的情況相似,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為1380萬臺,中國市場服務器銷售規模同期約為448萬臺,即在全球出貨量中占比約32.5%。因此從整體數據來看,Arm服務器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相對更大。
同時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達到281.36億美元,按前面提到的Arm服務器占整體服務器市場的10%,即28億美元左右,那么中國Arm服務器市場規模則約為11.2億美元。
由于目前沒有2023年一季度的全球服務器市場按區域分布數據,按照中國市場規模占比25%計算,2023年一季度中國服務器市場規模約70億美元。那么可以大致計算出,Arm服務器在中國市場上占比已經達到16%。
這意味著,Arm服務器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都在全球范圍內已經處于領先水平。
信創助推Arm服務器滲透,但未來發展仍有變數
Arm服務器在國內市場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國內信創市場的推廣措施。從近年來各大國有企業,包括政務、券商、銀行、電信等行業的大規模招標中可以看到,采購清單中國產的x86芯片服務器以及Arm芯片服務器占比越來越大。
早期的信創需求主要是推動國產替代,避免國際形勢動蕩而受到關鍵芯片出口限制的影響。比如采用x86指令集的海光、兆芯等國內廠商,通過購買海外廠商的永久授權,推出x86服務器CPU等產品。
當然,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Arm作為精簡指令集,低功耗低成本的優勢使其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上幾乎實現了壟斷。借助在移動終端上的生態,云服務巨頭開始嘗試將Arm處理器導入到服務器中。
對于數據中心而言,相比x86服務器,Arm服務器能夠擁有超過35%的性價比優勢,同時能耗方面的優勢,降低了數據中心的散熱等運營成本。
因此,加上Arm架構的授權模式,為了降低成本,近年來全球云服務供應商都熱衷于自研Arm芯片來構建服務器,這個趨勢也恰好順應了國內信創的自主可控需求。
不過,從自主可控的角度看,ArmV9等最新的架構對國內企業的授權并不明朗,且此前傳出Arm公司的授權政策改變,如果 ARM 授予了某個合作伙伴 Cortex CPU 的許可,那么該合作伙伴就不能使用自己的 GPU、ISP、NPU 和調制解調器等其他組件。
這對于芯片廠商而言,可能會嚴重影響到芯片設計的靈活性,并增加獲取授權的支出。
因此,業界開始將服務器CPU的目光引向RISC-V。Ventana去年推出了首款RISC-V服務器CPU Ventana V1,并表示該芯片的單槽SPECint2017跑分已經高出了Xeon Ice Lake 8380、EPYC Milan 7763、AWS Graviton3等競品。
而國內的RISC-V CPU廠商算能也在今年推出了一款RISC-V服務器CPU算豐SG2042。SG2042基于64個高性能RISC-V核心設計,主頻高達2GHz,且支持雙路CPU互利。最重要的是,SG2042既是首個服務器級別的RISC-V CPU,也是目前唯一已經提供板卡和開發套件方案的RISC-V服務器CPU。
小結:
目前看來,Arm服務器依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核心的軟件生態上,通過近幾年產業上下游的努力,包括DevOps、虛擬化都已經對Arm架構提供了完整的支持。而被視為未來的RISC-V,目前在服務器領域依然在起步階段,發展依然迅速,但生態的完善,還需要繼續挖掘RISC-V CPU本身的性能優勢,具備有競爭力的硬件基礎后,才能吸引軟件生態迅速引進。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64瀏覽量
3686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