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Rapidus 首席執行官 Atsuyoshi Koike 在接受《日經新聞》采訪的時候表示,與目前其他日本公司生產的標準芯片相比,2nm芯片的成本將增加十倍。Rapidus是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導體財團,其成立目的是超越世界領先的芯片制造商。他們認為,其2nm 芯片對日本至關重要,因為其中一些芯片將用于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高性能計算應用,而其他芯片也能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創新民用應用。
“2nm 芯片將比當今先進節點制造的芯片貴得多,與當今日本制造的‘主流’芯片(45nm)相比,價格上漲十倍,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Atsuyoshi Koike說。不過,即使如此貴,Atsuyoshi Koike預計,在他們于2027 年開始 量產2nm之后,也有公司愿意為此買單。
芯片的成本構成
眾所周知,隨著 SoC 變得越來越復雜,圍繞它們的經濟因素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其中包括要集成的功能和 IP、上市速度、功率和性能規格、金屬層數、存儲器的配置方式和使用的存儲器數量以及目標市場等所有內容。其中每一個都有一個價格,并且它們加起來可以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Synopsys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每個芯片設計項目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有五個基本因素會影響總體成本:
第一是內容庫(Content Libraries);據介紹,所謂內容庫由芯片設計項目中使用的第三方IP組成,包括常用功能、輸入和輸出(I/O)電路以及片上存儲器。內容庫許可費各不相同,但可能高達數千萬美元。此外,公司還必須支付每個芯片的使用費,這應該計入項目預算。
第二是EDA工具;EDA工具可用于虛擬布局電路、模擬操作和驗證性能。EDA 軟件有多種形式,包括本地、云托管和軟件即服務 (SaaS)。定價可以基于許可、基于使用或兩者的組合。此外,EDA 工具還需要強大的計算機和大量存儲容量,這意味著需要投資本地或云基礎設施。
第三是制造芯片的代工廠按硅片收費;芯片越小,組織在每個晶圓上可以獲得的芯片就越多。然而,隨著芯片尺寸變小,其他設計成本(例如研發成本)也會變得更高。控制芯片設計成本意味著在高效晶圓使用和現實研發之間找到平衡。
第四是時間;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越快,項目的整體投資回報率就越高。除了設計芯片所花費的時間之外,公司還必須考慮流片和代工生產之間的滯后時間。每個設計都存在缺陷,在生產開始之前,設計師和晶圓廠必須解決這些缺陷。
最后,生產前的最后一步包括預測新芯片的需求并向代工廠承諾訂單。這是一項復雜且高風險的操作。如果您訂購的芯片太少,您將出現供應短缺并可能會損失銷售;如果您訂購太多,您可能會在未使用的庫存上浪費數千甚至數百萬美元。
此外,工藝的良率,芯片設計的質量和封測,也都是芯片的成本構成,由此可見,計算芯片的成本,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相關資料顯示,在主流節點(40 納米到 65 納米)上,如果從頭開始,新芯片的價格大約為 4000 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但這些節點的良率很高,而且軟件開發成本也較低,且這些芯片在功能上并不處于領先地位,那就意味著往更先進的工藝前進,成本會繼續飆升。這從IBS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如圖所示,進入到5nm時代,芯片的設計成本可以飆升到5.4億美元,在工藝繼續往后走,成本的繼續升高是可以預期的。
不同工藝節點下的芯片設計成本
2nm,貴在哪里?
要討論2nm貴在哪里,如上所述,這同時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不過,據筆者從相關供應鏈了解到。進入了這些先進工藝,無論是IP,還是EDA工具,其成本的提高都是能夠理解的。而進入到這些先進芯片,因為一次性流片成本較高,這就使得相關驗證成本水漲船高,這從IBS提供的上圖可以看到,進入到2nm芯片時代,設計的成本是可以預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這些先進工藝而生的是先進制造和封裝工藝,這帶來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視的。
以制造端為例,根據IBS對晶圓廠的先進工藝投資測算,如果要建設一個3nm工藝,月產4萬片的晶圓生產線,成本約為150億到200億美元。據臺灣聯合報之前報道,臺積電將斥資 1 萬億新臺幣(約合 339 億美元)在臺灣臺中市建造一座晶圓廠,生產 2 納米芯片。Rapidus首席執行官Atsuyoshi Koike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公司需要投入2萬億日元用于研發才能開始試生產2nm,然后需要投資3萬億日元才能開始量產2nm芯片。
其中,EUV***和相應配套材料的成本增加,必然會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從DUV往EUV***推進的時候,作為芯片制造的主要成本之一的環節光刻成本有了新的提升。但在即將進入的high na euv光刻制造時代,單臺***的制造成本將會從1億多直接飆升到三億多。雖然芯片在制造中使用的EUV的層數不會太多,例如據相關報道,在3nm工藝的時候,會采用多大25層EUV光刻曝光工藝。由此可見,這在進入2nm時代,勢必會帶來成本的提升。
進入到EUV時代,還有一個輔料需求增加,且成本會飆升,那就是掩模組(mask set)。
按照Semianalysis的報道,在 90nm 至 45nm 的代工工藝節點上,掩模組的成本約為數十萬美元。28 納米工藝的價格已超過 100 萬美元。對于 7nm,成本增加超過 1000 萬美元,而現在,當我們跨越 3nm 障礙時,掩模組將開始進入 4000 萬美元范圍。
晶圓成本的變化
關于芯片制造成本的飆升,我們可以從臺媒泄露的臺積電在相關晶圓報價上略知一二。
據Digitimes報道,與 N5(5 納米級)生產節點相比,臺積電將把使用其領先的 N3(3 納米級)工藝技術加工的晶圓的價格提高 25%。換而言之,采用臺積電領先的 N3 制造技術加工的一塊晶圓將花費超過 20,000 美元 。作為對比,N5 晶圓的成本約為 16,000 美元,如下圖所示。
報道進一步指出,臺積電將為其即將推出的 2nm 節點進一步提高芯片生產價格。新的晶圓價格預估表明,臺積電將對 2nm 芯片每片晶圓收取 25,000 美元的費用。
誰在競爭2nm?
正因為2nm無論是芯片設計還是建造晶圓廠成本都是如此昂貴,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僅有少量的廠商能夠跨入2nm這個階段。在Fabless方面,我們認為英偉達、蘋果、高通、MTK和博通等領先廠商會是首批使用2nm的客戶。在晶圓制造方面,則和大家所了解的一樣,除了臺積電、三星和Intel以外,文章開頭提到的日本Rapidus會是其中的一個玩家。
首先看臺積電方面,他們在去年首先推出初始版本的2nm工藝是該代工廠第一個使用環柵 (GAAFET) 晶體管的節點,臺積電將其稱為 Nanosheet 晶體管。與當前 FinFET 晶體管相比,GAAFET 的優勢包括降低漏電流(因為柵極位于溝道的所有四個側面),以及調整溝道寬度以獲得更高性能或更低功耗的能力。
臺積電去年推出這項技術時表示,在相同功耗和復雜度的情況下,可以將晶體管性能提升10%到15%,或者在相同時鐘和晶體管數量的情況下,將功耗降低25%到30%。該公司還表示,N2 將提供比N3E高 15% 以上的“混合”芯片密度,這比去年宣布的 10% 密度增加有所增加。
在今年的技術大會上,臺積電表示,N2技術開發已步入正軌,該節點將于2025年進入大批量生產(可能是2025年很晚)。該公司還表示,在進入 HVM 兩年前,其 Nanosheet GAA 晶體管性能已達到目標規格的 80% 以上,256Mb SRAM 測試 IC 的平均良率超過 50%。
臺積電的 N2 系列將在 2026 年的某個時候升級,屆時該公司計劃推出其 N2P 制造技術。N2P 將為 N2 的 Nanosheet GAA 晶體管添加背面電源軌技術。公司還在準備 N2X——一個專為高性能計算 (HPC) 應用(例如需要更高電壓和時鐘的高端 CPU)量身定制的制造工藝。
在三星方面,他們也表示,公司也將于將于 2025 年開始大規模生產用于移動應用的 2nm 芯片。三星還將在2026年提供用于高性能計算的2納米芯片生產,并在2027年提供汽車芯片的工藝。
該公司表示,與去年推出的 3nm 工藝相比,其 2nm 工藝的性能和能效分別提高了 12% 和 25%,是芯片制造商中率先做到這一點的。三星表示,其 2nm 工藝還提供比 3nm 工藝小 5% 的芯片。該公司還表示,將于 2027 年開始量產采用 1.4 納米工藝的芯片。
來到Intel,他們在今年三月初的一場會議上透露,公司已經完成了其 1.8 納米和 2 納米制造工藝開發。該公司將于 2024 年開始在內部和第三方產品中使用 1.8 納米和 2 納米制造工藝。他們表示,Intel 18A 每瓦性能提高 10%。Intel 20A 的每瓦性能提高了 15%。
至于rapidus,他們則計劃通過和IBM、IMEC等機構合作,以推進其2nm研發。
毫無疑問,在技術以外,這是一場當之無愧的金錢競賽。
審核編輯:劉清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527瀏覽量
164169 -
EDA工具
+關注
關注
4文章
268瀏覽量
31885 -
芯片設計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026瀏覽量
54969 -
SoC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617瀏覽量
34989 -
EUV光刻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28瀏覽量
15164
原文標題:2nm,貴在哪里?
文章出處:【微信號:晶揚電子,微信公眾號:晶揚電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