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件事情時間拉長,可以發現他的發展規律越來越接近,越來越趨同。eVTOL這事也是2016年UBER發布白皮書后,才開始加速發展,在國內2021年下半年才開始起色。如果把時間軸拉回到2021年上半年,國內聽過該方向的投資人可能不超過50人。也正因為發展時間短,導致短期梳理清晰這個行業變得沒有那么容易。
從圖中大致的了解了,海外起步的時間確實比我們早了很多。我們國家本來也不慢,2016年,億航就已經在開始折騰了,19年上市,但是航空圈子太小,彼時還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時代,eVTOL并未在國內有任何浪花。硬科技在那時候也還沒有那么吃香。
從圖中可以看到,我國從事eVTOL超過2年的公司非常的少,坑踩的還不夠多的。很多問題,我相信新公司都還未想清楚或者經歷過。系統性的掌握eVTOL行業的知識太難了,但是有幾個核心總結可以分享給大家:
(一)什么樣的構型是安全的?什么構型是不安全的?
答:任何構型都是安全的,也都是不安全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飛機的安全是被設計出來的(零部件及整機的安全可靠性),并實驗及試飛測試等達到安全目標,跟構型沒有關系。
也可以有以下步驟快速判斷企業能不能做出安全可靠的飛機來:
(1)檢驗飛行器的安全與否,最簡單的是看他是否有取得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2)如果還在研發過程中,看到在適航取證走到什么階段。下圖是典型的中國民用航空器的適航取證流程。
(3)判斷創始人的背景,過往是否有整機完整取證的經驗,是否能理解取證要付出的代價和行動。是否一開始就已經按照可過適航的方式進行研發設計。
總結:只要取證都是安全的,過程中到底怎么樣,可以看看飛機、看看文檔、找人聊聊都是可以驗證的。
(二)客戶需要什么樣的eVTOL? 最近一個中國知名運營商也給我一個答案。
答:他們需要安全的、噪音低的、經濟性好的eVTOL。
(1)安全性要好,安全性要高于現有的直升機,大量運營才不會有壓力。
(2)噪音低,對乘客,對環境的需求,不擾民才能長期運營下去。
(3)經濟性好。目前運營直升機,能打平,或者能有微微盈利,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情況了,很多企業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肯定虧錢。eVTOL未來一定要幫他們賺錢才行。就需要制造成本低、運營成本低、運營效率好。
(三)銷售價多少,運營價格多少?運營商能接受多少呢?
答:
首先,先了解一下直升機的價格:
(1)單發活塞直升機,比如羅賓遜R44--500萬左右
(2)單發渦軸直升機,比如空客H125--2000萬左右
(3)雙發渦軸直升機,比如貝爾429--5000萬左右
在城市上空能夠運營的飛機,必須是雙發的。
所以eVTOL早期要替代輕型直升機做低空旅游,長期發展過程中,又要替代雙發直升機做空中出行。
銷售價格至少要有競爭力,才能讓市場打的更開。
至于運營價格呢:
空中出租車,你能接受100公里是多少價格呢?
我認為成為大家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很難,但是作為商務出行,還是可以的。
每座100公里的價格,應該接近打車,或者不高于打車1.5倍的價格,是相對合理的。如果太高,我覺得你回去拿發票報銷,公司財務不一定給你報銷呢。
(四)、如何理解運營效率的問題呢?
答:(1)飛行速度--首先要比汽車快,不然效率如何體現。其次,同樣按照巡航速度來比較,速度越快的肯定運營收益越大。(一天內可以多飛很多趟)
比如都是5座的條件下,A飛的快,從甲地飛往乙地,同樣時間內能飛4次;但是B飛的速度慢,相同時間內只能飛3次,A的運營效率肯定要高于B。
(2)充電效率--飛機要一直在天上飛,賺錢效率才高。
所以具備800V高壓平臺充電或者換電能力的產品,運營效率不會差。
多站在幫老板賺錢的角度去設計飛機很重要。
(3)機翼翼展--小型直升機的起降場的圈為12米,在預留安全距離,1.2D的大小后,基本上在15米左右。
如果翼展是15、16米的eVTOL,現有的小型直升機的起降場都不能重復利用
并且翼展越大,所占的空間越小,影響坪效。
翼展12米:占地113平方;
翼展14米:占地154平方;
翼展15米:占地176平方;
翼展16米:占地201平方;
(五)、eVTOL做的最大、最重,是對的嗎?是最好的嗎?
答:大錯特錯,上一個問題,已經回答了一半。
大不是好,反而是負擔。
eVTOL的設計,很重要的一點是。相同載重下,做到最小最輕,而且航程又合適。
eVTOL和飛機講究的都是輕量化設計。
(六)、無人駕駛載人eVTOL更先進?
答:看待這個問題,首要要去定義無人駕駛。過去幾年,無人駕駛汽車教育了大家很多,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無人駕駛,很先進。
如果放在eVTOL中,如果無人駕駛的定義是:飛行器具備自主感知能力、決策、避讓以及與其他飛機通信、與塔臺能夠交換信息改變航線,那我覺得這樣的無人駕駛,肯定是先進的。
但是今天的無人駕駛是什么:
按照預設的航線進行飛行,需要地面飛手進行實施觀察和監管,不具備智能感知等任何能力。這樣低級別的無人駕駛,就不先進了,因為每家公司在早期測試飛行的時候,都使用的是無人駕駛模式。
同時,凡是無人駕駛,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倫理問題和系統安全問題。
個人覺得,首先要把飛機做好了,飛好了,等有這么多老飛行員了,再讓AI學習飛行,并且那個時候的“空路協同”也有發展了,真正的無人駕駛eVTOL,才會到來。
(七)、如何看各型號的產品競爭?
答:確實是這樣子的。作為主機廠,產品定位非常的重要。如果產品定位不好,有可能產品商業化那天,就是失敗的那天。
做產品不能只定位于今天眼前的競爭格局,而是要想著未來8-10年的競爭格局。
(1)國內大多數企業的取證時間,都定在2026年左右
(2)一個eVTOL型號的取證大概是5-6年,再研發生產第二個型號,預計也要4-5年。
(3)所以可以理解今天大家在研發的產品,在市場上要從2026年競爭到2030年。
產品的競爭力,決定了未來的市場占有率。
回到商業本質上去想這個問題:(1)我幫用戶解決了什么問題;(2)我幫客戶賺了多少錢。
(八)、國內近期的趨勢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呢?
答:(1)今年融到錢的基本上都是傾轉eVTOL公司,時的、零重力、沃飛。
(2)今年新出來創業的也都是做傾轉的:化羽、倍飛等,聽說小鵬匯天也馬上出傾轉eVTOL了。
國內也不是孤立的,因為他也受到海外的發展的影響。(WISK在去年年底也轉向了傾轉旋翼,BELL也從傾轉涵道轉向了傾轉旋翼)。今天可以看到的是,適航取證走的最領先的JOBY,已經在深深的影響著中國民航,如此嚴苛的FAA(美國民航局)已經批準的JOBY的CP,也為中國的適航取證法規的完善提供了很多參考依據。又回歸到了今天開頭講的,認知到了一定階段,大家看的更加清晰了。
-
飛行器
+關注
關注
13文章
726瀏覽量
45601 -
航空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95瀏覽量
10153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88瀏覽量
120821 -
eVTOL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1瀏覽量
149
原文標題:eVTOL中外發展時間差,導致還有認知差異
文章出處:【微信號:雨飛工作室,微信公眾號:雨飛工作室】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