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流程:首先用 RT-Thread 的 icm20608 軟件包讀取 陀螺儀 (Gyroscope) 和 加速度計 (Accelerometer) 的數據,分別計算出估計的角度,再用互補濾波器 (Complementary Filter) 融合兩個角度估計、進行校正,其實核心算法的代碼就 7 行。最后串口把數據發到電腦上,用 Python + OpenGL 可視化。
Github - STM32 IMU 互補濾波器 (RT-Thread):https://github.com/wuhanstudio/stm32-imu-filter
IMU 傳感器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我們先介紹下從 I2C 總線讀取出傳感器原始數值后,如何處理得到加速度和旋轉角速度。一個六軸的 IMU 可以測量 x, y, z 三個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和繞三個軸的旋轉角速度。比如,開發板如果靜止放置在桌面上,會測量到 z 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三個軸的加速度
當然,如果開發板靜止不動,繞三個軸的旋轉速度都是 0。
三個軸的旋轉角速度
由于傳感器的輸出實際上是來自 ADC 的 16 位數字信號,我們需要把它的單位轉換成重力加速度 g。例如,我們可以選擇測量范圍
,默認是
,也就是把傳感器的 16 位輸出
映射到 [-2g, 2g),于是
也就是下面 icm20608 芯片手冊的 Sensitivity Scale Factor。
于是在代碼里面,將原始的 int16 加速度數據除以 16384。
double aSensitivity = 16384;
accel_x = accel_x / aSensitivity;
accel_y = accel_y / aSensitivity;
accel_z = accel_z / aSensitivity;
同樣,我們可以換算出角速度
于是在代碼里面,將原始的 int16 角速度數據除以 131。
double gSensitivity = 131;
gyrX = gyro_x / gSensitivity;
gyrY = gyro_y / gSensitivity;
gyrZ = gyro_z / gSensitivity;
這樣我們就把 ADC 輸出的 int16 原始數據分布轉換成了加速度單位 g,和旋轉角速度單位 °/s.
互補濾波器 (Complementary Filter)
我們可以用 互補濾波器 結合 加速度 和 旋轉速度 的測量值,得到更準確的姿態預測。
我們使用下面的圖中的坐標系,繞 x 軸旋轉的角度為 roll,繞 y 軸的旋轉方向為 pitch,繞 z 軸旋轉方向為 yaw。逆時針旋轉為正,順時針旋轉為負。
陀螺儀估計姿態
陀螺儀測量的是瞬間的旋轉角速度,所以位置的估計其實就是時間的積分。例如,每過 100ms 測量一次旋轉速度,旋轉速度 x 時間 = 旋轉角度。
// angles based on gyro (deg/s)
gx = gx + gyrX * TIME_STEP_MS / 1000;
gy = gy + gyrY * TIME_STEP_MS / 1000;
gz = gz + gyrZ * TIME_STEP_MS / 1000;
當然,由于環境存在大量噪聲,陀螺儀測量數據會存在隨機的波動,這些噪聲經過積分累積,最后會造成位置的漂移。比如下面這張圖,過了很長時間后,雖然開發板是靜止的,但是右邊的陀螺儀估計的位置,就無法回到原點,這就是長時間的累計誤差造成的。加速度計估計姿態
加速度計不需要積分,我們可以直接對當前加速度角度求 arctan 得到角度:
// angles based on accelerometer
ax = atan2(accelY, accelZ) * 180 / M_PI; // roll
ay = atan2(-accelX, sqrt( pow(accelY, 2) + pow(accelZ, 2))) * 180 / M_PI; // pitch
不管我們的開發板繞 z 軸旋轉多少度,重力加速度始終朝向地面。因此開發板靜止狀態,我們無法利用重力加速度知道 z 軸的旋轉角度 (yaw),所以上面只計算 roll 和 pitch,最終 z 軸的旋轉角度 yaw 會出現累計積分誤差。
互補濾波器
我們需要結合2個測量值是因為:旋轉速度短時間內比較準確,但是由于環境的噪聲會產生一些隨機運動,時間長了就會漂移,而加速度短時間內不一定準確,但是最終會維持穩定。
于是我們就可以取長補短,線性疊加2個測量值的估計,給出更準確的估計。
// complementary filter
gx = gx * 0.96 + ax * 0.04;
gy = gy * 0.96 + ay * 0.04;
短時間內,我們相信陀螺儀測量的旋轉角速度 (權值: 0.96);長時間內,環境噪聲逐漸造成的漂移,由加速度計慢慢進行矯正 (權值: 0.04)。
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其實核心代碼一共就 7 行。我們先利用加速度求解姿態,再利用旋轉角速度求解姿態,最后用互補濾波器進行一個線性疊加。
// angles based on gyro (deg/s)
gx = gx + gyrX * TIME_STEP_MS / 1000;
gy = gy + gyrY * TIME_STEP_MS / 1000;
gz = gz + gyrZ * TIME_STEP_MS / 1000;
// angles based on accelerometer
ax = atan2(accelY, accelZ) * 180 / M_PI; // roll
ay = atan2(-accelX, sqrt( pow(accelY, 2) + pow(accelZ, 2))) * 180 / M_PI; // pitch
// complementary filter
gx = gx * 0.96 + ax * 0.04;
gy = gy * 0.96 + ay * 0.04;
References
-
https://github.com/mattzzw/Arduino-mpu6050
-
https://github.com/RT-Thread-pa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近期賽事
-
RT-Thread
+關注
關注
31文章
1305瀏覽量
40314
原文標題:RT-Thread 互補濾波器 (STM32 + 6 軸 IMU)
文章出處:【微信號:RTThread,微信公眾號:RTThread物聯網操作系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