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電影《超體》上映后,寡姐斯嘉麗飾演的露西在病毒融入血液后,擁有了用意念控制周圍物體的超能力,讓多少人羨慕不已。
“未來”這個詞,聽上去就很美好!給人類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和科研前景。
令人向往的智能生活
隨著AI智能、語音識別、手勢識別等多種交互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家居與用戶的交互方式會變得更加多樣化,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清晨
鬧鐘響起時,智能窗簾自動拉開,金色暖陽灑上床榻,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新的一天開始了。
早餐
根據昨晚冰箱顯示屏的菜單推薦,早餐機已經準備完畢,今天是鮪魚三明治和熱牛奶,元氣滿滿。
洗漱
刷牙時,鏡中顯示今日天氣,晴,最高溫度28攝氏度,傍晚降溫,請準備一件輕薄外套。
出門
當你出門后,智能監控系統進入工作狀態,一有異常就會自動發送警報到手機中,讓你安心在外。突然下雨,智能家居系統控制關窗,曬衣架收縮回到安全的區域,避免衣服被淋濕。
回家
疲憊了一天回到家,門鎖自動識別主人的信息,人進門后,燈光、窗簾自動開啟、室內溫度自動調節到最舒服的狀態。
智能家居是一種生活方式,科技的發展是為了讓生活變得越來越輕松。那么,在從容迎接“未來”之前,要準備什么呢?
智能家居與傳感器
智能家居其實是一個家庭系統的概念,而組成這一系統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各種智能傳感設備。
除了常見的紅外傳感器、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毫米波雷達的“江湖地位”也日益見漲,這取決于其優勢的突出。
毫米波雷達與其他傳感器技術的比較
就技術特性來講,毫米波雷達在民用市場攻城略地是很有競爭力的。
相比于基于光學的手勢識別,毫米波雷達不受環境影響,可靠性更高。相對于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可以更好地保護客戶隱私,無需GPU以及神經網絡的支持,因此反應更快,功耗更低。此外毫米波雷達由于穿透性強,惡劣環境下依然可以有效工作,而且也不受光線影響,夜晚也能使用,抗干擾能力很強。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過程(圖片來源:Infineon)
毫米波雷達不僅可以偵測到對象是否存在,還可以確定移動物體的方向、速度、距離,甚至可以根據天線配置確定移動物體的準確位置,這些高精度的數據和豐富的信息,無疑會為毫米波雷達在工業和消費市場,特別是在智能家居贏得新的發展空間。
全耀TRMK222
讓智能照明更“貼心”
傳統的燈具以手動開關為主,通過控制強電的通斷來進行照明或關閉,容易產生火花或者發生短路。而智能照明則是通過可以根據目標的不同狀態作出反應。當目標出現時,可根據目標的距離、速度等信息,對燈具是否點亮、亮燈程度進行實時智能控制。不僅降低了能源消耗,也能減少燈具本身損耗,延長壽命。
隨著物聯網的普及,智能照明從聲控傳感器感應,再到紅外感應,射頻/雷達傳感器逐步發展至今,越來越“智能”和“節能”。
無論是紅外還是低頻射頻傳感器,都存在抗干擾能力弱和靈敏度較差的問題,而毫米波雷達由于本身較高的工作頻率,基本沒有穿墻感應(例如人在門外走廊經過就觸發了室內的燈)的問題。同時較高的載波頻率使得毫米波雷達對一些微小動作和慢速動作的探測也非常的靈敏,確保在安靜環境下,燈不會因為用戶的微小動作而關閉。
全耀毫米波雷達TRMK222是一款通過發射和接收24GHz毫米波來感應目標距離的傳感器模塊,可以實時準確輸出探測目標的距離能量等信息數據。模塊可以識別4m范圍內運動目標。適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衛浴等領域。
尺寸:2*1.4cm
頻率:24~24.25GHz
功耗:5V/60mA
3dB方向角:水平-40°~+48°/垂直-38°~+39°
最大人體探測距離:3m
探測精度:10cm
輸出格式:3.3V高電平或串口輸出
檢測方式:FMCW
毫米波雷達傳感技術現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照明系統中,使燈光具有亮度的強弱調節、感應控制、場景設置等功能,與智能家居系統的其他諸如安防、家電、衛浴等相匹配,達到安全、節能、舒適的效果。
人類對光的需求從未停歇,從鉆木取火到萬家燈火,光已不僅僅是照明功能,還有人類對溫暖以及對科技的向往。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9文章
9606瀏覽量
1863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