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能力哪家強?
在推特上看到一個19歲的博主,耗時整整3年,純手工自制1200個晶體管的CPU。
這位叫做 Sam Zeloof 的美國大學生,最終打造出1200個晶體管的CPU! 在10微米的多晶硅柵極工藝上實現,命名為Z2。 重點是,與英特爾上世紀70年代聞名于世的處理器4004使用了相同技術。
PS排陣列,車庫自制,超越「摩爾定律」 這款Z2芯片由第一代升級而來。 18年,17歲的他曾制作了首個集成電路Z1,有6個晶體管。
和以前一樣,整個過程在他的「車庫工廠」進行,使用不純的化學品,自制的設備,沒有無塵室。 首先,Zeloof 在 Photoshop 中布局了一個簡單的 10x10 晶體管陣列。
一列中的10個晶體管共享一個共同的柵極連接,每行串聯在一起,與相鄰的晶體管共享一個源極/漏極。
單個10微米 NMOS 晶體管樣子如下,金屬層有些不對齊,紅色的輪廓是多晶硅,藍色是源極/漏極。
之前,Zeloof 一直采用金屬柵極工藝制作。 鋁柵極是與其下面的硅溝道具有很大的功函數差異,從而導致高閾值電壓(>10V)。 比如,吉他失真踏板和環形振蕩器 LED 閃光器,由于這兩種材料閾值電壓值高,都需要一個或兩個 9V 電池來運行電路。
為了節省功耗,Zeloof 選用多晶硅柵極工藝,性能得到提升,自對準柵極就不會產生高閾值電壓。 這使得這些芯片與2.5V 和3.3V 邏輯電平兼容。
圖紙設計好后,接著切割晶片,對多晶硅柵極進行蝕刻。
Zeloof改進了工藝流程,采用自對準方法,選擇高溫擴散而不是離子注入進行摻雜。
因為硅片上已經有了各種材料,所以他只需要找到一層薄薄的 SiO2 (大約10nm) ,然后是厚一點的多晶硅 (300nm)。 結果顯示,Z2 比 Z1 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改用多晶硅柵極工藝大大降低了功耗,但由于沒有純凈的化學品和沒有潔凈室,產量很低。
Zeloof 表示,「我已經做了15個芯片(1500個晶體管),并知道至少有一個完全功能的芯片和至少兩個大部分功能,這意味著良率低于 80%,而不是100%。」 視頻開篇,Zeloof 調侃自己車庫造芯超越摩爾定律。
網友還順便嘲笑了「擠牙膏」廠英特爾,到了2025年
Zeloof :我終于做到了5nm。 英特爾:這是我們最新的10nm+++++++ 工藝。 極客少年,造芯夢 那么,2018年,Sam Zeloof 究竟做了什么? 盡管CPU芯片制造門檻越來越高,但天才少年Zeloof并沒有放棄夢想。 2018年,17歲的他還只是一名高三學生,但他已經成功制作了首個集成電路Z1,擁有6個晶體管,使用5微米的PMOS工藝。
在接受The Amp Hour采訪時,Zeloof提到此次發明的靈感源自于YouTube頻道,Jeri Ellsworth在個人頻道中演示了如何不用特殊工具來切割硅片、自制硅晶體管的方法。
受此啟發,Zeloof計劃在Jeri Ellsworth的基礎上來制作集成電路。
這樣一位傳奇的少年,可以說是一位資深的電子愛好者。 他在高中時就開始自己制作芯片,并在家里學習了制造芯片所需的信息和機器。 他從eBay上買來零部件和材料,打造成一個半導體制造實驗室。 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認為,嘗試制造芯片是一種了解半導體和晶體管內部運作情況的方法。
從2017年起,他開始在博客介紹自己的項目,Zeloof收到了很多積極的反饋。 一些上世紀70年代的資深工程師也為Zeloof提供了很多建議,希望他能開發出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克隆4004芯片技術,從而更好的為自己開發芯片服務。
Zeloof表示,「我開始閱讀舊書,研究一些舊的專利,因為新書介紹的制作流程需要非常昂貴的設備。」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4瀏覽量
426276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1瀏覽量
212679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4瀏覽量
138719
原文標題:純手工打造!19歲天才少年自制1200個晶體管的CPU
文章出處:【微信號:單片機與嵌入式,微信公眾號:單片機與嵌入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