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類型轉換
數據類型轉換就是將數據(變量、數值、表達式的結果等)從一種類型轉換為另一種類型。
自動類型轉換
自動類型轉換就是編譯器默默地、隱式地、偷偷地進行的數據類型轉換,這種轉換不需要程序員干預,會自動發生。
- 將一種類型的數據賦值給另外一種類型的變量時就會發生自動類型轉換,例如:
float f = 100;
100 是 int 類型的數據,需要先轉換為 float 類型才能賦值給變量 f。再如:
int n = f;
f 是 float 類型的數據,需要先轉換為 int 類型才能賦值給變量 n。
在賦值運算中,賦值號兩邊的數據類型不同時,需要把右邊表達式的類型轉換為左邊變量的類型,這可能會導致數據失真(數據輸入和輸出不一致),或者精度降低;所以說,自動類型轉換并不一定是安全的。對于不安全的類型轉換,編譯器一般會給出警告。
- 在不同類型的混合運算中,編譯器也會自動地轉換數據類型,將參與運算的所有數據先轉換為同一種類型,然后再進行計算。轉換的規則如下:
- 轉換按數據長度增加的方向進行,以保證數值不失真,或者精度不降低。例如,int 和 long 參與運算時,先把 int 類型的數據轉成 long 類型后再進行運算。
- 所有的浮點運算都是以雙精度進行的,即使運算中只有 float 類型,也要先轉換為 double 類型,才能進行運算。
- char 和 short 參與運算時,必須先轉換成 int 類型。
自動類型轉換示例: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PI = 3.14159;
int s1, r = 5;
double s2;
s1 = r * r * PI;
s2 = r * r * PI;
printf("s1=%d, s2=%f\\n", s1, s2);
return 0;
}
運行結果:s1=78, s2=78.539749
在計算表達式r*r*PI
時,r 和 PI 都被轉換成 double 類型,表達式的結果也是 double 類型。但由于 s1 為整型,所以賦值運算的結果仍為整型,舍去了小數部分,導致數據精度丟失。
強制類型轉換
自動類型轉換是編譯器根據代碼的上下文環境自行判斷的結果,有時候并不是那么“智能”,不能滿足所有的需求。如果需要,程序員也可以自己在代碼中明確地提出要進行類型轉換,這稱為強制類型轉換。
強制類型轉換的格式為:
(type) expression
type
為目標類型名稱,expression
為表達式。例如:
(float) a; //將變量 a 轉換為 float 類型
(int)(x+y); //把表達式 x+y 的結果轉換為 int 整型
(float) 100; //將數值 100(默認為int類型)轉換為 float 類型
下面是一個需要強制類型轉換的經典例子:
#include
int main()
{
int sum = 315; //總數
int count = 7; //數目
double average; //平均數
average = (double) sum / count;
printf("Average is %lf!\\n", average);
return 0;
}
output:Average is 44.714286!
sum 和 count 都是 int 類型,如果不進行干預,那么sum / count
的運算結果也是 int 類型,小數部分將被丟棄;雖然是 average 是 double 類型,可以接收小數部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小數部分提前就被“閹割”了,它只能接收到整數部分,這就導致除法運算的結果嚴重失真。
既然 average 是 double 類型,為何不充分利用,盡量提高運算結果的精度呢?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只要將 sum 或者 count 其中之一轉換為 double 類型即可。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將 sum 強制轉換為 double 類型,這樣sum / count
的結果也將變成 double 類型,就可以保留小數部分了,average 接收到的值也會更加精確。
注意不要寫作
(double) (sum / count)
,這樣寫運算結果將是 44.000000,仍然不能保留小數部分。
-
數值
+關注
關注
0文章
80瀏覽量
14384 -
變量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3瀏覽量
28439 -
數據類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6瀏覽量
136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