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電容沒有專門的計算公式,它是根據上一級的輸出阻抗,和下一級的輸入阻抗綜合考慮的。在電子管年代,耦合電容往往只有0.01μf,因為電子管的輸入阻抗高。晶體管的輸入阻抗較低,一般就用到1-10μf,就是再小點,一般也聽不出多大的不同。
很多人在電容的替換中往往愛用大容量的電容。我們知道雖然電容越大,為IC提供的電流補償的能力越強。
且不說電容容量的增大帶來的體積變大,增加成本的同時還影響空氣流動和散熱。關鍵在于電容上存在寄生電感,電容放電回路會在某個頻點上發生諧振。
在諧振點,電容的阻抗小。因此放電回路的阻抗最小,補充能量的效果也最好。但當頻率超過諧振點時,放電回路的阻抗開始增加,電容提供電流能力便開始下降。
電容的容值越大,諧振頻率越低,電容能有效補償電流的頻率范圍也越小。從保證電容提供高頻電流的能力的角度來說,電容越大越好的觀點是錯誤的,一般的電路設計中都有一個參考值的。
耦合電容容量大小影響
通常來說,音頻信號通道上的耦合電容的取值一般都不是很大。從0.uf~幾十uf的都有。其音頻耦合電容容量的取值大小,不論電子管功放或晶體機都有一定影響,電子管一般為0.1UF--0.22UF。
如果偶合電容的取值偏小,音頻信號的波形失真就會如影隨行,聲音如同失去光澤,低頻散亂,且低頻拖拉。
耦合電容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學習模擬電路的過程中,我們知道,耦合電容值大,就意味著通頻帶寬(阻抗1/jwC小),那么就作為耦合電容就很合適,低頻和高頻都可以通過但實際上,耦合電容過大,高頻信號會出現延遲,而不是衰減(我自己以為是充電慢所以到不了峰值變相衰減)。
-
電容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6090瀏覽量
150803 -
耦合電容
+關注
關注
2文章
154瀏覽量
198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