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棚規模的不管擴大,園區的管理工作難度也增加了,主要是大棚管理與人力管理兩方面。在大棚管理方面,加溫、澆水、通風等操作,多是依靠具體負責溫室的人員經驗來的,感覺冷了就加溫,看著土壤干了就澆水,沒有科學依據,更無法形成統一管理標準。
農業進入信息化時代后,農業物聯網系統也應用到了溫室大棚管理中,實現溫室種植的高效和精準化管理。對溫室內部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及光照等農業環境信息的采集也越來越重視。
智能農業大棚控制方案在溫室大棚中的應用,將氣象類傳感器、采集器等感知設備構成監測體系,采集信息無線傳輸,以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逐步將以人力為中心的獨立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機械自動化為中心的智能化生產模式,利用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等手段,代替勞動力,實現高產高質。
針對溫室大棚需要調控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要素的硬性要求,多種植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產量,因此對種植作物生長環境的要求要精確得多。
在溫室大棚中,單棟溫室利用智能農業大棚控制方案,部署安裝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土壤溫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等設備,獲取每一分鐘的參數變化。在通過智能控制柜、管理云平臺,聯動風機、低壓電機,閥門等執行機構,構成一套基于數字的無線控制網絡,實現測量土壤濕度/水分 /PH值、降水量、空氣濕度/濕度/氣壓、光照強度、CO2濃度等數據,配合云平臺設定的管理策略,自行通風、補光、遮陽、灌溉、施肥、打藥等,精準控制每0.1°溫度、每1ppm二氧化碳濃度,獲得植物生長的最佳條件。
溫室成片的種植園區,應用智能農業大棚控制方案,需結合云平臺的統一管理功能,將所有大棚的采集設備、控制設備等都接入到云平臺中。云平臺可自動匯總顯示大棚所有監測數據,進行存儲、顯示和數據管理,統一控制執行機構。實現所有大棚環境的統一監測,結合具體種植作物類型,進行個性化管理策略設置。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顯示,同時云平臺管理者可授予各大棚責任人管理、編輯、操作、只讀等權限,依據職責、負責大棚而定。此外,為了避免執行機構出現故障、異常等情況,需要設定監測數據的報警閾值,以現場聲光、手機短信等形式提醒負責人,實現溫室集約化、網絡化遠程管理。
此外,物聯網系統可應用到溫室生產的不同階段,根據存儲的上一茬種植數據,復盤追溯、查詢對比歷史數據,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中,優化調整種植方式,從而實現精準管理,獲得優質農產品。
系統特點
1、數據采集
通過物聯網系統可連接傳感器采集大棚多種環境參數,具體監測類型可根據種植作物類型選定,靈活選配。同時,數據監測頻率、監測周期均可調整,監測頻率最高可為一分鐘一次。
2、智能控制
對智能農業大棚控制方案的管理方式有三種,手動、自動、遠程三種,分別是手動按鈕智能控制柜、設定大棚管理策略后系統自動執行、通過安卓/IOS手機、電腦端云平臺,點擊執行機構圖標來進行。三種控制方式之間可靈活切換,沒有生效時差。三種控制方式中,手動控制的優先級為最。可控制溫室大棚內的風機、外遮陽、內遮陽、噴滴灌、側窗、濕簾或大田內的水肥噴灌等,實現遠程化管理。
物聯網系統在溫室大棚種植中的應用,真正實現了溫室大棚生產自動化、管理智能化,精細化調溫施肥,以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節省人力、降低人工誤差、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實現溫室種植的高效和精準化管理。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82瀏覽量
755764 -
智能控制
+關注
關注
4文章
600瀏覽量
42316 -
智能農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9瀏覽量
82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