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彭茹雯教授、王牧教授研究組聯合美國東北大學劉詠民教授研究組,創新性地引入光學響應噪聲調控,成功突破光學超構表面偏振復用的容量極限,為發展高容量光學顯示、信息加密、數據存儲提供新范式。他們的研究論文“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in optical metasurfaces with engineered noise” 近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
偏振是光的基本性質,在信號傳輸、傳感探測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被廣泛應用于光子學和信息技術的多個領域。比如光的偏振可應用于大容量的復用技術,將信息通過多個獨立通道傳遞到預定目標。隨著光學器件的小型化,人們發現在諸如光學超構表面的二維平面系統中,二階瓊斯矩陣能夠完整刻畫偏振光與其相互作用,從而該體系最多只有3個獨立偏振通道,造成偏振復用存在內稟的容量極限。近年來盡管基于機器學習和迭代優化等逆向設計方案很好地優化了偏振復用技術,但是,3個獨立偏振通道的容量極限始終存在。打破該物理上限對于發展高容量的光學顯示、信息加密、數據存儲等應用至關重要。
最近,南京大學彭茹雯和王牧研究組與美國東北大學劉詠民研究組聯合,創新性地將精心設計的光學響應噪聲引入瓊斯矩陣方案中,突破超構表面偏振復用容量的物理極限,理論演繹并實驗證實利用單一超構表面成功獲得高達11個獨立偏振通道,該超構表面在不同偏振的單色可見光照射下可觀測到11種獨立的全息圖像。該研究結果為目前光學超構表面偏振復用的最高容量?;谠摾碚摬呗裕芯繄F隊又進一步證實這種新型的偏振復用技術能夠與其它復用技術(比如空間復用,角動量復用等)相融合,并實驗展示單一超構表面(樣品大小僅 0.33mm × 0.33mm)能夠產生36種獨立的全息圖像,形成包含26個英文字母和10個數字的全息鍵盤圖案。該研究為發展亞波長尺度下高容量光學顯示、信息加密、數據存儲提供新思路,在光通信和互聯、光計算、光傳感與探測、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AR/VR)技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該工作中,研究團隊首先發展出引入光學響應噪聲調控來打破偏振復用容量極限的理論方案。如圖1所示,通過設計含有多個共振單元的二維納米結構,其對應瓊斯矩陣的對角元和非對角元都可以被獨立調控,能夠實現傳統設計中的3個獨立偏振通道。如果期望實現M個偏振通道的復用,數學上三個瓊斯矩陣元需要滿足圖1A中的線性方程組(圖中以M=4為例)。但是在M》3的情況下,這一超定方程組不存在多于3個的獨立解,因此,研究團隊針對偏振復用方程組求解出最小二乘近似解(而非精確解),即有意引入光學響應的關聯噪聲來產生新的偏振通道,比如新出現的第四個偏振通道展示不同圖像(如圖1B所示)。然而,關聯噪聲的引入雖然能產生新的偏振通道,但是不同通道之間存在一定的串擾。為了消除這種串擾,保證信道的獨立性,研究團隊進一步引入強度可調的非關聯噪聲,減弱甚至消除信號串擾(如圖1C所示),并最終實現多通道偏振復用超構表面(如圖1D所示)。
圖1.偏振復用超構表面的設計新原理示意圖
為了驗證上述偏振復用設計新原理,研究團隊以五階偏振復用超構表面作為示例。首先引入光學響應的關聯噪聲和隨機噪聲(圖2A, B),通過逆向設計遺傳算法獲得超構表面的結構參數,利用電子束刻蝕等技術制備得到光學超構表面樣品(圖2C)。當改變入射光的偏振態,在對應的5個線偏振通道上,同一超構表面產生五種獨立的全息圖形(“N”、“J”、“&”、“E”和“U”,如圖2D-F)。關聯系數和能量分布的定量分析表明,實驗結果和模擬計算結果與預期結果展示很好的一致性(圖2G-J)。至此,通過引入光學響應的關聯噪聲和隨機噪聲,研究團隊成功地利用單一超構表面實現了超過3個獨立偏振通道,突破了二維平面體系偏振復用的容量極限。
圖2.五通道偏振復用超構表面的設計和實驗實現。(圖2C中,從左到右標尺大小依次為40微米、40微米、0.5微米、250納米。)
基于該新設計原理,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偏振復用容量的新極限。首先由理論計算獲得光學超構表面偏振復用的相圖(圖3A);然后根據該相圖,得到偏振復用的新容量上限為11個獨立通道。通過改變閾值條件,該上限還可以進一步提升。研究團隊通過實驗樣品制備和光學測量證實,單一超構表面在不同偏振的單色可見光照射下可以獲得11種獨立的全息圖像(圖3B-D)。
圖3.偏振復用容量的新極限的理論結果和實驗驗證。(圖3B中標尺大小為50微米,圖3C中為400納米。)
值得提到的是,該種新原理偏振復用能夠兼容其他多種復用技術(如空間復用,角動量復用等),進一步提升信息傳輸和存儲的容量。作為示例,研究團隊將偏振復用與空間位置復用結合,理論設計了具有9重線偏振通道的超構表面,同時每個偏振通道中都會在不同空間位置處產生4幅獨立的全息圖像;實驗上最終利用單一超構表面(大小僅為0.33mm × 0.33mm)在可見光波段產生出36重獨立的全息圖像,構建出光學全息鍵盤圖案(圖4)。
圖4.光學全息鍵盤圖案的實驗實現。(圖4A中標尺大小為50微米,圖4B中為400納米。)
眾所周知,噪聲在科學和工程領域通常是有害無益卻又不可避免的。但是,該項工作通過創新性地人為引入光學響應噪聲調控,成功突破了光學超構表面偏振復用的容量極限,為發展高容量光學顯示、信息加密、數據存儲等提供了新的范式,結合其它復用技術(比如空間復用、角動量復用、波長復用等)可以進一步提高多功能復用容量,可望應用于光通信和互聯、光計算、光傳感與探測、AR/VR技術等眾多領域。
此項工作由南京大學和美國東北大學合作完成,南京大學為第一單位。南京大學熊波博士、博士生劉雨和美國東北大學博士生徐亦豪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學彭茹雯教授、王牧教授和美國東北大學劉詠民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工作的合作者還包括美國東北大學博士生鄧林和南京大學賴耘教授、王嘉楠博士和碩士生陳超為。該項研究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資助,同時也得到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支持。
審核編輯 :李倩
-
數據存儲
+關注
關注
5文章
983瀏覽量
51004 -
納米結構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8235
原文標題:Science:突破光學超構表面偏振復用容量極限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光行天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