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的研制出光子芯片嗎
我國的真實實力,今天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恰好我們國家的芯片研究相對滯后,西方人以此作為對我國的技術封鎖的把柄,每個國家都離不開光刻機來研究芯片,但是美國甚至連和臺積電與我國。符號為斷絕合作。的確,這一舉動確實使我們的精品行業遭受了打擊,甚至可以說進入了一段黑暗時期。光刻機制造芯片確實不是中國的量子技術研發出來的,但現在有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科學家們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量子技術,這是我們國家的頂級科技。英國于2008年首次推出集成光量子芯片,相對于傳統的量子芯片,光量子芯片具有明顯的優勢。
芯片產業向“光”而行
通俗地說,在傳統的電子芯片中,數據傳輸的載體是電子,而在光芯片中,數據傳輸的載體變成了光子。相較于電子芯片,光子芯片具有高速并行、低功耗的優勢,其運算速度及傳輸速率是電子芯片的1000倍,而功耗僅為電子芯片的九萬分之一。
1965年,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預測每隔18到24個月,芯片的晶體管密度就會增加一倍。摩爾定律此后不僅成為計算機處理器的制造準則,某種程度上也被看作科技行業發展的預言。然而,以硅為基礎的電子芯片發展了幾十年后,承載能力已經逼近物理理論的極限。光子芯片的出現,被看作突破摩爾定律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位芯片行業資深從業者介紹,當電子通過晶體管等傳統集成電路元件時,會遇到阻力并產生熱量。隨著設計者不斷將更多元件添加到芯片之中,產生的熱量自然會升高。電子這一特性甚至成為了微型芯片性能提升的障礙,同時也是計算機能耗高的主要原因。相較之下,光子芯片不存在電阻問題,因此其產生的熱量更少、能耗更低、計算速度也更快。
目前,中國在光子芯片上這一方面的技術突破,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于歐美國家,甚至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講到,光量子芯片的成功突破會使得中國在贏下未來10年,并且也可以順利告別被別的企業“卡脖子”情況出現,突破技術壟斷,主導未來半導體領域。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實現新的突破,美國的芯片封鎖也是漸漸淪為空談,最終令中國半導體迎來逆風翻盤的機遇。美國這樣無疑是自討苦吃的行為,但是不得不說美國方面的臉皮是真夠厚的,看見中國光量子芯片技術取得了進步,于是便提議中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出去,真實厚顏無恥。
-
光子芯片
+關注
關注
3文章
99瀏覽量
244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