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了解的知識ROM、FLASH、硬盤技術知識
在嵌入式開發中,如果芯片內部有Flash,應用程序通常保存在芯片內部FLASH中,比如Cortex-M系列的單片機;如果芯片內部沒有Flash,則應用程序通常保存于外部的NAND FLASH中,比如Cortex-A系列的芯片。這些Flash都是可以通過軟件編碼進行重新編程。
在計算機發展早期,數據是存儲在ROM中,ROM中的數據只讀不可寫,應用有限,直到后面出現的EEPROM、NAND存儲器,使得計算機存儲技術的應用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十年廣泛應用的高速存儲技術eMMC與UFS,推動消費電子領域的快速發展,比如手機存儲技術,小米11,使用了UFS3.1技術。
存儲器的發展
DECEMBER HELLO
存儲器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半導體技術的發明與發展,特別是晶體管與CMOS管的發明,通過電信號來控制自身開合,以開關的斷開和閉合來代表0和1,這些就是存儲電路的基本邏輯構成,隨著集成電路的出現,ROM存儲技術也隨之產生。如下簡要了解存儲技術的發展史:
ROM
DECEMBER HELLO
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簡稱,即為只讀存儲器。ROM內部的程序是在ROM的制造時被燒錄進去的,其中的內容只能讀不能改,一旦燒錄進去,用戶只能讀取內部的數據,不能再作任何修改。如果發現ROM的內容寫錯,則該ROM芯片只能報廢。由于ROM是在生產線上生產的,由于成本高,一般只用在大批量應用的場合。
PROM
DECEMBER HELLO
由于ROM在出廠時已被固化,用戶無法定制自己的程序和數據,因此進行了改進,出現了PROM(Programmable ROM,可編程ROM)。也就是出廠時ROM里面沒有數據即全為1,用戶可以用專用工具進行固化程序數據到ROM中,但是這種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寫入后也無法修改,若是出了錯誤,已寫入的芯片也只能報廢。
EPROM
DECEMBER HELLO
PROM這種只能一次性編程顯然成本高不符合開發需求,因此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編程ROM)芯片出現,通過紫外線可重復擦除和寫入,解決了PROM芯片只能寫入一次的弊端。
EPROM芯片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在其正面的陶瓷封裝上,開有一個玻璃窗口,透過該窗口,可以看到其內部的集成電路,紫外線透過該孔照射內部芯片就可以擦除其內的數據,完成芯片擦除的操作要用到EPROM擦除器。
EPROM的型號有以27開頭的系列,如2764(8*8K)是一片64K Bits容量的EPROM芯片。EPROM芯片在寫入程序后,還要以不透光的貼紙或膠布把窗口封住,以免受到周圍的紫外線照射而使程序丟失。
雖然EPROM可多次擦除編程,但是由于需要編程器,所以EPROM還是不是很方便使用,因此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電可擦除可編程ROM)隨著產生。EEPROM的擦除不需要借助于其它設備,它是以電子信號來修改其內容的,而且是以Byte為最小修改單位, 不需要全部擦除再寫入,很適合嵌入式設備的外部存儲器。
目前EEPROM還有在使用,以Ateml公司的AT24C系列的CMOS E2PROM為例,其采用IIC通信接口,電壓1.8-3.6V,嵌入式設備應用很廣泛。
Flash
DECEMBER HELLO
Flash目前主要是Intel于1988年開發出的NOR flash技術和1989年東芝公司開發的NAND flash技術;它們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存儲器市場上由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電可編程序只讀存儲器)和EEPROM(電可擦只讀存儲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 Only Memory)一統天下的局面。
這兩種技術區別在于接口與內部存儲結構。在接口方面,NOR flash有獨立的地址與數據線,而NAND flash沒有,他們的特性區別如下表所示:
內部結構方面(基于SLC NAND),如下表所示區別:
5.1 nor flash
NOR Flash最大特點是支持XIP(Execute On Chip),既程序可以直接在NOR flash的片內執行,在NOR Flash中的代碼運行時不需要重定位復制到RAM內。
如上圖所示Nor Flash,型號為MX29LV160。
NOR Flash的地址線和數據線分開,只要能夠提供數據地址,數據總線就能正確給出數據。不過不能直接對它進行寫操作,執行寫操作之前需要先發送固定的命令序列,然后發送寫操作的地址和數據。
NOR Flash存儲器的最小訪問單元一般分為8位和16位的,也有一些NOR Flash器件同時支持8位和16位模式,這種Flash的位寬可以在設計硬件時選擇,當芯片的BYTE#引腳接為高電平,芯片工作在位寬16位模式,BYTE#引腳設為低電平時,芯片工作在位寬8位模式。
NOR Flash一般有多個扇區,扇區是NOR Flash擦除的最小單位,Nor Flash中每個扇區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
MX29LV160為例,寫時序圖如下所示(地址與數據總線是獨立的):
讀時序圖如下所示,具體可參考數據手冊:
5.2 nand flash
5.2.1、nand類型
Nand flash是現在使用最多的閃存技術,現在主流的SD卡、eMMC、UFS、SSD等都是基于Nand flash技術的。但是Nand flash根據其存儲單元的類型,可分為SLC、MLC、TLC、QLC、PLC、…… 后續會有很多類型的LC系列。這些類型的區別是同一個存儲單元可以表示 的數據位數不同,以SLC、MLC、TLC、QLC為例如下圖所示:
SLC:一個單元表示1bit數據;
MLC:一個單元表示2bit數據;
MLC:一個單元表示3bit數據;
QLC:一個單元表示4bit數據;
因此同樣尺寸大小的nand flash,基于QLC可以存儲的容量是SLC的4倍之多。但是雖然存儲容量多,但是在讀寫速率、擦除壽命及穩定性上卻是更低的,目前市面上比較多的是基于SLC、MLC、TLC單元結構的,特性對比如下:
SLC讀寫快,壽命長,但價格貴,容量低;而TLC讀寫慢,壽命短,但價格便宜,容量高。所以市面上基于nand flash的產品中,低端產品大部分都是TLC,中端產品大部分都是mlc,企業級的高端產品就是用SLC,追求的是穩定。
5.2.2、2D與3D技術
現在市場上追求的是設備的小型化,但是容量要求最大化,因此通過不斷地提升制程工藝技術,減小每個存儲單元的大小,如從45nm到16nm(目前最先進制程為高通驍龍888處理器達5nm),能到達同樣的芯片體積存儲容量進行擴大。
但是制程提高也帶來了一個瓶頸,當隨著制程工藝提高,每個存儲單元越小,nand單元顆粒的氧化層越薄,可靠性越低,特別是QLC這種一個存儲單元表示4bit/cell數據,影響更大。
假設存儲單元電壓是 1.8V,對 SLC 而言,一個 bit 有二個狀態,平均分配 1.8V 電壓,每個狀態可以分到 0.9V;對 MLC 而言,四個狀態平均分配電壓,每個狀態可以分到 0.45V,以此類推,TLC 每個狀態只可以分到 0.225V,而 QLC 更慘,每個狀態只可以分到 0.1125V。在這么小的電壓下,這么多的狀態以極小的電壓區隔,電壓區隔越小越難控制,干擾也越復雜,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 TLC 或 QLC 閃存的性能、可靠性及穩定性。
Nand 2D技術屬于平面閃存(Planar NAND)范疇,其通過工藝提高容量瓶頸在10/9nm上;因此Nand 3D技術早在2007年就被提出來,即立體結構閃存。舉例說明:如果2D是平房,則3D就是高樓大廈,3D就是N層的2D閃存的堆疊,如上圖所示。
但是3D并不是簡單的進行堆疊,不同的公司有不同3D技術工藝,在3D閃存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藝有:
也正因為3D NAND的技術,使得部分采用相應技術的TLC產品達到了MLC的性能,就是我們常說的3D TLC。而三星、美光等大廠的第四代顆粒3D QLC產品也已經投入了市場,讓廣大消費者體驗到了更高的容量、更低的價格、更快的讀寫性能。
隨著3D Nand的出現,2D由于無法在縮小單元尺寸的瓶頸限制,已經走到盡頭,現在最新的3D堆疊層數達到了128層,如下圖所示:
5.2.3、nand接口與時序
Nand flash比nor flash寫/擦除快,壽命長,成本低,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但是其沒有獨立地址總線與數據總線,地址與數據共用8bit/16bit IO,因此其讀取速率方面比nor略低一些。
以美光MT29F系列nand flash為例(如MT29F16G08),其復用8bit或16bit IO用于傳輸命令、地址、數據,同時有5組控制信號CE#,CLE,ALE,WE#,RE#,還有WP寫保護與R/B狀態信號線。
各個引腳功能描述如下表所示:
寫命令時序:
寫地址時序:
數據寫入時序:
數據讀取時序:
以上讀寫MT29F系列芯片的具體命令與地址信息組成可參考MT29F系列的規格書,網盤地址為: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5SHhADiX1uD4CCDA20nXvQ
提取碼:d80g
審核編輯 :李倩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90文章
19176瀏覽量
306986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528瀏覽量
164204 -
ROM
+關注
關注
4文章
575瀏覽量
85916
原文標題:【科普】嵌入式開發人員,這些ROM、FLASH、硬盤技術知識,必須要了解(上篇)
文章出處:【微信號:feifeijiehaha,微信公眾號:電路和微電子考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