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分析是學習《電磁波與電磁場》《電動力學》,必備的數學技能。電磁波和電磁場的理解,對我們學習射頻的相關知識是根基。但是,很多朋友在碰到矢量計算的時候,都是百爪撓心。用語言去描述麥克斯韋方程組都神頭鬼臉,來個方程解一下,或者推到個公式都抓瞎。
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1、學習路徑長,激勵反饋周期長
首先,我們完全理解和學會的路徑比較長,也就是說,他本身就不是很容易學習的內容。體會到學習成果的激勵反饋比較慢。
也是我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我們可以連續一個小時很愉快的嗑瓜子,但是很難連續一個小時愉快的學習。
能磕一個小時無壓力。我們換個規則,現在你只能磕,不能吃,瓜子仁留下來。磕一個小時,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點無趣了?同樣的時間,瓜子仁也沒少吃,為什么感覺變了?
很多大事情,都是由一個個小事務重復或迭代而成,每個小事務中,包含了反饋和校正。反饋的周期越短,越為容易上手。磕瓜子容易,因為在兩秒內就能得到反饋。而學習難,因為學習的反饋周期長。
一個典型的學習周期是這樣:學習,思考,應用,校正。這個周期越短,學習就越輕松。合理的安排學習計劃,縮短學習周期,同樣的東西,可以學得更高效,輕松。
如果我們學習一個簡單的東西,越直觀的東西越容易學會,往往容易獲得成就感,大家也愿意學,愿意用。比如說:老年人學習用電腦學了N長時間,也學不會,沒法理解《我的電腦》、《注冊表》、《控制面板》等等,很快就放棄使用電腦了,不愿意用電腦,不愿意去理解電腦。但是老年人、小朋友很容易學會使用。
我們去做“矢量分析”的時候,為什么困難呢?因為我們高數學習的內容在大一考完試的時候已經還給老師了。或者考試靠背題,背完就忘記了。
沒有人幫我們分解,我們學習這門課,需要哪些數學知識。必備的數學知識,在學習的時候,并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事有用的,或者未來可能做什么用。(而科學家在發明數學工具的時候,是有某些目的的發明的)。
當同學們發現,屮艸芔茻,當年高數就是糊弄過去的,你現在讓我復習明白?就選擇繼續糊弄這門課了。。。。
根據這樣的知識體系需求,按需學習,減少學習量,避免學習周期過長,而囫圇吞棗,或者半途而廢。
根據大家的大多數人的情況,不建議選擇不講述數學概念的電磁波的書籍。例如這本:
原因2 早期的一些概念誤導,你需要清理自己的大腦內存。
在高中數學時,兩個字母相乘,中間放個點、放個X、什么都不放,是一個意思。這里其實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理解沒有什么障礙,但是在表達習慣上,帶來了嚴重的困擾。
也就是在推導計算的過程中,有的朋友已經習慣了兩個數相乘,中間放個點。但是此點、非彼點。寫多了,就亂了,自己也糊涂了。到底是是矢量還是標量?到底是“點乘”還是“乘以”。
所以,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做一些訓練,在表達上面,需要區分“點乘”、“叉乘”、“標量相乘”,因為他們具有不同的物理含義,不同的數學計算方法。
原因3、課本中往往只生硬的介紹數據概念,不解釋物理應用
這里比較典型的是“點乘”、“叉乘”的概念。
有些課本往往直接給你拍個公式,讓你很茫然。
點積
叉積
這樣的新概念扔給你,一定是一臉懵B。有毛用?我為什么要掌握它?
但是如果,先幫你回憶一下“做功”的計算過程:
W=FS cosθ 中S是位移,要與路程區別開來。例如,一個人從地面提起物體又放回原地,那么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呢?因為物體又放回原地了,物體位移的大小為零,所以W=0。
那么這里:位移是一個矢量、力也是一個矢量。我們以前計算的時候,其實是把這兩個物理量先簡化為標量,然后看夾角。但是我們現在升級了,現在要區分標量和矢量。這兩個物理量,以及計算,直接就標示為:
力有方向、位移也有方向。但是兩者綜合出來的結果,功,沒有方向,是一個標量。而且這個計算結果,是W=FS cosθ ,符合我們原來的認知;
實際對于物理量的理解:力量與位移一致的方向上才做功,上圖中小聰做了不少無用功,小明相對省功。這一計算過程其實是:力量在位移方向的投影,這個cosθ可以看做是一個投影的過程。
上面的概念并不難理解,但是我為什么羅里吧嗦說半天呢?
啟迪未知事物的探索,引導已知事物的深入了解
我們應該從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出發,去拓展新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更高層次的認知,而不是只是灌輸一些新的概念,然后讓學習者去記憶。
同樣的“叉積”,我們也應該找一個形象的物理模型:
洛倫茲力
在電動力學里,洛倫茲力(Lorentz force)是運動于電磁場的帶電粒子所受的力。根據洛倫茲力定律,洛倫茲力可以用方程,稱為洛倫茲力方程,表達為
其中, F是洛倫茲力, q是帶電粒子的電荷量,E是電場強度, v是帶電粒子的速度, B是磁感應強度。
洛倫茲力定律是一個基本公理,不是從別的理論推導出來的定律,而是由多次重復完成的實驗所得到的同樣的結果。
感受到電場的作用,正電荷會朝著電場的方向加速;
根據上面的公式:
我們按照“叉積”的右手定則,四指先指向電流的方向,然后彎向磁場方向,就得到了力的方向。
有的朋友要提出了:“洛倫茲力不是左手定律么?”這里用“叉積”的時候,怎么又變成了右手定律?此處我們一定要像印度友人一樣,分得清左右手。右手用于手抓飯,左手做其他事情。。。。
此處,我們用了“vXB”叉積的表達方式之后,我們可以忘記我們的左手。
再舉個例子:梯度。
某書中的描述,又過于口語化表達,弄得讀者很是糊涂:
首先什么是“最快”?為什么max值。
就是需要理解“點乘”的最大值,是兩個矢量方向一致,這樣上述投影才會是最大的。
假設你站在一個山上四處遙望,發現最陡的方向,就是梯度的方向。
其實,幫助大家更利于理解一些概念,需要用一些文科生思維,去描述和解釋一些理科現象和公式,講現象與公式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這種深刻理解,或者說這種強力記憶點。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數學天才,也不是每個人看到一個概念就能理解,理解一個概念就能夠記住。需要我們通過具象思維,去解釋和關聯一些抽象思維。
否則就成了背題背概念,這種悲劇了。
原因4 書本與書本之間的用語、表達方式不統一
例如 矢量的表達方式,三本書,三種表達方式。
在《高等數學》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這本書講的是 向量,向量場;而在所有的電磁場、電動力學的課本里面,又使用 矢量、矢量場。同時,在《高等數學》的課程中,并沒有漢密爾頓算子的介紹。
這里需要說的,就是某些大學的課程體系不成熟。課程設置的先后順序,教材選擇的合理性,需要優化。
原因5 想象能力
矢量分析,說到底是需要三維想想能力的。
說個簡單的,矢量的加減法,你是否能夠在腦海里面復現,三維坐標。當解釋梯度、散度、旋度的時候,你是否腦海里面浮現對應的場景?
其實矢量分析對想象能力、特別是空間想象能力還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愛因斯坦憑借思想實驗,完成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的
火車思想實驗:狹義相對論的精髓
理解狹義相對論的關鍵,是同時性的相對性。愛因斯坦正是通過火車思想實驗實現這一目的的。在火車思想實驗中,愛因斯坦設想,有一列很長的火車,正在以一恒定的速度v沿著一直線軌道行駛。該火車的兩端分別為A和B,其中間點為M。火車從A向B方向行進(即A為車尾,B為車頭)。同時假定,在某一時刻t,與火車處于相同位置的鐵軌也存在三點A’、B’和M’(三點分別對應于A、B和M)。A’和B’處分別有燈L1和L2,并且L1和L2在t時刻同時打開。那么,L1和L2的光線到達火車中間點M處(假定在t時刻,M點和M’點是重合的)的時間孰先孰后,還是同時到達?
電梯思想實驗:廣義相對論的拓展
狹義相對論是以四維平直空間中的勻速直線運動為考察對象的,適用于一切慣性系,但無法說明非慣性系中的運動現象。為了克服狹義相對論的不足,將狹義相對論推廣到具有加速度的非慣性系中,愛因斯坦運用了電梯思想實驗為人們打開思路。
在一理想的摩天大樓的頂上,有一正在下降的電梯。在該電梯內,有一物理學家在做實驗。突然,電梯的鋼纜斷了,于是,電梯便處于自由落體狀態向地面降落。在降落的過程中,電梯內的實驗者,拿出一塊手帕和一只表,然后松開雙手。這兩個物體會怎樣運動呢?電梯外的觀察者以地球作為參考系,他會發現:手帕、表和電梯連同它的天花板、四壁、地面以及里面的實驗者等,都以同樣的加速度下落。而電梯里面的實驗者則會以電梯作為參考系,因為引力場在這一參考系之外而不被考慮,他會發現手帕和表由于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在等效原理的幫助下,電梯思想實驗告訴我們,引力場和加速度是相等的。廣義相對論成功地拓展到了非慣性系中。
原因6 根因 社會導向
大多數希望把這些概念搞清楚,搞懂的目的,并不是未來我要用,或者說我在其中獲得樂趣。在學校期間,很多同學沒搞懂的原因是,不搞懂,不搞明白,一樣是考試前突擊背題。
也有一些在校的學生問我,為什么要懂這些,反正未來也用不著。其實不然,如果你希望未來承載更高層次的工作,你的數理能力決定了你的高度。
假設你做嵌入式編程,你需要掌握C語言等基本技能,但是如果需要你實現一些信號處理的算法,你光會C語言、熟悉單片機,就明顯不夠了。需要你掌握更多的數理知識,矩陣運算、偏微分方程、等等數學知識的儲備有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具體就不知道高校里面對老師是否把學生教會了,這個點,是如何考察的?
審核編輯 :李倩
-
C語言
+關注
關注
180文章
7614瀏覽量
137448 -
矢量分析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7505
原文標題:為什么我們學習“矢量分析”那么費勁?
文章出處:【微信號:Hardware_10W,微信公眾號:硬件十萬個為什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