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芯片的生成,包括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芯片的設計就處于芯片萌芽的最前端。
而芯片設計行業需要與產業鏈后端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環節緊密合作,不但在設計階段需要考慮工藝是否可以實現相應電路設計,同時需要整合產業鏈資源確保芯片產品的及時供給,因此還十分考驗企業的能力,是否能完成這一系列的生產。金譽半導體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應用解決方案和現場技術支持服務。
芯片中含有成千上萬個PN結、電容、電阻、導線等,因此芯片設計是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非常考驗工程師的技術能力,因為工程師的設計水平較大程度上決定了芯片的性能、功能、成本等核心因素。
芯片設計最開始需要明確芯片的用途、規格和性能表現,讓工程師根據芯片的特點將芯片內部的規格使用劃分出來,規劃每個部分的功能需求空間,確立不同單元間連結的方法,同時確定設計的整體方向。這一部分看似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卻對之后的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區域劃分不夠的,無法完成該區域內的功能實現,會導致之前的工作全部推翻重來。
然后基于前期的規格定義,明確芯片架構、業務模塊、供電等系統級設計,例如CPU、GPU、NPU、RAM、聯接、接口等。芯片設計需要綜合考量芯片的系統交互、功能、成本、功耗、性能、安全及可維可測等綜合要素。
接下來設計人員根據系統設計確定的方案,針對各模塊開展具體的電路設計,使用專門的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或VHDL),對具體的電路實現進行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級別的代碼描述。代碼生成后,就需要嚴格按照已制定的規格標準,反覆的確定此邏輯閘設計圖是否符合規格并修改,直到功能正確為止。
之后,用邏輯綜合工具,把用硬件描述語言寫成的RTL級的代碼轉成門級網表(NetList),以確保電路在面積、時序等目標參數上達到標準。邏輯綜合完成后需要進行靜態時序分析,套用特定的時序模型,針對特定電路分析其是否違反設計者給定的時序限制。整個設計流程是一個迭代的流程,任何一步不能滿足要求都需要重復之前的步驟,甚至重新設計RTL代碼。
最后,根據網表(NetList)所給定大小的硅片面積內,對電路進行布局和繞線,再對布線的物理版圖進行功能和時序上的各種驗證,這也是一個迭代的流程,驗證不滿足要求則需要重復之前的步驟,最終生成用于芯片生產的GDS(Geometry Data Standard)版圖。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設計時需要考慮許多變量,例如信號干擾、發熱分布等。而芯片的物理特性,如磁場、信號干擾,在不同制程下有很大不同,只能依靠EDA工具一步一步設計,一步步模擬,不斷取舍。
每一次模擬之后,如果效果不理想,就要重新設計一次,通過檢查、仿真、原型平臺等手段反復迭代驗證,它不是在設計完成后再進行的工序,而是貫穿在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的重復性行為。為的就是提前發現系統軟硬件功能錯誤,進一步優化性能和功耗,使設計精準、可靠,并且符合最初規劃的芯片規格,這對團隊的智慧、精力、耐心都是極大考驗。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45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02瀏覽量
104194 -
芯片設計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028瀏覽量
549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