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法院駁回華為上訴請求
近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行政上訴法院宣布,駁回中國華為公司的上訴請求,判定瑞典政府“禁止使用華為5G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決定并不違法。華為暫未表態是否要繼續上訴,但表示“會分析法庭裁決并且評估下一步的計劃,其中包括在瑞典以及歐盟法律框架下采取其他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權益”。
Felix點評:我們注意到,斯德哥爾摩行政上訴法院在裁決書中表示,在5G網絡的核心功能中使用華為可能會損害瑞典國家安全是一個合理的考慮。對于這一點,華為已經多次證明過了。當然并不是空口無憑地這么說,而是有關鍵性的證據。首先是歐美政府一直以華為設備“留后門”為理由,但是歐盟對此進行過專門的審查,并沒有發現任何華為設備存在這種情況。其次是功能性安全問題,2021年5月29日,華為率先通過SGS Brightsight 5G核心網絡安全保障規范(SCAS)測試,而且還正式通過GSMA NESAS安全評估。更值得注意的是,兩項測試華為都是100%通過,所以功能安全性指責也是“潑臟水”,這實際上是在質疑GSMA與3GPP兩大行業組織的專業能力。沒有絕對理由,然后瑞典就成為歐盟第一個公開禁止華為產品的國家,在歐洲地區緊隨英國之后,瑞典愛立信都對這種判決持懷疑立場,并認為可能影響包括愛立信在內的瑞典企業的在華業務。
科大訊飛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
6月23日,智能語音頭部企業,科大訊飛傳出要造車的消息,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天眼查顯示,一家由科大訊飛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安徽訊飛云創科技有限公司,在無錫經開區投資1億元成立江蘇易行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Tanya點評:這家新公司的經營業務涉及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由此可見,這是一家專門為汽車制造服務的公司。
雖然科大訊飛以做智能語音業務為主,但其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布局汽車領域,2018年之前便于奔馳、寶馬、豐田、上汽、長城、吉利等車企展開合作。在智能汽車領域,科大訊飛先后推出飛魚OS、飛魚智能助理、飛魚智能音頻管理系統、AI銷服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2021年科大訊飛智慧汽車業務實現4.49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8.92%,收入增速超過智慧醫療業務。
去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官宣”進軍智能駕駛領域。今年五月科大訊飛汽車智能駕駛科技總部項目正式簽約落地無錫經開區。時隔一個多月,便迅速成立智聯汽車新公司。這或許只是科大訊飛布局的一個小開始,它在加速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新產品落地,未來在汽車領域的動作或將愈加頻繁。
寧德時代推出麒麟電池 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
6月23日,寧德時代推出第三代 CTP(Cell To Pack)技術新款車用電池“麒麟”,該公司稱,麒麟電池充電一次可行駛達 1,000 公里,較其主要客戶特斯拉計劃的電池續航力高出13%。預計2023年上市。
寧德時代麒麟電池擁有三大亮點:體積利率用高達72%,續航里程突破 1,000 公里不再是問題、散熱面積擴大四倍,解決散熱不良問題、能量密度高達 255Wh/kg,較 4680 電池更高。
Lily點評:刀片電池已經成為比亞迪征戰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優勢,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其最新推出的麒麟電池,對寧德時代來說是一個重要進步,這家公司通過全球首創的電芯大面冷卻技術,麒麟電池可支持5分鐘快速熱啟動及10分鐘快充。該技術保持在創新領域的前端,同時也藉由麒麟電池的低成本特點獲得客戶青睞。
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在微博上配文,明年見!他表示,麒麟電池 CTP3.0除了高密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是4C充電倍率,結合近期部分企業的800V規劃,顯然理想汽車看好麒麟電池未來的上車速度,理想汽車的首款電動車可能會考慮搭載麒麟電池。
長江存儲2021年全球閃存市場份額達4.8%,并計劃擴產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長江存儲在全球閃存市場的份額已從2019年的1.3%迅速上升,2021年長江存儲的市場份額約為4.8%,預計到2023年可以達到近6%。
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機構Trendforce發布了一份數據,表示在2021年長江存儲的閃存產品在全球的份額大約為4%左右。而到2022年,預計能夠達到7%左右。
另據日媒報道,知情人士稱,長江存儲計劃最早于今年年底在武漢開設第二家工廠,此舉或將進一步縮小其與三星、美光等業界領先企業的產能差距。
Kitty點評:長江存儲在2021年底的月產能在10萬片晶圓。根據兩家調研機構的數據,其2022-2023年的市場份額預測有一定差距。
不過長江存儲的擴產在進行中。消息稱,新工廠將于年底投產,產能將達到一期工廠的兩倍,也就是總產能會達到每月30萬片晶圓。2023-2024年擴產和市場擴張順利的話,一旦滿產,長江存儲市場份額將達到10%。
另外從產品層面,據報道當前長江存儲128層3D NAND閃存占產量的40%,而新工廠將主要生產128層產品。長江存儲的192層或232層3D NAND預計將于2022年底量產。若是量產232層產品,基本上追平了三星和美光的量產進度。其中三星計劃2023年上半年量產224層產品,美光將于2022年底量產232層產品,原始容量1Tb。
長江存儲在市場層面也是好消息不斷,一方面打入蘋果供應鏈,另一方面在消費級SSD市場積極推廣,還有信創行業也是國產3D NAND的機會。
SEMI:芯片短缺恐延續至2024年
SEMI表示,由于俄烏戰爭持續威脅半導體關鍵特殊氣體等原料的供給,全球可能到2024年都將持續面臨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此外,SEMI還示警未來晶圓廠大量擴產后可能存在風險。
在新冠疫情期間,由于工廠和運輸中斷,對全球產品供應鏈造成了嚴重破壞。據了解在各種外部環境的影響下,設備制造商的平均交貨時間已經從3到4個月增加到了10到12個月。雖然,未來全球將有大量晶圓制造廠投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半導體需求,但是這些工廠短時間內尚難以啟動運行。
Monika點評:芯片產能依舊是今年芯片廠商最為關心的問題。在上游產業鏈,晶圓代工產能還在緊缺,特別是先進工藝的代工。今年2月,臺積電的晶圓代工訂單爆發,蘋果、英偉達、高通、聯發科等廠商都下了5nm訂單,大量的訂單讓臺積電不得不臨時讓3nm工廠支援5nm訂單。如今,臺積電3nm工藝的產能也陷入緊缺,外媒報道指出臺積電的多家客戶正在排隊等待3nm工藝的產能,包括蘋果、AMD、英偉達、博通、高通等。
從當下的市場看到,雖然從2021年開始,不少半導體廠商都擴充產能,但是從建廠到實現量產還需要時間,因此就像SEMI的預測一下,芯片短缺還不能馬上緩解,預計至少需要兩年。當然,市場上還是有好消息的,例如深康佳存儲芯片封裝生產能力不斷提升,鹽城半導體封測基地已順利落成并投產,預計產能可達到3.5KK/月;華潤微電子重慶12英寸晶圓制造、功率封裝兩大項目預計年底投產,預計12英寸中高端功率半導體晶圓的月產能可達到3萬片。預計隨著國內廠商的投產,芯片產能緊缺可逐漸緩解。但是正如SEMI提到的,未來還需要警惕產能過剩的問題。
新加坡計劃建設海底數據中心
美國公司Subsea Cloud宣布正在與新加坡政府與本地公司合作,在新加坡附近的海域部署海底數據中心。這種方案可以將打破傳統數據中心的能源和散熱限制,也符合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Leland點評:隨著不少公司紛紛將全球或區域總部,尤其是研發總部遷往新加坡,該國家的數據中心業務正在飛速發展。尤其是考慮到新加坡擁有豐富的海底電纜和潛在帶寬資源,同時又免受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可以說是絕佳的數據中心部署地點。
但對于新加坡這種依靠天然氣發電的國家來說,耗電量巨大的數據中心很難實現減排的目標,因此在去年就暫停建設新的數據中心,直到今年才宣布“有選擇”的開放。而海底數據中心可以將用電量減少近4成,完全可以用可再生能源供電,這樣的項目無疑更吸引當地政府。
國內也有海蘭信這樣的公司在推進海底數據中心,其海南數據中心示范工程項目首個海底數據艙已經在今年2月開始建造。今年三月,新加坡ATLAS公司也向旗下的海蘭云采購了海底中心一個數據艙的服務器服務。不過目前這類海底數據中心的方案廠商并不算多,雖然前景不錯,但是否能轉換為成熟方案仍有待觀察,也取決于各國海洋工程的建設計劃。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299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2瀏覽量
99948 -
寧德時代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212瀏覽量
483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