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3D NAND繼續往多層次發展
從2016年左右開始,因為二維設計不能滿足其不斷增加的小型化需求,NAND Flash走向了三維。之后,為了提高內存密度,各家公司都在認真增加三維堆棧的數量。例如,美光比其他任何廠商都更早地開始生產 32 層、64 層、96 層、128 層和 176 層。
此外,在 2022 年 5 月 13 日,就在 IMW2022 召開之前,有消息稱美光將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生產 232 層 3D NAND。這個 232 層的 3D NAND 是一個 116 層NAND的兩層堆棧。采用了所謂的CMOS Under Array(CUA)結構,在存儲器陣列的底部形成CMOS電路。
雖然增加堆棧數量以提高 3D NAND 的存儲密度的方法很簡單,但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打開高縱橫比(AR)的存儲孔并將其嵌入。因此,美光提出通過在平面方向,即XY方向上對存儲單元進行縮放,以及依靠堆疊層數的增加來提高存儲密度。
下午是存儲單元陣列的平面圖。一個稱為柱子的小圓圈上下貫穿陣列堆棧。圍繞柱子的字線 (WL) 充當存儲器件的柵極。即柱與WL的交叉點形成存儲裝置的存儲單元。該單元以不同的閾值電壓 (Vt) 水平存儲二進制數據。
WL之間的間隙稱為狹縫,這是形成存儲單元陣列所必需的結構。這是因為在 3D NAND 中,犧牲 WL 材料的去除和金屬柵極的形成是通過狹縫進行的。
對于具有這種結構的存儲單元,有兩種 XY 縮放方法。一是減小狹縫寬度,二是密集排列柱子。這種方法稱為支柱間距縮放。
從上圖還可以看到,當狹縫之間的柱的數量增加到4柱、9柱、14柱和24柱時的存儲單元的平面圖。當狹縫之間的柱子數量超過 14 時,縮放收益開始減少。因此,可以看出,一味地進行柱間距縮放是不夠的。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有兩種方法可以提高 3D NAND 的存儲密度。一種是在垂直方向上堆疊存儲單元。另一種是在XY方向上縮放存儲單元。
前者對高AR孔的加工和上下級孔的對位難度逐年增加。而后者則是緩解存儲器單元在垂直方向的指數堆疊的利器。
但是,如果繼續XY方向的微細化,則CMOS的小型化將繼續,例如,可以將FinFET用于晶體管,或者可以將EUV應用于精細布線。這些不能輕易采用,因為它們會導致內存成本飆升。
因此,當在 XY 方向縮放時,有必要想辦法減少每比特的 CMOS 電路,以避免使用 FinFET 和 EUV 等昂貴的工藝。
綜上所述,垂直堆疊、XY方向縮放、CMOS電路每比特減少這三種方法對于未來3D NAND的高密度化具有重要意義。
鎧俠:液氮溫度下的3D NAND演示實驗
數據中心發熱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因此,出現了浸入式服務器。這也就是我對 Kioxia 的公告感到驚訝的原因,因為他們通過將 3D NAND 浸入絕對溫度為 77K 的液氮中來展示其操作。
鎧俠在 2019 年的 IEDM 上報告稱,它通過將 3D NAND 存儲單元分成兩部分來運行 5 位/單元(Penta Level Cell (PLC))。2021 年 12 月,鎧俠在 IEEE Journal on Exploratory Solid-State Computational Devices and Circuits上通過將 3D NAND 浸入液氮中成功實現了 6 位/單元操作,并已經完成相關操作。
這一次,鎧俠的目標是通過將3D NAND浸入液氮中,并將3D NAND的溝道從多晶硅改為單晶硅,進一步提高價值。下圖左側顯示了本次使用的單晶硅溝道的3D NAND結構,下圖右側則顯示了實驗設置。
首先,3D NAND的讀取噪聲結果如圖所示。如果將多晶硅溝道在室溫300K的讀取噪聲標準化為“1”,只需將其浸入77K的液氮中即可將噪聲降低至70%,室溫300K時噪聲為60%在單晶通道中,當單晶溝道浸入液氮77K時,噪聲降低到40%以下。
接著,數據保持特性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發現在 77K 的液氮溫度下,由于電荷損失導致的 Vth 偏移小于在 300K 的室溫下。還發現多晶硅和單晶硅在液氮溫度為 77 K 時沒有區別。
然后,將單晶溝道的3D NAND浸入液氮中運行,成功實現7bit/cell。
鎧俠將5-bit/cell稱之為Penta Level Cell (PLC)。6 位/單元會是 Hexa Level Cel (HLC) 嗎?而7 bits/cell就是Hepta Level Cell (HLC),但是縮寫是6 bits/cell和7 bits/cell是一樣的。我們應該如何區分?
就算能做到 7 bits/cell,但用液氮冷卻 3D NAND 可能成本會很高(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為此,鎧俠對成本進行了估算,如圖所示。
參考是在 300K 的室溫下運行 4 位/單元 (QLC) 3D NAND 的情況進行的。
據鎧俠測算,液氮冷卻的成本不到芯片制造成本的10%。因此,在液氮 77K 中可以運行 7 位/單元的 3D NAND 的成本是參考的 64%。如果這個計算是正確的,用液氮冷卻不會導致成本增加。
-
美光
+關注
關注
5文章
716瀏覽量
51456 -
3DNAND
+關注
關注
2文章
18瀏覽量
10676 -
鎧俠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4瀏覽量
78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