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與大數據隨著物聯網的崛起而被大眾所熟知,但是提起霧計算大家可能就會一頭“霧”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現有的云網絡已經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數據負載和處理需求,特別是在實時性要求嚴苛的實際應用中。物聯網云計算服務面臨的問題有:帶寬不夠導致的高延遲、易受網絡攻擊、缺乏位置意識和停機時間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供應商正慢慢轉向霧計算,霧計算擴大了云計算的網絡計算模式,將網絡計算從網絡中心擴展到了網絡邊緣,從而使得應用更加廣泛。但霧計算與邊緣計算的區別在于,霧計算更具有層次性,其中幾個層次可以形成網絡,邊緣計算是單獨的節點,并不自成網絡。霧計算在節點之間可以廣泛的互連,邊緣計算在孤島中運行其節點,需要通過網絡傳輸。
霧計算是什么?
霧計算和云計算一樣形象,云在天空飄浮,遙不可及;霧卻現實可及,貼近地面,就在身邊。霧計算是一種面向物聯網的分布式計算基礎設施,是云計算的延伸,它將云擴展到更接近產生物聯網數據并對其進行操作的邊緣,具有遼闊的地理分布,帶有大量網絡節點的大規模傳感器網絡,這個節點就是邊緣計算設備。它使數據能夠在本地被分析和管理,從而獲得即時的解決方案。如果說邊緣節點可以即時獲得信息,那么在邊緣節點處理不了的問題可以上傳到霧計算這一層,當霧計算解決不了時可以再上傳到云,減少帶寬消耗,節省成本和時間,提高響應速率。
云計算、霧計算與邊緣計算
霧計算并不要求使用者連上遠端的大型數據中心(云)才能提供服務,其實云計算能提供的,霧計算也基本能滿足,但霧計算采用的平臺效能不如云計算平臺。
而霧計算也不是性能強大的服務器,而是由性能較弱、更為分散的各種功能計算機組成,是半虛擬化的服務計算架構,強調數量,單個計算節點能力強弱都要發揮作用。霧計算是新一代分布式計算,符合互聯網的“去中心化”特征。自從提出了霧計算概念,ARM、戴爾、英特爾、微軟等幾大科技公司加入了這個概念陣營,并成立了非盈利性組織開放霧聯盟,旨在推廣霧計算,促進物聯網發展。
霧計算的應用
霧計算以個人云、私有云、企業云等小型云為主。霧計算的移動性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可以直接通信,信號不必到云端甚至基站去“旅行”。而物聯網發展的最終結果就是將所有的電子設備、移動終端和家用電器等都互聯起來,這些設備不僅數量巨大、分布廣泛,差異性也很大,只有霧計算才能滿足。現實需求為霧計算提供了發展機會,可以部署很多業務,比如車聯網。車聯網要求豐富的連接方式和相互作用,比如車與云平臺、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以及車內設備間等,霧計算能夠提供豐富的車聯網服務,比如信息娛樂、安全、交通保障、數據分析和地理分析情況等。
霧計算不僅可以解決聯網設備自動化的問題,更關鍵的是它對數據傳輸量的要求小,它有利于提高本地存儲與計算能力,消除數據存儲及數據傳輸的瓶頸,當邊緣設備的計算結果需要決策者時,霧計算是車聯網的“主導”,畢竟云計算“來不及(延時)”。
當“云”與“霧”沒理好關系
云計算與霧計算是比較先進概念,但有缺點,如果預防不謹慎或者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就會遭遇“霾”,變身“霾計算”。首當其沖的就是隱私與安全,這也是室內定位技術UWB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此外,只要聯網,就會有數據安全問題,比如黑客攻擊。不管是云計算還是霧計算,聯網會有網絡延遲和中斷的可能,服務將無法訪問;同時由于數據量大,帶寬成本問題也是考慮因素之一,應用數據規模過大而超出預算后再難擴展,缺乏人力等原因都是造成霾計算的根源。
分布式的霧計算在不同設備間組成數據傳輸帶,可以有效減少網絡流量,計算負荷相應減輕,是緩解現今信息過載的新興技術之一。縱然可能變身為“霾”,霧計算依然是目前解決云計算瓶頸的方向之一。
-
數據傳輸
+關注
關注
9文章
1950瀏覽量
64771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3瀏覽量
137691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606瀏覽量
917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